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国际发展临港工业的经验 对宁波临港工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宁波临港工业发展迅速。2006年,宁波市临港工业实现总产值1829.1亿元,利税167.2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的30.6%和33.2%。宁波今后应借鉴国际临港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凭借其港口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以港口为依托的临港工业,实现临港工业的多元化与集群化,以增强临港工业的活力、潜力和后发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宁波工业和宁波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港口是宁波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临港产业是宁波最需要放大的产业优势。《建议》指出,要择优发展临港工业,做强做优石化、清洁能源等重点临港工业,延伸循环产业链,提升产品价值链,加快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新型临港工业基地。力争到2015年,基本形成区域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大、创新能力强的石化、能源、钢铁、装备制造等新型临港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3.
傅晓 《浙江经济》2006,(24):32-33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港口功能的完善,临港工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原来的煤、铁、油、船,还应该包括大型的装备制造业、汽车和一监高科技产业。对北仑来讲,临港大工业发展要争取做到产业联动,充分发挥港口功能。[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在论述防城港市港口区的发展现状和分析港口区发展临港工业的限制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港口区临港工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发挥港口资源优势 发展福建临港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是沿海中心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港口工业区是一个城市经济的最佳增长点。福建拥有突出的深水港口优势,临港工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福建省要想在全国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取得先机,必须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打造临港工业强省。  相似文献   

6.
港口是沿海中心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港口工业区是一个城市经济的最佳增长点.福建拥有突出的深水港口优势,临港工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福建省要想在全国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取得先机,必须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打造临港工业强省.  相似文献   

7.
打造临港工业集群 提升广西经济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打造临港工业集群的重要战略地位 临港工业是依托港口资源或相关优势发展起来的工业,是沿海地区利用发达海运业发展大型基础工业的主要形式,也是世界公认的发展大工业的成功路子。对于广西来说,就是加快北、钦、防沿海地区工业发展,使之形成临海工业集群,拉动广西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世兵 《港口经济》2014,(11):23-25
临港工业是宁波经济发展的支柱,借鉴国际临港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宁波进一步提升临港工业的发展水平和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宁波通讯》2006,(8):54-55
近年来,随着开发开放的不断深入,宁波北仑港区位优势不断显现,临港工业乘势得以发展壮大,已初步形成一条20多公里长的临港工业带,在全市工业中所占比重达四分之一左右。世界500强企业和海内外强强联合企业纷纷抢滩北仑。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中,北仑区统一战线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  相似文献   

10.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重化工业项目在临港布局已成为一种潮流,也是世界公认的发展大工业的成功路径。改革开放以来,宁波抢抓国家开发港区、培育临港工业带的大好机遇,以天然深水良港为依托,充分发挥区位优越、产业完善、体制灵活等优势,利用国内外资源、参与国际产业分工,重点发展以石化、钢铁、汽车、装备、造船为主体的临港工业,走出了一条以贸易港拉动临港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形成了港城互动的良好发展局面,提升了宁波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有利于做大做强漳州市经济总量,提升漳州区域经济竞争力。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漳州市临港工业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提升的机遇。漳州市应积极应对,全面抢抓政策机遇,全力推进临港工业建设,促进临港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期间,宁波依托港口着力打造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大乙烯、钢铁等一批特大型临港工业项目建成,对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技术咨询、广告营销、金融中介等相关服务业的需求十分巨大,为临港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进入“十二五”时期,宁波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土地、淡水、  相似文献   

13.
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临港重化工业”。本文认为,在重化工业产业国际转移加快和全国部分重化工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依托浙江深水良港等优势条件,积极而有选择地发展新型临港重化工业是关系浙江今后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的2009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相关数据显示,此次金融危机既暴露了临港大工业发展中的产能过剩等问题,又将促进临港大工业的转移和重组。从国际上来看,发达国家的乙烯等石化工业会进一步向中东地区和中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从国内来看,上海为加快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建设,也将会促进钢铁等重化工业转移。北仑区临港重化工业刚刚起步,如何承接产业转移把临港重化工业做大做强关系到北仑经济的长远发展,也关系到宁波市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15.
《宁波通讯》2012,(11):29-29
贤庠镇位于象山县北部,镇域面积66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拥有待开发海岸线14公里,待发展临港大型工业用地近2万亩。2011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21.7亿,其中工业总产值14.6亿,农业总产值1.7亿,农渔民人均年收入1万元。曾被评为全国诚信和谐示范乡镇、省综治工作先进集体、市级文明镇、市现代农业建设先进镇、县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金奖等。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临港工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晋 《宁波通讯》2011,(9):28-29
发展临港大工业是发挥港口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选择,是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是推进"六个加快"的重要抓手。"十二五"期间,临港大工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为促进临港大工业转型升级,必须在培育大产业、促进专业化发展、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产业根植性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7.
依托港口优势,发展临港产业,是港口城市繁荣振兴的必然选择。临港工业已经成为海岸地区发展重化工的主要形成和成功之路。临港产业由于依托港口资源,能够将港口纳入工业生产线的组成部分,最大限度地节约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文章通过对莆田市秀屿区临港产业的分析,总结出发展优势和瓶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力发展秀屿临港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促进临港工业发展是杭州工业“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的深化和具体体现,对实现“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打造增长极,提高首位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庄建铭 《浙江经济》2005,(17):50-51
洞头临港产业发展“走在前列”,就意味着温州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意味着温州工业发展的“12345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0.
张颖 《浙江经济》2006,(13):18-19
积极而有选择地发展临港重化工业是浙江今后一个时期工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浙江“十一五”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国外发展重化工业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综观世界著名的重化基地特别是亚太地区重化工业发展,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浙江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