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 湘云鲫 是由中国工程院筠院士为首的协作组,运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生物工程技术而培育出的三倍体鲫鱼,具有自身完全不育、生长快、抗病能力强、食性广、易捕捞、耐低温、肉嫩味美等优点。当年鱼苗个体可达500克,鱼种经一年养殖,个体可超过1000克,比普通鲫鱼生长快40%—60%,池塘养殖发生缺氧浮池时,草、鲢、鳙鱼类发生死亡,而湘云鲫却平安无事。在水温10%以下时,其它鱼类已停止生长,湘云鲫仍能摄食生长,池塘混养每亩可增产80—120公斤,增加纯利润1500元以上,湘云鲫可池塘主养、混养,也可进行网箱、稻田、湖泊、水库养殖等。 彭泽鲫 是江西省九江市水科所和江西省水科所共同合作选育的新的淡水养殖优良  相似文献   

2.
彭泽鲫     
彭泽鲫,又名芦花鲫或彭泽大鲫。彭泽鲫原产于江西省彭泽县自然水域。因其常栖于湖中的芦苇丛中,体侧有5-7条灰黑色的芦苇似的斑纹而被称为芦花鲫;它以个体大(已知一尾最大个体体重6.5千克)著称,所以称它为彭泽大鲫。经选育后的彭泽鲫生长速度比选育前快50%,比普通鲫的生长速度快249.8%。由于彭泽鲫具有繁殖简易、生长快、个体大、抗逆性强、营养价值高等优良性状,现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养殖,并形成了完整配套的鱼苗繁殖、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技术,获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 胭脂巨鲫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以个体大而著称。它既有鲫鱼的肉味鲜嫩、氨基酸含量比较高、食性广、易饲养的特点,又克服了普通鲫鱼生长缓慢,不易捕捞的缺点。现将胭脂巨鲫乌仔快速养成商品鱼的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湘云鲫是用四倍体鱼作父本与二倍体鲫鱼母体通过人工杂交生产出来的三倍体鲫鱼。该品种肉质鲜美,池塘养殖7个月条重达到0.5公斤上市规格,养殖2年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市场畅销。湘云鲫耐低温、低氧,抗病力强,生长快,饲料来源易,食性杂,生长优于双亲,起捕率高,易运输,不易脱鳞,耐暂养,适合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养殖。现将我县池塘湘云鲫养殖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湘云鲫原名工程鲫,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刘筠为首的研究协作组,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应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技术培育的三倍体鲫鱼,现已广为养殖。湘云鲫具有如下优良特性。一是食性广而杂、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当年水花可养成500克以上的商品鱼。第二年可养至1500克  相似文献   

6.
<正>小、体高、背厚,含肉量较多。据了解,乌龙鲫是天津换新国家级良种场经过十几年培育成的我国首个食用兼观赏的黑色鲫鱼新品种。其种质独特,营养价值高,养殖效益好。乌龙鲫比普通鲫鱼生长快2倍以上,因其适应性强,池塘养殖成活率高,每亩放养水花20~60万尾,可产体长2~3厘米的夏花13~36万尾;每亩放养夏花1.2~3.8万尾,可产尾重50~140克的秋片鱼种1400~1500公斤;每亩放养尾重50~60克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大口胭脂鱼[Ictiobus cyprinellus(Valenciennes)],是原产于北美洲的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该鱼具有蛋白含量高(高于青、草、鲫、颡),肉味美(优于鲶、颡),个体大,生长快,适温、适盐广,抗病力强,繁殖容易等特点。由于该鱼肉味优于  相似文献   

8.
读者信箱     
<正> 湖北省蕲春县读者李奎来函:“我是贵刊《读者信箱》栏目的忠实读者,今来信询问华丰高青鲫、扬子大鲫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植技术要点。因我地习惯于用菜籽饼喂鱼,故特请告之二者中哪种更耐粗饲?” 答:华丰高背鲫、扬子大鲫系国家南方优质淡水鱼养殖引智示范基地科研人员与美国、德国、匈牙利科学家合作,采用全新的生物技术培育出的两种鲫鱼新品种。华丰高背鲫、扬子大鲫均具有肉味美、生长快、产量高、易饲养等特点,比目前我国正在推广的其它优良鲫鱼  相似文献   

9.
正彭泽鲫又名芦花鲫或彭泽大鲫,属低背形鲫鱼,常栖息于芦苇丛中,其体侧具5-7条灰黑色的斑纹;其生长速度比普通鲫鱼快2.5倍,个体较大,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耐高温、严寒、肥水、低氧,病害少,离水后在低温条件下仍可以存活数小时;属杂食性鱼类,食性广,  相似文献   

10.
<正>本所实施先科巨鲫农村科技致富一条鱼工程。供体形、体色、肉味俱佳、抗病力强、食性广、耐寒耐低氧、自身不繁育、生长特快的最新鲫鱼选育种。养殖半年至一年普遍可长到0.6~1.5千克,南方池塘主养可一年养两造,年亩产可达2000~2500千克,年亩利润万元以上。池塘混养,每亩可增收巨鲫100~300千克;网箱养鱼,每平方米可收巨鲫100千克以上。该鱼已于2005年获得国家注册商标,已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11.
<正> 彭泽鲫是我国第一个直接从二倍体野生鲫中选育出的优良养殖新品种。它以个体大著称(已知两尾最大个体重分别为4kg和6.5kg)亦称彭泽大鲫。经选育后的彭泽鲫生长速度比选育前快50%,比普通鲫的生长速度快249.84%,比白鲫快44.81%。具有适应性强、繁育简易、生长速度快、个体大、抗逆性强、不易发病、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等优良性状,具有很高的饲养价值。已在国内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普遍推广养殖,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养殖彭泽鲫鱼种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湘云鲫池塘集约化精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云鲫是湖南湘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精心培育出的一种新型三倍体鲫鱼,肉质鲜、嫩、脆、甜,不仅蛋白质含量比普通鲫高10%以上,而且人体所需的必须氨基酸也很齐全,尤其是营养型化(区别于生殖分化)的精巢和卵巢肥厚,适合于人们保健。在正在启步的“健康饮食文化”潮流中,湘云鲫将成为主角之一。湘云鲫属广温性底栖吃食鱼类,食性广而杂,抗病力强,生长快速,个体大,易于起捕,适合高密度集约化精养。在池塘中当年养殖规格可达到500克以上。在近年鱼市行情持续低迷的状况下,养超大规格的湘云鲫将独具优势,其价格看好,销路紧俏,经济效…  相似文献   

13.
读者信箱     
<正> 新江省湖州市读者李冬来函:“眼下正值引种旺季.品系繁多的鲫鱼大家族让人应接不睱。除传统的养殖品种银鲫、彭泽鲫、湘云鲫外,华丰高背鲫、扬子大鲫、胭脂巨鲫等新秀又异军突起,而最近又从一个全国性的水产养殖展览会上了解到一种生长快、个体大的海水性鱼类——海鲫,请问其养殖概况及市场前景如何?” 答:海鲫,学名尖鳍鲤,其咽喉齿介于鲫、鲤之间,体背高,形似鲫鱼,是长期生活在我国南海少数河口水域的一种鲤属鱼类。其体呈菱形,背部自颈后隆起,背鲫起点处最高。头中  相似文献   

14.
<正>本所实施先科巨鲫农村科技致富一条鱼工程。供体形、体色、肉味俱佳、抗病力强、食性广、耐寒耐低氧、自身不繁育、生长特快的最新鲫鱼选育种。养殖半年至一年普遍可长到0.61.5千克,南方池塘主养可一年养两造,年亩产可达20001.5千克,南方池塘主养可一年养两造,年亩产可达20002500千克,年亩利润万元以上。池塘混养,每亩可增收巨鲫1002500千克,年亩利润万元以上。池塘混养,每亩可增收巨鲫100300千克;网箱养鱼,每平方米可收巨鲫100千克以上。该鱼已于2005年获得国家注册商标,已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相似文献   

15.
《江苏农村经济》2011,(4):53-53
从南到北,自东向西,作为我国特有的重要经济养殖鱼类,鲫鱼的养殖随处可见,我国目前主养的优良鲫鱼品种有方正银鲫、异育银鲫、彭泽鲫等。方正银鲫不仅生长快,而且是生产异育银鲫的亲本,很有养殖前景。彭泽鲫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尽管其生长速度较方正银鲫慢。但体形好,耐运输,销售价格高。异育银鲫由于它食性广、生长快、病害少等特点,目前在我国已成为鲫鱼养殖中的主要品系。  相似文献   

16.
<正> 鲫鱼,是我国重要食用经济鱼类之一,经过历年择优选育,各地推行的品种除本地土鲫外,主要有东北鲫、彭泽鲫、高背鲫、异育银鲫、湘云鲫和丰产鲫等品种。这些品种不仅适应性强,而且是杂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中主要摄食动植物与有机碎屑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摄食投喂的精料。它们鱼体虽不大,然而其食量大,生命力强,生长快。而养殖条件要求不高,养殖技术也不难掌握,是能适宜不同类型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滁州鲫是我国七大天然雌核发育的鲫鱼种群之一,因产于安徽省滁州市城西水库而得名。该鱼生长速度快、个体比普通鲫鱼大、生活力强、不易染病,更因其肉质细嫩,味甘香醇,一直深受养殖户与当地居民的欢迎,一般市场售价比其他鲫鱼高20%-40%。滁州鲫生长速度比普  相似文献   

18.
彭泽鲫鱼原产于江西彭泽县丁家湖、芳湖和太泊湖等自然水域。因其常栖息于湖中的芦苇丛中,体侧有5条-7条灰黑色的芦苇似的斑纹而被称为芦花鲫,它以个体大著称,亦称彭泽鲫鱼。据资料介绍,1958年前后,丁家湖周围芦苇丛中,湖中捕到的鲫鱼一般体重为1kg-1.5kg,有的达2.5kg-3.0kg。该县曾送北京农展馆展出两尾彭泽鲫鱼。  相似文献   

19.
<正> 在鲫属鱼类中.彭泽鲫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广、适应性强、蛋白质含量高等多种优良性状,颇受广大养殖户及消费者欢迎。近年在豫北及附近地区已由池塘养殖方式发展到网箱集约化养殖,我所对其网箱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20.
鲫鱼是我国重要食用经济鱼类之一,经过历年择优选育,各地推行养殖的品种除本地土鲫外,主要有丰产鲫、彭泽鲫、工程鲫、高背鲫、异育银鲫、湘云鲫等新品种,这些品种不仅适应性强,而且是杂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中主要摄食动植物与有机碎屑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摄食投喂的精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