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套强有力的核心能力的存在决定了企业有效的战略活动领域,也就是说,产生了企业特有的生命线。”④管理经济学家鲍·埃里克森和杰斯珀·米克尔森的这一重要论断告诉我们,企业核心能力(体系)“产生了”——“也就是”——“企业特有的生命线”;而作为“企业特有的生命线”的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由若干核心能力具体环节、若干不同性质的子系统构成的,它有特定的机理建构,且因企业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2.
宁毅 《企业天地》2003,(9):39-39
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的经济。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在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靠的就是自身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中最重要、最核心东西,人们称之为“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由多种因素构成,其中哪种因素最重要、最核心,人们的分歧很大。“核心”有多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目前人们各执一说,分歧很大。——“技术是核心竞争力”。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也有人认为,“技术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把握顾客需求也是核心竞争力”。——“优秀的竞争团队是企业里最核心的竞争力”。这是一位企业老总的看法。——“企业家才是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刘昱洋 《企业活力》2004,(11):24-25
<正> 一、核心竞争力与一般竞争力的概念 1.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这一名词是1990年由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C.K.普拉哈拉德和G.哈默在《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对企业拥有的资源、技能、知识的整合能力,即组织的学习能力。”该定义实际上并没有十分清晰定义核心竞争力,而只是给出了一  相似文献   

4.
所谓核心竞争力,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企业长远的起决定作用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超越竞争对手并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它包括核心技术、核心主业、核心市场及其组织协调、市场应变能力等。其内涵是提供给消费者更高的产品、服务、文化与价值。近年来,这一经营思想不仅得到企业家们的认同,还在实践中加以提升、充实、丰富内容。研究中美知名企业不断创新归核经营战略,探求其中的秘密,对于我们的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是颇有益处的。 一、微软公司──“核心技术”战略创新,创造企业未来技术优势 微软公司创立近20年,…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在新的战略机遇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必须要构建出自己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本文试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入手,分析我国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方面存在的差距,并为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提出一些建议。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树型”理论 核心竞争力的原意是“核心能力或核心技能”,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我国船舶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通过分析得出:“管理+品牌(创新)=我国船舶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成本领先战略、品牌战略和人才战略。  相似文献   

7.
薛可 《企业研究》2001,(4):30-31
人们曾以为企业大了,就安全了。所以销售额、利润、市场占有率被理解为企业标准的象征。然而随着一些巨型企业的倒下,人们才明白“做强”是“做大”的基础,而核心竞争力是“强”的标志。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其雏形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时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社会学家开始注重研究企业的各种优势和各种能力在竞争中的作用。1957年,塞斯内克首先用独特竞争力来表示本企业与同行在竞争中会产生什么样的优势等问题。此后,有人从实证研究的方法出发,证实拥有独特竞争力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会…  相似文献   

8.
<正>城市产业发展的过程,也是理论创新发展的过程。前人已经为我们摸索了一条发展之路。管理学之父泰勒曾提出厂商生产线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从而导致了作坊工业的消亡;科技创新之父熊彼德提出了微观企业科技创新理论,这一理论的推行导致了规模企业的消亡;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提出的“产业要素结构”理论,主要分析了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的重要关系;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从产业结构阶段理论出发,提出了“发展形式”理论,让工业化进入飞速的发展阶段;哈佛商学院、竞争力之父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建立竞争优势模型,从宏观尺度确立了国家创新理论。  相似文献   

9.
创新:核心竞争力存续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加入WTO后 ,外国资本以加速度的趋势流入中国。随着外国公司纷纷抢滩中国的零售业 ,汽车制造、金融等中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完全由国内竞争转向国际乃至全球竞争。这种情况下 ,中国的企业要想在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 ,就必须不断地通过创新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理念的渊源和理论基础  作为核心竞争力理念的渊源 ,“创新”(InnovationTheory)一词于 1911年就被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经典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在这一经典论著里 ,…  相似文献   

10.
姜北京 《中国物业管理》2005,(10):I0007-I0011
<正>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20世纪末形成的新的有重大影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当今时代,是一个文化制胜的时代。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奉行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是企业领导人倡导的、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不断革新的文化传统及行为方式,它体现为企业价值现、经营理念、行为规范和用于展示企业外部形象的文化符号与标志,以作用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和全部时空。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双管齐下,提高企业在顾客心中的认可度和美誉度,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具有导向、规范(约束)、凝聚和激励四大功能。企业文化是孕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土壤,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为对生产发展的推动力,对企业外界的影响力,对员工群众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对指导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等方面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深圳市华侨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侨城物业”)在塑造“人和”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显著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一、“人和”企业文化的理念和内涵 1、关于“人和”理念 “和”,简而言之,就是和谐,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孔子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苟子说:“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人和,在“天——地——人”中,“人”具有最高的地位,在“时——利——和”中,“和”具有最高的价值。古人认为,“和”能统一、协调不同的甚至是相对立的事物,使之达到平衡、和谐,从而产生新的事物。引用到今天,就是团结并凝聚具有相同志向而又各具不同才能的仁人志士创立新的事业。当今社会,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总存在着矛盾和斗争;行业与行业、企业与企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无处不在,我们既要面对这些矛盾,更  相似文献   

11.
论品牌战略     
任何一种产品、一种产业要发展都必须考虑走名优化之路,品牌战略便成为一个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根本性课题。发展品牌战略的几个要点: ——敌我对比: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什么是核心竞争力——科学的思维逻辑应是“宁当鸡头,不当牛后”,争一流和  相似文献   

12.
论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几个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越来越引起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的认可与重视。核心竞争力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首次提出。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顾客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积累的独有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不仅体现为生产能力、经营能力、管理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创新能力,还体现在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等各方面。是多种要素竞争力量的集成,是企业整体素质的反映。 本文探讨如何构建筑吉林省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王志红 《价值工程》2006,25(4):42-44
核心竞争力是刚兴起的价值管理概念,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一个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是难以立足的。因此如何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进入21世纪后,价值链分析作为战略管理的一种方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了核心竞争力的有关理论,并结合其价值取向指出价值链分析在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在以上基础上对一种新的会计模式——价值链会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又译作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能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来的,是指企业(或企业集团)在竞争中获取、配置关键资源,能使企业形成并保持长期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及稳定的超额利润的能力。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现实生存和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涌现出了各种理论,从孙子兵法到蓝海战略,从X理论、Y理论到Z理论,从核心竞争力、企业能力到顾客价值理论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说,企业为了加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利润增长,都在纷纷寻找秘方。但在众多企业向外界追求灵丹妙药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家贼——企业内部存在的政治行为和潜规则——的危害。一、从两则案例说开去案例1调研的用途A企业是一家颇有名气的奶制品生产企业。2006年老总发现企业不断发生质量事故,并且内部存在管理混乱问题,于是决定请一些管理专家来为企业把脉诊断。为了摸清该企业存  相似文献   

16.
刘伟 《现代企业》2003,(6):21-22
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能力。其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核心竞争力理论是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最高层次。诞生于 2 0世纪 30年代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以环境为基点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 ;以产业结构分析为基点的竞争战略管理理论 ;以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为基点的核心竞争力战略管理理论。最早提出核心竞争战略管理理论的是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的普拉哈拉得教授和伦敦商学院哈默尔教授。 1990年他们在《哈佛商…  相似文献   

17.
关晓月  朱磊 《企业活力》2007,(11):90-91
高层管理团队是企业获得良好绩效的一种战略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现代研究者十分关注对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有关高层管理团队(Topmanagement team.TMT)的研究起源于1984年Hambrick和Mason提出的“高层梯队理论”(Upper Echelons Theory)。本文将高层管理团队定义为那些通过和企业CEO讨论确定的、  相似文献   

18.
一、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基本理论解析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又译作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能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来的,是指企业(或企业集团)在竞争中获取、配置关键资源,能使企业形成并保持长期稳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及稳定的超额利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三部曲的相继问世,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探讨研究国际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热潮。关于企业竞争力类似的提法就达数种: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可持续竞争力以及企业内围——外围竞争力等等。上述理论只是最近几年来才被引入企业战略思想中,并对西方企业管理和战略规划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但其局限性都很大。例如有的概念是从宏观角度来看待企业竞争力的,必然和企业的微观目标有所背离。核心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等概念,都是强调了产品内围的优势,和我们的企业实力有出入,存在着问题。上述概念如果机械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文献回顾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 由于不同的学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故在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中所遵循的理论也有一定区别。这些理论主要包括成本价格优势理论、技术优势评价理论、科研开发优势评价理论、市场优势评价理论等(王明夫,2001)。(1)成本价格优势理论强调成本优势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成本优势是指企业所有价值创造活动的累计成本低于竞争企业的成本水平,相对较低的成本是价格优势的源泉,这种价格优势将为企业创造超额收益做出贡献。该理论主要着眼于成本的各项驱动因素,将各种驱动成本的因素予以分析和综合,从中寻求降低成本的最佳途径即企业核心竞争力。(2)技术优势评价理论强调技术优势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技术变革和进步对产业结构变革和新兴产业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企业的技术优势是巩固企业在竞争中处于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但单纯从技术优势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重大缺陷。在利用这一理论评价核心竞争力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