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大杭 《福建财会》2001,(10):12-13
一、国有股减持方式及其定价。从目前国有企业改革试点方案来看。国有股减持有三种思路。一是减持国有股并使之转变为流通股;二是减持国有股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三是减持国有股以激励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有股减持方案屡试屡败,究其原因和减持目标不明,甚至不正确有关。本文试图从国有股减持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辨证关系角度为制订国有股减持新方案,确立新目标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3.
国有股减持方案屡试屡败,究其原因和减持目标不明,甚至不正确有关.本文试图从国有股减持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辨证关系角度为制订国有股减持新方案,确立新目标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4.
国有股减持的关键问题在于减持价格的确定、减持运行的机制和减持的速度。本文通过浮动定价机制的设计,认为采取国有股逐步拥有流通权并选择减持,市场最终可以发现国有股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斌 《会计之友》2002,(1):38-39
国有股减持是当今证券市场比较敏感的问题,目前证券市场比较低迷一定程度上与国有股减持没有找到各方均认可的方式有关;但国有股减持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必由之路,也可以说是实现由我国政府主导型投资向民间投资转化的有效途径,亟须得到妥善解决.本人通过对当前证券市场国有股减持方式及相关观点的思考,提出一种国有股减持思路,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6.
国有股减持事关国企改革、公司治理结构的推进和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关系到证券市场的完善与发展,牵动着千百万民众的心。从国有股减持的功能来看,国有股减持是一种国家宏观调控性质的法律行为,该行为理应遵循法治原则、平衡优化原则和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7.
基于股权分置改革视角下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股减持,是在中共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提出来的。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股票计划额度管理原因,我国现行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普遍存在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但国有股、法人股在总股本中所占比重过大的问题日趋突出,国有股减持始于2001年6月13日国务院的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减持国有股的对象指社会公众及证券投资基金等公共投资者。减持国有股所筹集的资金交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财政部另行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然而在四个月后沪深两市股指分别下跌700点和1670点,1.8万亿总市值和5000亿流通股市值灰飞烟灭。同年十月底,中国证监会宣布停止减持国有股。  相似文献   

8.
关于国有股相对减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股减持问题,是近来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笔者认为,国有股减持应从相对和绝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我国当前的情况看,走相对减持之路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9.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肯定股份制和实施国有股减持,是认识的两次飞跃 国有股减持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条件国有股减持变现要创新战略思路、突出市场机制国有股减持变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从去年6月《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文件的出台,到今年6月23日宣布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这一政策的前后变化情况,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关注。2001年6月,为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开拓社会保障资金新的筹资渠道,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国务院发布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五条明确规定,国有股减持主要采取国有股存量发行的方式。凡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境外上市的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国有股存量出售…  相似文献   

11.
国有股减持路径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公司控制权市场的作用机理入手,探讨了两种不同的国有股减持方式--渐进式的减持方式和一步到位式的减持方式对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价值的影响,得出了一步到位式的减持方式更有利于公司价值提升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就国有股减持的具体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国有股权结构调整与战略投资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调整主要是通过国有股减持和产权结构多元化,来改变产权属性,从而在绝对持股数量或相对持股比例上减少国有股,实现国退民进。然而产权改革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国有股减持,几乎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国有股减持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向深层次迈进的重要一步,其减持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国有股配售、国有股回购、可转换债券、协议转让等方式。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这一点已成为共识。因此,笔者认为:上市公司在选择减持国有股的方式时,除了考虑内外其他因素外,还必须充分考虑减持国有股对上市公司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分配活动的影响,即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审视国有股的减持方式。  相似文献   

14.
发挥资产管理公司在国有股减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有股减持方案及其市场反映 (一)国有股减持方案及其评议。 2001年6月14日,国务院有关部委颁布了《减持国有股补充社保基金的办法》,要求在新股发行中将有10%的国有股发行,其定价为新股的发行价。《减持办法》出台后,证券市场反映强烈,深沪股市深幅下挫,市场人  相似文献   

15.
杨芳 《四川会计》2001,(7):34-35
上市公司 国有股减持 方案选择国有股减持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国有经济必须进行战略性的大调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并适当提高上市公司公众流通股的比重,要选择一些信誉好、发民菜潜力大的国有控股公司,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国有股,国有股减持最初是从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国有资产变现角度提出来的,在经历长时间的广泛的讨论和探索之后,又与社保基金建立与运作联系在一起,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程潭生 《福建财会》2003,(12):36-37
本文提出以权益现金流价值(FTE)为减持价格的国有股减特方案,以修正后的FIE作为国有股减持价格可以使股票价值更贴近于内在价值;同时对国有股实行SP0审核,从而使证券监管部门更有可能从质量和数量上控制非流通股的减持工作。配合SPO审核制度,实施禁售期、宽限期及保荐制度将可以进一步改善上市公司质量,保障广大股东利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7.
信息广场     
国有股减持办法将出台本刊讯财政部长助理朱志刚日前在中国商业发展论坛首届大会上表示,财政部即将出台有关国家股减持办法。国家关于减持国有股的试点将从今年开始,分步骤逐步推开。目前在近9对家上市公司中,国有股权的比重达62%,国有股减持第一步的目标是使这一比重下降为sl%,第二步则根据情况减持。国家、企业将把通过减持获得的资金用来解决社会保障问题以及配置优质的资产等。(丛容)我国将实行产品质量免检制度本刊,利产品质量长期稳定、市场占有率高、重视技术进步并具有较强开发能力的企业,在经过严格的认定后可获产品免…  相似文献   

18.
当“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调整国民经济布局的战略方针在去年9月中旬的中共中央全会上确立之后不久,有关减持国有股的相关政策亦相继出台,这就是:国有股减持将通过配售方式实现。从而开始了涉及产权制度的中国股市股本结构的大调整。根据中国证监会的方案,1999年底之前,在10家候选企业中,选择两家企业试点。配售金额合计在5亿元左右。具体作法为:将一定比例的国有股优先配售给该公司原有流通股东,如有余额再配售给证券投资基金。原流通股东获配的国有股可立即上市流通,向基金配售的国有股须两年内逐步上市。配售价格将在净…  相似文献   

19.
经历了一年的阵痛与争议之后,国有股减持再次回到了起点。面对一项不成熟政策的废止,此刻人们却难说“倒退”。2002年6月23日国务院决定,停止在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  相似文献   

20.
国有股减持,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国有减持,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关于《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出台后,股市的反应是应声下跌,最后因对证券市场稳定性的冲击太大,于2001年10月22日暂停执行该办法。2002年6月23日,国务院决定,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该办法。一项本来方向正确的制度创新因为操作的简单化而陷入一种锁定状态,引发理论界的争议和研究。本文拟从国有股减持的制度根源和国有企业改革制度变迁及减持的最优路径选择来研究国有股减持。一、国有股减持的制度根源中国改革的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