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开放市场的临近,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竞争逐渐加剧。面对来自国内外石油公司的竞争,中国石油成品油零售企业如何把零售市场做大做强?这是摆在中国石油领导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中国石油炼油与销售分公司田景惠副总经理  相似文献   

2.
于海平 《现代商业》2007,(27):181-182
随着中国石油零售市场的放开,外资企业通过自建和合建的加油站数量不断扩大,中国石油零售市场开始进入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局面。由于外资加油站进入市场竞争,他们先进的市场竞争理念与市场赢利模式将会引发中国石油零售战略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我国,一个油源多元化、竞争主体多样化、品牌服务及价格差异化的石油油品零售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如何强化规范化管理,提高油品营销与管理水平,开展非油品业务,发掘多个赢利点,打造一个经营理念先进、能力过硬的管理核心团队,最终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已成为当前形势下做好石油成品油零售的至要.本文通过对中国石油公司贵州黔南销售公司近年来成品油零售市场现状的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拟提出积极应对措施,意在强化、细化成品油零售的市场营销,向市场要更大效益.  相似文献   

4.
于海平 《现代商业》2007,(33):181-182
随着中国石油零售市场的放开,外资企业通过自建和合建的加油站数量不断扩大,中国石油零售市场开始进入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局面.由于外资加油站进入市场竞争,他们先进的市场竞争理念与市场赢利模式将会引发中国石油零售战略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内成品油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为抢占市场份额,各经营主体大幅降价销售,造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的无序竞争,迫使各方重新审视市场、重新分析对手,重新拟定竞争策略。本文以隶属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之一的销售企业(简称"销售企业")为例,从分析新形势下面临的竞争环境入手,研究提出了三种竞争策略,即做大零售创效、库存运作创效及降本控费创效,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迈上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石油市场已经处于激烈竞争的成品与零售市场,因此,需要改变石油企业以往传统零售营销方式,明确市场影响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并且及时调整零售成品油的策略,实现市场中角色的改变,从而增加整体适应性,面对市场挑战和考验。本文主要分析了成品油零售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成品油零售市场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时代,逐渐形成品牌多样性、价格差异化的市场格局。过往以资源来控制零售市场的石油企业亟需转变观念与思路,清晰的认识到当前成品油市场营销的现状以及发展中的阻碍因素,并针对性地加以调整与完善,以此来提高市场适应力与竞争力,充分迎接全新环境的挑战。建立在对当前市场与需求充分掌握的基础上,深度理解市场本质,作出有力的营销战略规划。本文主要对目前我国成品油零售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找出了成品油零售企业在自我定位、发展目标以及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供相应对策,旨在进一步优化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打造一个良好、健康且具有持续力的成品油企业。  相似文献   

8.
《商业时代》2005,(7):26-27
制定本标准,有利于规范成品油流通行业经营行为,提升我国成品油零售市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推进国内成品油市场平稳有序开放。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相似文献   

9.
前言:制定本标准,有利于规范成品油流通行业经营行为,提升我国成品油零售市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推进国内成品油市场平稳有序开放。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中国石油市场正悄然发生这一场聚变——国内成品油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BP、壳牌、埃克森美孚等国际石油公司通过不同渠道迂回进入中国市场,石油、石化、海洋三大石油公司境外上市,加快了国内成品油市场真正融入国际竞争的进程。中国经济稳步发展和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所带了的巨大市场空间及无限商机,已在中国大地引发了一场争夺成品油市场的角逐。  相似文献   

11.
魏锦 《商场现代化》2007,(28):12-13
随着国内零售业利润摊薄和我国零售业全面开放后形成的国内市场国际化,中国零售业面临新一轮战略调整。凭借规模扩张获取竞争力的中国零售企业必须进行"做强做大"的战略转变。做强做大应从变革管理模式、建立供零战略伙伴关系和低成本运营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2.
《北京商业》2006,(1):19-19
作为中国最主要的成品油零售商之一,目前中国石油拥有加油站1.8万多座,遍布全国各地,2005年成品油销量达到7500万吨,零售量接近4000万吨。为进一步强化加油站的服务功能,为顾客提供无障碍支付的消费环境,从2005年开始,中国石油与中围工商银行通力合作,在全国的中国石油加油站佰设受理银行卡结算的POS机。截至2005年12月底,已有8000余座加油站完成了刷卡机布设,可提供刷卡结算服务,其余加油站今年底布设完毕。国内成品油零售将步入“刷卡时代”。  相似文献   

13.
李然 《商业时代》2005,(7):20-25
《成品油零售企业管理技术规范》的出台,对规范国内加油站网点建设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过去出台的各种有关加油站建设的专业化标准,将起到一种统领作用。它使国家加油站建设规范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此规范的制定,旨在积极履行我国入世的承诺,使我国成品油零售行业的建设、经营向国际化迈进,有利于稳步推进成品油市场开放,促进成品油流通体系规范化发展。今后进入国内成品油零售行业更加公开透明,竞争更加公平。所有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有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我国成品油市场也加快了开放步伐。现阶段,我国总体经济增速带动了人们对于油品的需求不断地提高,国内成品油的市场需求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竞争主体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价格的竞争日益激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商业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成品油零售经营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本文对当前的成品油零售市场的主要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然后对完全市场化竞争条件下的成品油零售营销模式思路进行了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5.
曾冬梅 《中国市场》2014,(17):72-73,79
当前,我国石油成品油的零售市场的激烈竞争时代已经到来,对此,以往通过资源来掌控整个国内石油成品油市场的零售企业必须改变,认清新时期石油市场的营销现状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以往的营销战略进行全面的调整,加快其在市场上相关角色的转变,以提高其在市场中的适应能力,迎接全新的市场考验。因此,本文对当前形势下我国石油成品油零售市场的营销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找出其在市场营销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提出几点市场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16.
《商业时代》2005,(19):16-21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成品油批发市场放开日期的临近,国内成品油市场资源多元化和竞争主体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石油如何规避经营风险,做大做好销售业务,打造销售黄金终端,各销售公司都在积极地探索。在这次中国石油成品油销售座谈会上,华北销售公司项平生总经理、吉林销售公司王振刚总经理、内蒙古销售公司赵永起总经理、西南销售公司杨宁海总经理、华中销售公司何瑞林总经理和华南销售公司佟福财总经理分别对各自的销售工作现状,以及下一步销售工作思路作了简要的发言和书面汇报。  相似文献   

17.
以“保质、保量、保安全、诚信服务、顾客满意”为主题的中国石油加油站“管理服务月”活动,于9月15日至10月15日在全国展开。目前,中国石油加大国内市场成品油供应保障力度,缓解了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中国石油要求各销售单位及所属加油站继续以“三保两好一满意”(即保质、保量、保  相似文献   

18.
弭家彪 《中国物价》2020,(11):92-94
在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沿着产业链向国内成品油市场传导的过程中,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发挥着“合理释放预期、降低非理性波动”的功能,保障了国内成品油市场交易秩序的稳定,为国民经济稳健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为进一步分析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了2015年之后的国际原油期货市场日度交易数据、国内成品油零售指导价格,利用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的长期趋势反映了国际原油的市场行情;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可动态收敛预期、平抑原油价格短期波动;我国具有兼顾国际行情变化与国内市场韧性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因此建议,继续坚持发展现有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在长期中继续提升消费者对成品油价格变动预期的满意度;在短期中相关部门可探讨研究优化相关调整参数。  相似文献   

19.
陈泉宏 《商业时代》2005,(19):34-35
近几年来,成品油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价格机制市场化、竞争手段多样化已成大势所趋。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在陕西市场注册的3147座加油站中,中国石油系统只有919座,网点占有率为29.2%,零售量占全省社会零售总量的32.5%,总体市场控制率只在30%左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不断发展壮大,除了利用中国石油的品牌优势外,还必须在营销策略上善于灵活应对,把握市场脉搏,不断寻求市场规模和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近期国际石油价格持续攀升,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尤其是成品油价格,国内国际相差上千元。国际油价变动对中国石油市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