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中国外汇》2023,(15):77-79
<正>银行结售汇银行结售汇小幅顺差,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2023年上半年,银行结售汇总体表现为顺差,综合考虑其他供求因素后,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分季度看,一季度银行结售汇呈现小幅逆差;二季度由逆差转为顺差,尤其是6月份,尽管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但银行结售汇顺差82亿美元(见图1),大幅高于前几个月的月均规模。  相似文献   

2.
《中国外汇》2023,(13):78-79
<正>银行结售汇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5月,银行结售汇、企业和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收支均呈现顺差,规模分别为33亿(见图1)和19亿美元。综合考虑其他供求因素,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市场预期保持平稳,外汇交易理性有序。5月,结汇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72%,环比基本持平,市场主体结汇意愿继续处于近1年高位,  相似文献   

3.
总体情况     
《中国外汇》2020,(7):55-57
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月份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2月份,银行结售汇顺差142亿美元综合考虑远期、期权等其他供求因素,外汇市场总体供求状况基本平衡。2月份,我国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顺差96亿美元,较1月份增长5%。在此基础上,我国外汇储备保持基本稳定,规模变动主要受汇率折算、资产价格变化等估值因素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内双向波动,汇率预期平稳。  相似文献   

4.
《中国外汇》2020,(2):44-45
外汇供求基本平衡,近期状况逐步改善。2019年,我国银行结售汇月均逆差47亿美元,与2018年月均水平基本持平。如果综合考虑远期、期权等其他供求因素,外汇市场供求呈现基本平衡。其中,2019年5月以来,虽然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上升,但我国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呈现逐步改善的发展态势。第二、三、四季度结售汇月均逆差分别为80亿、50亿和26亿美元,逆差规模不断收窄。12月,结售汇呈现顺差22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中国外汇》2023,(7):78-79
<正>银行结售汇境内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2月,银行结汇和售汇规模基本相当,小幅逆差19亿美元;1—2月,银行结售汇累计顺差6亿美元。综合考虑外汇市场其他供求因素,2022年以来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市场主体外汇交易行为保持理性。2月,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70.3%,环比提升8.9个百分点,显示市场主体呈现“逢高结汇”的理性交易模式,结汇意愿有所增强。衡量售汇意愿的售汇率(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8.6%,  相似文献   

6.
《中国外汇》2023,(11):78-79
<正>银行结售汇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境内外汇供求基本平衡。4月,银行结售汇顺差55亿美元,综合考虑远期结售汇、期权交易、银行外汇头寸等其他供求因素,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汇率预期保持平稳,市场交易理性有序。从衡量市场预期的结售汇意愿看,4月,结汇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72%,  相似文献   

7.
银行结售汇     
《中国外汇》2020,(1):52-53
11月银行结售汇保持稳定,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格局。2019年11月,银行结售汇逆差56亿美元,与2019年以来的月均水平基本相当。综合考虑远期、期权等其他供求因素,我国外汇市场供求保持平衡格局。市场主体结汇意愿上升,主要渠道跨境资金流动稳定性进一步增强。2019年11月,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3%,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7%,与2018年同期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8.
11月份我国外汇市场运行稳健,市场主体结汇和售汇交易趋于自主平衡。2020年11月,银行结售汇顺差30亿美元,较上月更趋平衡。市场主体结售汇意愿总体平稳,衡量企业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3%,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5%,同比略降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正>“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国内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我国外汇市场韧性较强,主要表现为人民币汇率预期稳定,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和银行结售汇均呈现顺差格局。”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回答了记者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外汇》2023,(1):78-79
<正>银行结售汇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更加平稳,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2022年11月,银行结售汇逆差环比收窄47%(见图1),综合考虑外汇市场其他供求因素,境内外汇供求更趋平衡。从主要渠道看,11月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343亿美元,环比增长4%;外商来华直接投资资本金净流入环比增长较快,外资投资境内证券市场呈现净增持。预计未来货物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等跨境资金仍会稳步流入,将继续发挥稳定外汇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管涛 《中国金融》2013,(5):79-81
2012年,我国外汇收支趋向基本平衡,银行代客结售汇(即非银行部门结售汇)和涉外收付款顺差大幅收窄。展望2013年,资本回流压力有可能加大,完善外汇收支平衡的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显得更加迫切。2012年促平衡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外汇收支活动继续较快增长。2012年,银行代客结售汇总额3.03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7%,其中结汇下降2%,  相似文献   

12.
2013年,甘肃省涉外经济稳中向好,外商直接投资增长显著,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百亿美元。外汇收支呈现两个“双降”和一个“双升”:跨境收付和银行结售汇总额“双降”,跨境收付和银行结售汇逆差“双降”,转口贸易跨境收付和跨境人民币收付“双升”。银行外汇市场稳健运行,传统外汇业务仍居主位,贸易融资发展迅速。企业外汇收支规模稳定,个人外汇收支显著增长,对外经济活动更趋活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外汇》2021,(3):95-97
结售汇银行结售汇呈现小幅顺差。2020年,银行结售汇顺差1587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稳步推动复工复产,对外贸易明显好于预期,进出口顺差增长;同时,受全球疫情影响,服务贸易逆差收窄,使得相关结汇需求增加,购汇需求回落。分阶段看,银行结售汇上半年顺差786亿美元,下半年顺差较上半年略增16亿美元(见图1)。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上半年黑龙江省资本项目外汇流动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资本项目外汇收支和资本项目银行结售汇继续保持“双顺差”,外商直接投资速度放缓,外债流人增长较快;2008年下半年资本项目外汇收支和结售汇顺差压力依然较大;境内外投资外汇管理政策将进一步便利化。  相似文献   

15.
2004年,黑龙江省资本项目外汇流动情况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资本项目外汇收支继续保持顺差,而且顺差较大;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且增幅较大;外债流入、流出基本持平;资本项目银行结售汇顺差;境外投资规范、有序。预计黑龙江省2005年度资本项目形势仍将乐观。一、资本项目收  相似文献   

16.
2004年,黑龙江省经济贸易形势呈现良好态势,国际收支持续增长,总体呈现顺差,除贸易项下收支仍呈逆差外,非贸易、资本项下结售汇均呈现较大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外债余额较上年有所增加。一、2004年全省外汇收支情况(一)贸易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截止12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芜湖市银行结售汇逆差逐年增加并呈继续扩大趋势,2001年、2002年银行结售汇逆差分别达4165万美元和12626万美元,2004年1至9月则进一步扩大到6589万美元。在目前全国外汇收支、银行结售汇连年大幅度顺差的情况下,我市作为国家沿江开放城市、银行结售汇却出现大幅逆差,这与GDP在全省所处的位置极不相称。  相似文献   

18.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新年伊始,我国延续了2012年年底跨境资金大幅净流入的发展势头。2013年1月份,银行结售汇顺差380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结售汇(即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结售汇)顺差达926亿美元,同比增长3.8倍,环比增长70%,顺差规模创历史新高。同期,银行代客涉外收付顺差554亿美元,同比增长1.1倍,环比增长75%,也创历史新高(见图1)。在主要发达国家纷纷货币放水的情况下,似乎热钱来势汹汹。为何资金大量流入?未来如何发展?中国又该如何  相似文献   

19.
2016年,福建省跨境收支、结售汇规模同比均有所回落,但总体上外汇收支形势趋于好转,外汇净流入快速增长,结售汇保持顺差。经常项目收支、结售汇规模下降,净收汇同比回落,净结汇快速增长。资本和金融项目资金流出压力明显减缓,净付汇、净售汇同比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0.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外汇局调整及新出台的外汇管理政策在河南省都得到了贯彻和实施。由于历史的惯性,虽然结售汇总量快速增加,但顺差增速依然较高,国际收支依然保持大额顺差。其中,贸易收支在经常项目收支中占主导地位,直接影响全省外汇收支总体情况。这些新政策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的效果并没有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