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影响日益增加,互联网金融具有它独到的优势,例如互联网金融支付便利、应用方便、节约时间等.本文主要讨论了互联网金融的现状、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影响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形势等.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出现了许多关于互联网的热门话题.2013年,互联网金融这一词语一举成为当年的最热门话题.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于传统金融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我国金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应用不仅冲击了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还对高校金融教育产生了一定的震动.在取代部分传统金融的形势下,互联网金融促进了金融市场与企业的发展,在人才需求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的改变,所以,高校金融教育必须对此等现象作出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3.
如今,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迅速,对国内整个金融产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尤其是银行业,甚至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金融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其优势与传统金融模式产生了鲜明对比,也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就通过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概念的对比,分析了国内互联网金融现状与发展模式,引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并就传统金融业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影响提出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4.
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消费金融业务逐渐转向线上,并延伸至那些没有得到传统、主流金融体系服务的中低端用户群体.在阐述全球消费金融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对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进行了分类,进而对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进行PEST分析,指出了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徐迪 《中国电子商务》2014,(18):186-186
作为新兴的金融发展模式,互联网金融扮演着传统金融体系拓展者的角色.近年来的迅猛发展,掀起了一轮“互联网金融热潮”.但是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作为新兴金融模式,也还存在政府缺乏全面监管、行业缺乏有效自律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将制约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模式及特点提出构建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两大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从而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全面、精细的监管服务.  相似文献   

6.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企业和金融的发展非常迅速.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盈利不足和客户体验度较差等问题.如何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产品与服务方面的创新,从而实现互联网金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特征,然后探讨了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电子商务、网上银行付款等新型的金融服务逐渐发展起来,并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着重阐述了当前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探究分析了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迅猛发展,其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融入到了现代金融的各个角落,从多方面满足用户需求,本文鉴于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之快,着重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发展模式及发展趋势,希望可以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2012年以后,在互联网金融将颠覆传统金融的热议中,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进入了高峰期,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将其列为发展的重点项目.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在概念上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在功能上并无颠覆金融的可能,在机制上更多的是利用了中国金融体制机制的缺陷所进行的监管套利,在发展上具有拾遗补缺的作用但难以成为金融的主流运作方式.在互联网金融热潮中,应防止新一轮的金融泡沫产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逐渐提升,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我国兴起.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对于我国传统金融模式的发展有着一定影响.本文针对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金融专业是高校的热门专业,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普及,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之下,社会上对于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发生了一些变化.为了更好的与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相对接,提高高校金融专业课程设计的有效性,迎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求,高校应当在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上下功夫,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对金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性的理论探讨.首先对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根源分析,之后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最后研究面对互联网金融的侵蚀态势,商业银行应采取的创新模式,提出应与互联网金融取得双赢,共同发展,实现"普惠金融",以期为我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的金融业态.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内容、运行结构、理论基础、风险特点、监管标准以及替代边界等角度出发,探究其生存逻辑、理论结构及监管准则.本文认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是互联网金融生存的必要条件,而金融功能与互联网技术特性在基因层面上的匹配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充分条件,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基础.在理论层面上,金融功能理论、“二次脱媒”理论、新信用理论、普惠金融理论、连续金融理论构成了互联网金融独特的理论结构.互联网金融的内核性风险更多地表现于透明度风险,外置风险则更多地表现于技术和系统安全性,风险的叠加性相对明显.因此,互联网金融监管准则的基石标准应是透明度,外置标准是平台技术安全等级.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相互竞争,会推动金融结构变革和金融效率提升,完成从大企业金融、富人金融到普惠型金融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在大学生市场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信用风险不断放大,大学生冲动消费、理财能力弱等特点越发凸显,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稳定的校园生活.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行为形成原因,旨在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促进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和小额贷款的交叉融合逐渐密切,并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许多企业都在朝着这个新的方向发展,以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实现企业投资利益的最大化.本文首先初步阐释了互联网金融和小额贷款的概念,然后疏通了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最后以互联网平台在小额贷款领域的应用结束全文,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尝试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及供给需求分析法两种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分析互联网金融产生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供给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而互联网金融得以发展的关键在于其改变了传统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收益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跟金融产业的结合产物,跟传统的金融业务相比较互联网金融具有高效性、快捷性以及创新性的特点。近些年来,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缺陷,制约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科学性和持续性。本文围绕互联网金融发展,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涵义和优劣势,并就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和监管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呈现爆发性的发展势头,并对我国金融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并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本文认为,金融业发展进入政策机遇期,互联网金融地位合法化,传统金融加速与互联网融合,移动互联网金融将成为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9.
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伊始.此后,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从野蛮生长到规范监管,从蓬勃兴起到平稳过渡,从遍地开花到茁壮成长.互联网金融以其平台性、便捷性、开放性对传统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经营模式发起了强有力的冲击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小商业银行如何抵御互联网金融风暴?本文通过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冲击和挑战,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呈现爆发性的发展势头,并对我国金融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并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本文认为,金融业发展进入政策机遇期,互联网金融地位合法化,传统金融加速与互联网融合,移动互联网金融将成为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