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断放宽,直至取消了上限,但对金融竞争环境尚不完善的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仍实行区间管理,最高上浮系数,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下浮系数为基准利率的0.9倍。为了解掌握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状况、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问题,近期笔者对辖区农信社贷款利率浮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2.
《金融研究》2008,(9):I0064-I0068
近年来我国在利率市场化方面,不断迈出较大步伐。2004年10月,人民银行放宽了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对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最高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为基准利率的0.9~2.3倍,现阶段如果完全放开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由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资金价格,农信社的贷款利率和民间借贷利率在市场的作用下一定会相互影响。我们通过对辽源市农信社贷款利率与民间借贷利率具体波动的观察,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模式是“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先行在农村逐步放开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来检验政策路径的选择。本文对扩大农信社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政策效应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农信社贷款利率定价模式及主导分类的因素,农信社贷款定价状况进行了整体评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金融机构贷款浮动利率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份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实行"一浮到顶".部份农信社对贷款利率执行"一刀切",没有实行国家"对种养类贷款利率少上浮或不上浮"的指导原则,对发放的贷款,不论贷款种类、金额大小、期限长短,均实行无差别的浮动利率.调查发现,某县农村信用社发放的贷款利率一律上浮50%,导致农民负担的加重和利率风险的加大.  相似文献   

5.
欠发达地区农信社贷款利率过高浮动现象应予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国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给予较大浮动区间政策,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信社贷款利率过高浮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效应,应引起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中央银行扩大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政策的实施,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善经营,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其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社会上对农信社贷款利率定价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支持“三农”发展仍为农信社拓展业务的主导方向,因此,农信社贷款利率定价的适宜度与“三农”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如何科学、合理的确定农信社贷款利率价格,使之符合农村经济发展,是当前值得高度关注和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政策实施以来,基层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信社经营效益得到改善,提高了其支持中小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但也出现几个不容忽视的新情况: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实证研究——以广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随机选取的广西区26家县级农信社为样本,对其利率定价管理体系、内控机制及定价方法的选择进行了分类,并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考量了农信社系统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及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对农信社利率定价的影响.据此,本文总结了广西区农信社贷款利率定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2004年1月1日起。国家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上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1.3倍扩大到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上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1.5倍扩大到2倍。据笔对某市贷款利率浮动情况的调查,由于此次贷款利率浮动上  相似文献   

10.
丁宁 《中国金融》2005,(15):65-66
近年来,央行不断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力度,两次扩大金融机均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推出放开贷款计结息方式等一系列扩大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自主权的措施。与此同时,各商业银行基于市场竞争和利润约束的双重需要,也逐步扩大了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为准确把握当前基层商业银行对利率市场化政策的执行与反馈情况,近期人行济宁市中支对辖内主要金融机构近两年贷款定价机制建立和利率浮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银行所有发放的贷款只要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利率水平应实行一年一定,待一年期满时,根据当时相应的有关贷款利率确定下一年的利率水平。这样我国银行中长期贷款的利率除极少数仍然为固定利率贷款外,绝大多数成为浮动利率贷款,浮动期限为一年。  相似文献   

12.
利率市场化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管理的发展趋势。从200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重叠[0.9,1.7](即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乘以0.9至基准利率乘以1.7的区间内,以下同),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为了解掌握有关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的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本课题组对天津市商业类金融机构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3.
贷款利率浮动政策的差别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断放宽。继2004年1月1日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之后,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对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  相似文献   

14.
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中,存款由非试点社流向试点社的迹象明显,而对农信社系统以外的金融机构影响不大。存款利率的上浮对试点农信社吸收存款、增强资金实力具有一定作用,但由于农信社的贷款营销存在困难以及某些农信社受到的贷款约束,贷款利率的上浮对农信社发放贷款影响甚微。本文通过对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的成效进行分析,对人民银行的相关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市场化背景下农信社利率定价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艺 《南方金融》2007,(5):42-43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的扩大,农信社实行差别贷款利率服务的自主权也扩大了,这就对农信社贷款利率的定价和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农信社的利率定价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如何从农信社发展战略入手,探索适应市场化背景下的利率定价机制,对农信社实现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必然趋势。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银行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为及时掌握辖内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政策实施情况,近期笔者就利率执行有关情况进行调研。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辖区内金融机构在执行新的浮动利率标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国有商业银行受到一级法人管理体制和固有的信贷管理模式制约,  相似文献   

17.
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扩大为银行等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提供了更大空间,但利率上浮的政策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现象依然突出;银行、企业还未充分利用贷款计结息方式放开这一政策;下调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有利于提高银行资金运用效率,活跃货币市场,但对增加农信社资金运用的作用有限。本文分析了2003年底以来人民银行推出的几项利率改革措施的效应,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金融纵横》2004,(3):33-35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下限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不变。并将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相似文献   

19.
个别农信社对信用农户贷款并未落实利率优惠政策,信用农户也对这一做法十分不满。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个别农信社对信用农户贷款利率优惠政策落实难的原因主要是:第一.个别信用站经办的贷款未及时准确执行浮动后的新利率.造成对此类贷款借据上错误标注贷款利率问题:第二,个别基层信用社主任对现行利率文件重视不够.理解不透不准;第三.个别信用社忽视了以人为本、以农为本、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意识过于浓重.  相似文献   

20.
所谓贷款利率上浮一致性指的是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不是根据借款人的资信情况进行利率浮动,而是统一按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来确定贷款利率的利率管理方式.这种上浮一致性现象在县域经济中较为普遍,据对某县的调查情况来看,除对少数大企业的贷款利率上浮未达最高限额外,其他金融机构所放贷款利率均达到了所允许的最高上限(除严禁浮动的个人住房贷款外).笔者认为这种利率上浮一致性的贷款利率管理方式值得探讨,下面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