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刑法因果关系是刑法学理论上的疑难问题,而认定刑法因果关系的标准则是疑难和争议的核心.一些理论观点,存在着与自然科学观念和大众经验相悖,混淆因果关系和过错概念的缺陷.在限定其适用前提的基础上,我国刑法理论和刑事司法实践,应当借鉴并选择适用"相当因果关系说"作为认定刑法因果关系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期待可能性理论作为一种刑法理论,起源于德国,经过百年的发展历程,成为大陆法系认同的理论,近年来我国刑法学界也已经开始涉足这一理论.期待可能性可以认为是犯罪构成的一个要素.如能借鉴期待可能性的理论,吸收其合理思想,对完善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期待可能性的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期待可能性的成立要件,判断标准,提出了期待可能性与我国刑法发展的关系,对期待可能性进行了一个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期待可能性是"法不强人所难"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期待可能性理论蕴含着仁和宽容的精神品质,它从法律理论和司法实践的角度承认了人性中普遍存在脆弱的一面,从而将保障人权、尊重民意的现代价值观体现在在刑法理论体系当中.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价值不仅在于其体现了刑法人道主义原则,充分表达了对人性的尊重,而且能够更好地实现刑法的社会价值.正是基于此,所以作者认为应该积极厘清并应用这一理论指导立法及司法实践工作,以期实现刑法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无论在刑法理论还是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重受贿轻行贿"的思想,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其中,行贿罪在立法上的先天不足是其根源,具体而言,规定"谋取不正当利益"为行贿罪的必备要件及行贿罪的客观方面--"给予财物"行为之现有立法规定已不能适应刑法惩治新型行贿犯罪行为的需要.本文立足这一现状,从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完善我国行贿罪立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刑法理论和实践的迅猛发展,罪刑法定原则成了国际刑法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通过了解国际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发展概况、存在的不足,可以进一步深化罪刑法定原则。据此,探究罪刑法定原则对我国刑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重要指导作用,便于我国刑法更快与世界接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恒大地产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恒大地产的品牌建设中的品牌格言,发掘品牌格言的内涵,以及它对品牌宣传及销售的成功作用,希望能为中国房地产企业提供借鉴,给房地产企业带来利润上的增长,达到顾客对品牌信赖的目的。本文首先介绍了恒大地产品牌格言方面研究的意义,然后介绍恒大地产集团的背景和恒大地产集团的企业文化,品牌格言,顾客期望和品牌信赖等一些理论的相关文献回顾。在企业文化、品牌质量、广告宣传,以及销售等理论框架的指导下,设计调查问卷,构建起基于房地产品牌格言与顾客期望、品牌信赖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最终收集到的问卷结果,分析得出恒大地产品牌格言与顾客期望和品牌信赖之间的关系的总结与相关的措施和建议。研究结果是品牌格言对顾客期望和品牌信赖有着正相关的影响,这表明了恒大地产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与其品牌格言是密不可分的,这对中国目前其他房地产企业在品牌建设和品牌策略的道路上,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刑法因果关系是刑法理论中颇具争议的问题。在大陆法系的刑法理论中,因果关系经历了归因到归责的历程。在英美法系的刑法理论中,因果关系理论在双层次原因学说内不断发展。我国的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也经历了长期的争论。在我国现有构成要件理论的前提下,应该将归因和归责问题都纳入到刑法因果关系范围中,将刑法的因果关系分为认识的因果关系和评价的因果关系。规范评价层面的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应该站在客观主义的立场上确定。  相似文献   

8.
虚拟财产在传统的刑法理论中没有合理的定位,在实践中,涉及虚拟财产的同一性质的犯罪案件存在因适用不同的刑法规范而得出不同判决结果的情形.本文对网络虚拟财产的定义进行基本界定,并通过分析刑法规制网络虚拟财产的必要性,进~步提出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刑法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因果关系理论是刑法理论中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刑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因果关系中有一种更为复杂的情况,就是在原有的因果关系链条中偶然介入了一种新的因素,这种介入因素可能会打断先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原有的刑法因果关系的发展规律。本文从介入因素的提出和类型,介入情况下的刑法因果关系对刑事责任、定罪量刑的作用等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间接正犯着手的认定直接决定着罪与非罪的区分、预备与未遂的界定,存在利用者说、被利用者说、个别化说三种理论观点,其各有短长。在我国,判定间接正犯实行行为的着手宜采用“被利用者说”,这既是刑法的实质要求,也是刑法谦抑理念在现代刑法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共同犯罪问题有史以来就是刑法理论研究中的研究热点,犯罪中止也是刑法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共同犯罪中止问题就更是学者们谈论的焦点.就此问题,共同犯罪各方均中止的问题认定较为容易,但共同犯罪主体单方中止的讨论至今仍未形成定论,有关共同犯罪部分主体单方面中止是否存在犯罪中止问题,理论界存在四种观点:否定说、肯定说、主从说和切断说.因此,笔者针对共同犯罪中止这一问题在此浅谈拙见.  相似文献   

12.
美国刑法中的犯罪故意理论旨在解决犯罪构成理论的实质理论内核问题。美国刑法犯意概念的界定,可以从美国刑法犯意与道德苛责性、主观动机的争议、规范化阐释与司法适用三个维度综合考量,从美国刑法犯罪故意的概念的本质属性看,美国刑法犯罪故意是建立在法律研究与实用主义融合的前提下逐渐发展并完善的。探究美国刑法的犯罪故意概念问题,并对其规范性阐释,分析其独有的理论构造、内容与特色,对研究美国刑法理论重要理论核心问题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也为我国有关主观罪过的研究进展提供指导性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刑事责任的研究起源于西方资产阶级的刑法理论,并且一直受到西方刑法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但是国外关于刑事责任的理解有着明显的学说对立.根据大陆法系的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的三要件理论,刑事责任是放在"有责性"中进行研究的,此处的"责任"一般指罪过,与我国的刑事责任涵义不同.在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的许多条款都对刑事责任作了明文规定.刑事责任的根据作为刑事责任概念的一个相关子概念对理解犯罪及为何承担刑事责任又这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犯罪中止作为故意犯罪过程中的一种未完成形态.是刑法总论部分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问题.犯罪中止的产生是近代刑法科学发展的产物,是在犯罪未遂制度出现后逐步产并发展完善的.在现代刑事立法中,犯罪中止制度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刑事制度.本文拟从贷款诈骗罪的框架下对犯罪中止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我国犯罪中止制度的逐步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刑罚目的理论历来是刑法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刑罚目的是刑法的精髓",它在整个刑罚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对刑事立法、司法和执法具有指导和决定作用.在提倡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今天,刑罚目的理论对于维护人权,保障我国公民的权利,促进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陆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仅在哲学层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这样不但对司法实践起不到指导性作用,还在一定的意义上制造了不必要的理论混乱。我们应转换视角,用新的视角对我国大陆刑法因果关系理论进行新的探究,使刑法因果关系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传统刑法学理论的尴尬(I)——面对许霆案》一文运用法经济学分析方法为刑法学理论提供了崭新的解释资源,但其在未言明“传统刑法学理论为何”的情况下进行批驳显得过于草率,况且运用法经济学在许霆案中的论证过程及其结论仍值得进一步商榷,对许霆案分析所援引的法经济学观点还不足以替代或超越刑法解释学的理论框架。但应当肯定的是,对于许霆案所折射出的刑罚裁量、刑法解释学、法官自由裁量权、刑事司法程序等问题,运用法经济学这一种独特的视角进行分析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毋庸置疑,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使我国刑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与完善.但同时也遭到了许多质疑,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扒窃入罪及其相关问题的争论.笔者认为,此次扒窃入罪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对扒窃入罪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冬华 《企业家天地》2007,(11):230-231
雅科布斯的"敌人刑法"与"市民刑法"二分的理论摈弃了以行为为基础、以保护人权为价值取向的理论体系,代之以行为人为基础、以防卫社会为价值取向的一元论体系。究其实质,其便是一种"行为人刑法"。"敌人刑法"会造成法治的解体,会给人权保障构成极大威胁并且其会助长公众的仇恨之心。  相似文献   

20.
英语格言是一种特殊的语篇形式,准确把握其中所蕴含的语篇衔接手段是理解的基础,而对英汉两种语篇衔接手段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掌握则是译好英语格言的关键,文章试图对英语格言及其汉译中的省略衔接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