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正在与美国和韩国电信公司进行最后阶段的协商,期望2009年2月使用H-2A火箭发射两国的卫星。这将是三菱重工从国外公司获得的首份商业卫星的合同。  相似文献   

2.
洛马与三菱签订MK41合同洛马公司1999年4月8日宣布与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洛马公司将向三菱公司提供8个MK41垂直发射系统和测试设备并负责组装培训。MK41垂直发射系统将用在日本海军的MURASAME级驱逐舰上。洛马公司称,该合同的...  相似文献   

3.
据日经新闻报导,三菱重工公司可能代表日本航空航天局掌管H-IIB火箭的全部发射运营。为了让三菱重工更容易在新兴市场获得卫星发射的订单,三菱重工将有可能被委托进行H-IIB运载火箭的制造和营销,但这将取决于三菱重工计划在2012年夏季进行的第三次H-IIB火箭的发射情况。三菱重工于2011年1月成功完成了该火箭的第二次发射。  相似文献   

4.
《航天工业管理》2014,(6):48-48
据三菱重工公司(MHI)报道,该公司已获得一份来自Sky Perfect JSat公司的卫星发射合同。根据合同,MHI将使用H-2A运载火箭在2016年为JSat公司发射一颗由空间系统/劳拉公司制造的通信卫星。合同的价格未透露。  相似文献   

5.
华能珞璜电厂地处重庆市江津珞璜镇,装机容量4台36万千瓦,发电机组系引进法国的燃煤汽轮发电机组。燃煤为重庆松藻煤矿的劣质无烟煤,燃料中的含硫量为3.5~5%,这种高硫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较高,如直接排放至大气则将对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在1987~1991年一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就从日本三菱重工引进并建成两套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与发电机组配套,作为一项大型环境治理工程,与电厂主体工程一起实现了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商业运行,实现了我国大型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设施“零”的突破。二期工程建设中又与外方合作建设了两套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与两台发电机组配套。目前,该厂的脱硫成本已接近0.03元/千瓦时。珞璜电厂烟气脱硫示范项目引起了政府和电力行业的普遍关注。本刊特约该厂燃料脱硫部主任、高级工程师顾咸志撰写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中国机电工业》2008,(4):14-14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三菱重工将扩大航空器业务,进入小型客机市场。据报道,三菱重工将作出生产“MRJ”客机的决定。“MRJ”是三菱重工研发的小型喷气式客机,能搭载70名至90名乘客,也是40年来日本的第一架国产小型喷气式客机,价格预计在90亿至40亿日元(1美元约合99日元)之间,计划2012年首航,日本的制造业界对其投产所产生的连带效应抱有很高期待。  相似文献   

7.
据CNI2004年10月4日报道,浙江天生公司拟在宁波建一套芳烃装置,现已向有关部门提交申请。该装置产能为700kt/a对二甲苯(PX),石脑油原料将依靠进口解决。天生公司是一家位于绍兴柯桥的民营企业,以生产聚酯切片、纤维为主。该公司将与当地的其他三家公司合资投建这套PX装置(天生公司足主要股东),装置预定于2008—2009年投产。该公司拟将PX产品出售给PTA生产商,或者在国内购买一套现成的PTA装置,使天生公司成为纤维上下游产品一体化生产商。目前,中国台湾省台塑公司和日本三菱化学公司也分别在宁波各建有一套PTA装置。  相似文献   

8.
据三菱重工公司网站报道,三菱重工已经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达成一项关于H-2B运载火箭研发和发射的经营管理协议。根据协议,三菱重工将全面接手H-2B运载火箭的经营管理工作,并开始为市场提供商业发射服务。到目前为止,由三菱重工和JAXA共同研制的H-2B运载火箭已成功完成了3次H-2转移飞行器(HTV)的发射工作,最近一次发射在2012年7月21日完成。H-2B运载火箭具有8吨近地轨道有效载荷运输能力,可满足发射单颗或多颗卫星  相似文献   

9.
国际短波     
卡塔尔大型氯乙烯联合装置建成投产据海外新闻媒体报道,卡塔尔氯乙烯公司在卡塔尔Mesaieed工业区的工业级氯气二氯乙烷(EDC)/氯乙烯单体(VCM)联产装置已建成投产。这一新的联产装置包括一套年产能为26万吨的氯气装置、一套年产能为29万吨的苛性钠装置、一套年产能为17.5万吨的二氯乙烷装置以及一套年产能为23万吨的氯乙烯装置。据报道,卡塔尔氯乙烯公司已经开始向印度客户提供了第一批二氯乙烷。巴斯夫拟增产涂料粘合剂德国化工企业巴斯夫公司下属的涂料部门准备投资300万美元扩建其设在德国蒙斯特的特种…  相似文献   

10.
德国和瑞士一批化学公司决定长期对华投资据德国《商报》近期报道,巴斯夫、拜耳、亨克尔、赫司特等德国化学公司以及瑞士的山道士、巴塞尔─—嘉基公司,都作出了长期向中国投资的决定。人们看出了如下趋势:今后经香港的贸易将起较小的作用,业务将转移到中国国内,就地...  相似文献   

11.
据美国《化学周刊》报道,截至2005年12月31日的本财政年度前三季度(日本的财政年度是从4月1日至下一年的3月31日),大多数日本主要的化学公司都呈现出销售收入和磊利大幅增长的良好局面(见表1)。这些公司将原因归功于日本经济的复苏以及向中国和美国出口的强劲增长。不过石油和石脑油成本的大幅上涨已经成为拖累日本石化业发展的头号障碍。据总部位于日本东京的Macquarle Research公司的分析师指出,石化业的利润从2004年中期开始上升,到2005年第四季度似乎已达到本轮景气周期的峰值。石化产品价格上升周期也已结束,不过电子材料行业景气仍在强劲增长。  相似文献   

12.
国际短波     
巴斯夫削减北美发泡聚苯乙烯产能巴斯夫公司最近宣布已将其在北美地区的发泡聚苯乙烯年产能力削减2万吨以上,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发泡聚苯乙烯市场需求疲软。该公司一位负责人指出,由于块状和成型树脂需求量显著减少,北美地区发泡聚苯乙烯市场近年来竞争激烈。他认为,发泡聚苯乙烯市场需求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不景气。德国塑料业今年形势看好德国塑料生产工业协会预计,今年德国塑料行业总销售额将首次突破1300亿马克。该协会称,由于出口形势良好,德国塑料工业今年出口额将达到260亿马克,相当于德国年度外贸顺差的1/4…  相似文献   

13.
巴斯夫和陶氏化学公司组建了合资企业,将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巴斯夫生产地建设世界上第一套工业规模过氧化氢法环氧丙烷(HPPO)装置,以生产环氧丙烷(PO)。该装置使用巴斯夫和陶氏化学公司共同开发的新技术。PO是世界210亿美元/年聚氨酯工业的核心成分,苏威公司将是该新的创新装置的主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14.
巴斯夫公司近日宣布,将投资2000万美元对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活性氧化铝吸附剂工厂进行升级改造。作为升级改造的一部分,该公司将把全部吸附剂生产装置合并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巴斯夫计划将亚太区总部搬到上海,并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使中国市场成为巴斯夫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巴斯夫公司执行董事、亚太区负责人凯迈业博士日前向媒体表示了投资中国的决心和目标。巴斯夫的第一项实际行动就是将在上海化学工业园区全资建立全球最大的“四氢呋喃和聚四氢呋喃”一体化生产设施。世界最大化工企业移师上海@苏讯  相似文献   

16.
巴斯夫公司近日宣布将在广东惠州大亚湾的石化园区建设丁苯(SB)胶乳装置。巴斯夫已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署了组建合资企业协议。壳牌化学公司在大亚湾运营的石化联合企业将向该丁苯胶乳合资企业供应苯乙烯和丁二烯原料。  相似文献   

17.
2011年5月17日,壳牌公司在天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公司将向中国炼油企业提供脱硫技术帮助及渣油加工的技术服务。从而满足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能达到排放标准。该脱硫技术是将目前使用的加氢脱硫处理装置改造成轻度加氢裂化装置,可以帮助炼油企业最大程度的发挥现有硬件设备的功能,提升生产能力,达到环保排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外交流     
中外交流日本住友Bakelite在中国新设酚醛树脂生产点日本住友Bakelite在中国苏州新设的酚醛树脂成型材料生产厂,最近正式开始运转生产。该厂产能为6000吨/年,将以上海地区为主要销售市场。该公司是在日本、美国、欧洲、亚洲持有据点的酚醛树脂及其成型材料的全球大型企业,这次中国新厂正式投产,该成型材料的全球产能已扩大为年产近10万吨。巴斯夫在沪成立首家独资公司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巴斯夫日前在中国上海成立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兴建世界上最大的聚四氢呋喃和四氢呋喃一体化生产设施。该公司是巴斯夫的全资子公司,将以其…  相似文献   

19.
国际短波     
世界聚氨酯需求仍然趋于旺盛据海外新闻媒体报道,尽管美国近来经济增长放慢,甚至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零增长,但全球对聚氨酯的需求还是很旺盛,而且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继续增长的趋势。据拜耳公司说,一般情况下,全球MDI的需求年增长率为6%~8%,TDI和聚醚多元醇的增长率分别为6%和4.5%。该公司称,其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贝敦的10万吨/年TDI-Ⅱ装置和得克萨斯州Channelview的新建MPACT聚醚多元醇装置都为出口市场提供产品。美国道尔推出两种新型聚苯乙烯树脂最近美国道尔塑料公司推出了两种新型聚苯乙烯树…  相似文献   

20.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高盛旗下公司Goldman Sachs Capital Partners以及Kohlberg Kravis Roberts(简称KKR)正在与山东重工集团就一项股权出售交易进行谈判。如果交易达成,将成为中国对德国企业规模最大的一笔投资。报道称,这两家私募股权公司正在考虑以约7亿至8亿欧元的价格向山东重工集团出售德国叉车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