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新型城镇化在新型工业化的推动下发展,新型城镇化则承载新型工业化,“两化”同步发展有助于实现城镇和产业融合发展。只有正确把握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现状,才能有效破解“去工业化”、“伪城镇化”等畸形发展障碍。鉴于此,运用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分析法、国际通用衡量法,分析了我国城镇化目前所处阶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各地区间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铃钒 《当代经济》2018,(12):80-81
在经济面临急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利用区域优势发展产业经济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在推进城镇化方面明确强调,新型城镇化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郑州市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加快建立经济核心区域的步伐,面对国家的大力扶持和郑州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如何利用优质资源尽快形成产城一体化发展格局的研究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后,新型城镇化开始被人们所熟知,目前,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城分离现象较为突出,解决这个问题要借助于“产城一体”,“产城一体”的模式主要有三种,本文将加以论述,并通过固安工业园区、华蓥模式和都江堰模式三个实例对“产城一体”模式进行浅析,探讨将产业发展功能、城市生活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结合起来的“产城一体”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的内在机理与作用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城融合”对中国实现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遵循“理论—模型—实证”的技术路线,探讨了“人本导向”下“产城融合”的含义、机理与作用路径,认为“产城融合”应该是“产”、“人”、“城”三者的融合,而“产”、“城”的协同互促是以“人”为连接点,通过产品及要素市场的价格调节和因果循环机制实现的.实证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大多数城镇存在产业基础薄弱和工业发展缺乏城市功能配套的问题,这不利于产业与城市功能的良性互动和新型城镇化的实现.因此,需控制城镇空间的盲目扩张,围绕“人”的需求,重视服务业匹配,有条件的地区甚至可以适度超前推进以服务业为载体的城市功能建设.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静 《当代经济》2016,(10):126-128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产城分离是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重大隐患.在当前形势下,“产城融合”成为防止空城泛滥、产业园区竞争乏力等产城分离现象的最有效途径,如何推进“产城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劳动力结构、城乡一体化方面探讨了产业结构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内在机制,并在借鉴美国尔湾市“产城融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产业定位、产业结构、产业集群、户籍制度、城镇规划、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产城融合”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中对产城融合发展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杰 《经济师》2012,(10):43-44
产城融合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产城脱节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如何推进产城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仍然是城市发展需要审视思考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基于产城融合理念提出的背景,分析了产城融合的内涵特征,并对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8.
以中国31个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选取衡量产城融合发展水平的15个指标,以2000—2015年产城融合相关指标数据为基础,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以及GIS可视化等手段对产城融合的时空分异格局进行分析;基于面板数据和产城协调类型分类数据对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的影响指标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产城融合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产城融合还主要处于颉颃阶段,尽管有部分城市的产城协调已经发展到初步协调阶段,但绝大多数省市的产城协调仍处于发展调和阶段。且从产城融合的空间分布变化来看,其东高西低的整体特征十分显著,有效印证中国经济东中西部阶梯式发展的空间格局。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时代背景的转变,产城融合的主要影响因素越来越多地融入"人"这一产城融合的重要维度,这也体现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主要社会矛盾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9.
结合江苏省产城融合发展历程,该文对江苏省13市产城融合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在产城融合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产城分离现象,产业经济增长过快,土地与环境设施、社会发展明显滞后,而且13市发展差异较大,不利于江苏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整体推进。因此江苏省在发展产业经济的同时,要以人口和就业的发展为核心,在土地和环境能够承载的范围内发展经济,促使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进步的重大战略,对推动经济社会进步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能够把新型城镇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结合,释放更为充足的经济发展效能。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对经济发展中的新型城镇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面阐述,引申出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并对其内在支撑依据和战略意义进行了总体说明,多维度提出发展新型城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推进产城融合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的顺利推进离不开产业发展的支撑,增强城镇化过程中产业的支撑能力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把握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形成城镇化和产业发展的良好互动,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福州市为例,分析福州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及产业发展趋势,并提出加强福州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支撑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我国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配套基础设施落后、职住分离现象严重等问题,指出我国产业园区亟待向"产城融合"转型。在此基础上,对目前衡量城市职住平衡水平的相关理论及其衡量指标进行了对比,指出应在研究对象、内容、方法上进行一些调整。最后,提出了产业园区实现"产城融合"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具有较强的互动关联性。新型城镇化是产业集聚发展的空间载体,产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两者融合能够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有城无产"和"有产无城"都割裂了两者的内在联系,不利于彼此的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全方位的产业发展体系和践行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过渡转型的重要时期。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产业机构深度调整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特殊背景,处于加速发展和加速转型的关键阶段。近年来,河北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全省城镇化发展还相对滞后,还存在一些问题。推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应从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产城融合、提升建设管理水平等方面采取重点举措。  相似文献   

15.
开发园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是推进园区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肥东县推进园区产城融合的进程不断加快,但在具体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进一步加快肥东县开发园区的产城融合互动发展,实现园区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17.
良性发展的城镇化促进工业化转型升级,有助于实现城镇和产业融合发展,但我国城镇化在理论认识上存在"去工业化"等误区,在实践中存在伪城镇化等现象。我国城镇化畸形发展带来的诸多弊端,不仅成为制约工业化升级发展的因素,也已经成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障碍。只有把握好中级水平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关系,处理好产城融合发展新理念对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协调好城镇化和工业化在新"四化"中的作用,才会在同步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中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奉节县产城融合发展,已经具备交通状况逐步改善、三大空间基本成形、三大产业初具规模、商贸服务辐射增强四个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西部新区产业进入缓慢、兴隆旅游新城尚未实现涅之变、工业园区发展“先天不足”、优势资源开发主导权丧失四大问题。基于此,奉节县产城融合发展上确定的空间和产业目标,是科学全面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高新区产城融合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而产城融合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高级阶段,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城融合概念及内涵界定上。构建了由城镇化指标、工业化指标及分离指标构成的产城融合测度体系,采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思路,以全国主要城市高新区为例,测度其产城融合水平并进行等级分类,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港产城融合发展逻辑,在对连云港市推进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连云港市推进海洋产业强市战略综合对策,用以破解连云港市海洋产业发展难题,推进实施海洋产业发展强市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