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致力于生物质发电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近些年来,我国对生物质能发电也日益重视,但是众多企业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生物质发电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阐明对生物质能发展战略的几点观点:科学制定适宜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规划;加大对生物质发电技术研发的投入和支持;不断开拓生物质能发电项目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化石能源日益紧张,而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各国对其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地下深处成分复杂的物质会被带到地表,严重污染地表环境,进而引发大量环境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分析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生物质能源的特点以及我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要解决我国的物质能源紧缺的问题,首选的策略是用生物质能源作为替代能源。社会各方面要紧密配合,协调科研、企业、地方政府的力量,为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是重要的水源之一。据我国80个大中城市统计,采用地下水作水源的占60%,其余40%的城市虽以地表水作为主要水源,但也都用地下水作为辅助水源。目前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存储很多问题,即由于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资源枯竭、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加以论述,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五角枫为槭树科槭树属落叶小乔木,能吸附烟尘及有害气体,分泌挥发性杀菌物质,净化空气,有利环保。其树皮灰棕色或暗灰色,单叶对生,叶片五裂,花序顶生,花叶同放,  相似文献   

6.
欧美国家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进行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管理工作,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土壤污染评估方法和程序,要求钢铁、化工等工业用地、固体废物堆放场、军事基地等,在转换土地用途前,必须进行污染评估,开展污染治理和修复工作,达到新的使用功能土壤标准后才可交付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废弃物转化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是物资再生产业的基本任务。本文从开发利用废弃物资源对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出发,面对我国废弃物资源的潜力、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根据与工业发达国家比较的差距,提出发展我国物资再生产业的目标构想,建议国家改善物资再生产业政策的取向。  相似文献   

8.
有色金属工业是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主的传统产业,有色金属不仅作为功能材料,而且也作为结构材料渗入到人类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有色金属工业也是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之一。为了解决生产发展和污染环境的矛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在有色金属行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能有效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是重大的预防性环境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生物质能气化发电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经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普遍关注。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气化技术,为农村地区提供生活和生产用能,不仅有利于这些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有助于建立可持续的能源系统,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尽管我国对生物质能气化发电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存在气化发电项目运行成本偏高、装机规模小、独立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差、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但是如果能整合可用资源扩大项目规模,出台发电上网的准入措施,制定合理上网电价和加大环境的监管力度,生物质能气化发电必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核污染主要指核物质泄露后的遗留物对环境的破坏,包括核辐射、原子尘埃等本身引起的污染,还有这些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后带来的次生污染。内照射与外照射 一定量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后,既具有生物化学毒性,又能以它的辐射作用造成人体损伤,这种作用称为内照射;体外的电离辐射照射人体也会造成损伤,这种作用称为外照射。  相似文献   

11.
魏冉 《改革与战略》2011,27(5):113-115
由于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问题,循环经济下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循环经济理论,运用比较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绿色创新、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清洁能源、加强能源工作制度化、法制化等循环经济下完善河南省能源资源利用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孙晓飞  周云  赵鋆泽 《科技和产业》2020,20(12):183-188
为促进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进一步解决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运用专利分析的方法从专利申请趋势、技术生命周期、申请地域与技术领域等角度对我国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做了相关分析,总结并展望了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的发展路线。结果表明近几年中国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的专利申请数量飞速增长,虽然气化、热解、液化等子技术发展不均,但都表现出很大的发展潜力,为更好实现技术与产业的对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的惠农政策下,吉林省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不科学的生产、生活导致水源、空气等污染较为严重。基于吉林省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测算吉林省农村生物能资源数量,提出农村居住模式的创新等对策,以此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推动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过程中河南农村能源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河南农村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能源短缺问题。尽管河南农村拥有巨大的生物质能源,但家庭联产承包的小农业生产模式限制了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水平,导致丰富的生物质能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随着农户承包的土地的流转,将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也为河南农村能源发展带来良好契机。抓住机遇,有效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将为河南新农村建设提供持续发展的能源保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中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新能源的利用是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降低碳排放的最有效的方法。氢能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电解水制氢和生物质电厂的电与甲醇联产系统,通过电解水技术制取氢气和氧气,氧气用于生物质富氧燃烧电厂发电,而电厂产生的富含二氧化碳的尾气用于与氢气合成甲醇。使用Aspen对该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的结果显示,该系统年产甲醇26674 t,综合能量效率可达51.98%,氢到甲醇的转化效率为59.84%,动态回收周期为3.47年。此系统在生产电力及甲醇的同时,实现了碳的近零排放,可为中国的氢能利用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志雄 《特区经济》2012,(6):231-233
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较多问题,如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仍然较低,以高能耗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污染并存,低碳经济的发展受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资金科技水平的影响,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有待完善。为此,我国需要制定相关措施,如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进一步加强政府在节能减排中的关键作用;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提升社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能源发展面临着环境、结构、效率和安全4大问题。分布式能源系统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湖北省具有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诸多条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利用有利条件,制定鼓励政策,培育市场,加大研发,协调利益,分布式能源系统会在湖北省健康、快速推广。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物质能源视角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玲 《改革与战略》2011,27(5):92-94
生物质能源的多种优势和政策扶持使其成为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在生物质能源的视角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关键在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路线,以能源结构优化拉动农业结构优化,以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带动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民营焦化企业节能减排问题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是中国第一产焦大省,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0%,焦化行业在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加剧了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焦化行业已成为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焦化行业中民营焦化企业是山西省节能减排的主力军。本文对山西省民营焦化企业发展造成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进行分析,对已实施的节能减排工作概括介绍,提出促进山西民营焦化企业节能减排的措施,得出应全力打造绿色民营焦化产业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要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必须使各省市能够对本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本进行核算,衡量经济生产活动和环境污染治理.但目前由于自然资源要素界定不统一、实物量数据收集不全面等问题,缺乏全国性的环境治理成本分析.选择中国30个省、市大气环境污染等数据,采取环境治理成本法核算各地区污染治理成本并分析其差异性,以其中差异最为显著的NO x为例,对影响其单位治理成本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能源强度、第二产业比重、对外开放程度与NO x的单位治理成本呈正相关,清洁能源的利用程度呈负相关.NO x单位治理成本与其排放强度呈现显著的"U"形关系.因此,在进行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时,不能一味地消除污染、减少排放,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衡量污染治理带来的负担,调整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降低污染物单位治理成本,减少污染治理成本,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