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部地区天然气消费市场巨大,天然气管网磐度高,且海域天然气探明储量低,开发潜力巨大。鉴于天然气大发展的进程遵循着储量快速增长促进管道建设,管道建设促进市场开拓,市场开拓又促进产量增长的规律,未来东部地区及其海域天然气开发的方向和重点应集中在增加勘探投入,开展技术攻关;进一步加大天然气开发投资规模;加强管网等基础建设;加大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力度;加快LNG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2.
李宏勋  赵敬宜  张莉 《生产力研究》2006,(4):154-155,179
东北、环渤海、东南沿海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对天然气价格的承受能力较高,应该成为我国天然气市场开发的首选目标市场;在天然气产气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不完善的天然气市场。加快东北、环渤海、东南沿海、产气区天然气市场开发,能够带动全国的天然气市场开发。而要加快这些地区的天然气市场开发,就必须采取加强舆论宣传、增强天然气价格的市场竞争力、以天然气的应用,开发天然气市场、天然气市场开发要与地区经济发展相协调、设立天然气市场开发示范区或天然气经济特区、创新天然气企业的经营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西部是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能资源的主要蕴藏地,但同时也是我国欠发达地区。此次党中央西部大开发作出了明确部署,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就大开发的实质而言,是以西部地区的工业化为中心,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全面现代化,而伴随新疆塔里木大气田的诞生,在我国西部形成了塔里木、柴达木、陕甘宁和川瑜四个国家级的天然气气田。抓住机遇,促进天然气作为清洁和无污染能源原材料的开发利用,应作为西部开发建设的龙头产业。 一、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 目前,我国累计探明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  相似文献   

4.
2月底3月初,全国大部分地区遭遇寒潮降温天气,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各地天然气用量急剧攀升,出现了天然气供应异常紧张的局面,缺气一度成为百姓议论的热门话题。最近几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已经迅速上升,2008年达到760.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6%,较2000年增  相似文献   

5.
刘旭丽 《经济视角》2008,(11):60-62
中国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油气资源优势.发展西部石油工业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主要含油气地区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柴达木盆地。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地区石油天然气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先后开发建设了新疆准噶尔、塔里木、吐-哈、青海、长庆、二连、玉门、四川等油气生产基地,原油天然气产量持续增长。特别是1996年以来,国家加大了西部地区石油天然气开发力度,西部石油天然气工业增长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6.
中非天然气合作:背景、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非洲天然气呈现出储量预期日益增大、生产能力逐步提升、产区日益多元等特征。非洲天然气领域也吸引到了大量投资,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非洲已探明天然气资源多分布于沿海,便于出口,不同产区也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出口格局;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出口量不断增加。非洲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态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能源新格局对中国能源安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相比世界其他地区,非洲天然气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机会更多,加之非洲国家的优惠政策,中非天然气合作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中非天然气合作也将受益于中非之间业已形成的亲密关系,并将继续推进这一关系的升级与繁荣。不过,基础设施、法律法规方面的不足、行政效率低下与腐败问题、安全形势严峻及国际竞争等因素,也给中非天然气合作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理清数字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天然气消费现状,利用2009—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OLS分析法探索数字经济对天然气消费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天然气消费量具有正向拉动力;绿色金融与天然气消费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数字经济对天然气消费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即东部和东北地区的推动作用要强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对此...  相似文献   

8.
围绕达州天然气开发的实际,从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川东北地区天然气开发的现状及挑战,应用供应链管理、协同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天然气协同开发的Shapley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天然气开发中政府、企业及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协调机制,以实现协同和参与各方共赢的目标。在理论方面,研究了产业内外的协同机制和实施策略;在实践方面,为达州的产业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对于川东北地区的天然气产业规划、工业布局以及达州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有效的措施,从而实现以天然气产业为龙头,促进地区经济的全面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历程的梳理,总结出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取得了重要的经验:天然气价格改革要结合国情、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天然气价格改革主要由生产企业推动;从价格水平、体系和机制等方面理顺天然气价格;天然气价格改革要重视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液化天然气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液化天然气道路运输市场也越来越活跃液化天然气道路运输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途经各地尤其是已发生过安全事故地区的热点问题因此,要从运输公司、运输从业人员、罐车生产厂家及危险货物运输管理部门等各方面提出安全措施及要求。  相似文献   

11.
影响天然气市场运营有诸多因素,其中市场运营策略是天然气市场运行的核心.本文针对山东某地区天然气市场具体情况,通过天然气市场预测、天然气市场运营模式设计方向的确立,探索理顺天然气市场运行机制,建立适合东营天然气市场的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12.
石油短缺、生态恶化迫使人们寻求清洁替代能源。我国城市人口密度大,而天然气具有替代石油的资源潜力,这决定了我国推广天然气汽车的必要性和现实性。经过10年的试点,我国天然气汽车产业已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但总体规模过小,尚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今后应重点解决好天然气资源利用、天然气汽车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天然气汽车关键技术等制约我国天然气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天然气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近四分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作为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国和邻国,俄罗斯与中国在天然气方面具备长期合作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但是,两国在天然气方面的合作却迟迟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天然气在社会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广泛,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兴能源,它的优势被社会中各个行业认可并持续的受到广泛关注,天然气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天然气工程建设和天然气的安全运行管理在当前形势下显得特别重要,这个课题将持续的发展研究下去。本文对我国的天然气在运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根据我国天然气发展实际情况,对预防天然气事故和补救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简述天然气的发展对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厚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是优质高效清洁的能源,是保护环境的最理想燃料。管道输送是天然气输送的基本方式。但是输气干线的建设受城市气化条件、经济实力、用户气价承受能力等综合因素的限制,使得这种输送方式无法形成大范围联网,供应范围受到限制。天然气除管道输送外,还可采用其他两种非管道输送方式。一种方式是液化天然气(LNG),是将天然气液化后再进行贮运;另一种方式是压缩天然气(CNG),将天然气净化压缩后,装在专门的容器内用汽车运送。目前除了应用于城市天然气汽车之外,对城镇的天然气供应也已陆续开始。因此如何开发长输管线周边中小规模城镇的天然气市场,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6.
经过近十年国内各类气体能源勘探开发以及国际气源开拓和通道建设,我国在天然气的资源潜力、供应、消费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上中下游已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已基本具备大幅提高天然气比重的各种条件。但是,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且发展最为成熟的天然气市场之一,在对天然气的政府监管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美国逾百年的天然气监管历史表明:天然气产业发展的需要催生了政府监管以及监管重点的转移;应针对产业不同环节的技术经济特征,采用不同的监管措施;管网的独立和第三方准入是促进有效竞争的必要因素;美国非常规天然气的快速发展与监管规范化密切相关;应高度重视天然气产业的环境、健康和安全影响,加强社会性监管。  相似文献   

17.
魏然 《经济月刊》2010,(4):60-61
2月底3月初,全国大部分地区遭遇寒潮降温天气,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各地天然气用量急剧攀升,出现了天然气供应异常紧张的局面,缺气一度成为百姓议论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8.
朱怡  冯琦 《经济研究导刊》2012,(9):182+201-182,201
随着外购气、倒输气等进入川渝地区,川渝地区天然气供不应求的局面将被打破,将呈供求基本平衡或供大于求的局面,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销售策略也应发生变化。为了顺应这一变化趋势,实现公司的销售效益,重点研究了供大于求模式下的天然气市场营销策略,提出了五条建议措施,以充分保障企业的市场区域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西部地区为例,利用菲德模型测算了西部地区石油天然气产业的经济溢出效应,同时还将石油天然气产业分为上游开采业和下游加工业两部分,分别估计了各自经济溢出效应。实证检验证明: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不仅具有显著的直接拉动效应,还具有较强的经济溢出效应;在能源的产业链中,加工业的经济溢出效应和拉动效应明显高于上游开采部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沿海液化天然气(LNG)产业布局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天然气生产量小于需求量的趋势已经凸现,为了解决天然气资源利用问题,我国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开始布局液化天然气(LNG)接受站,从国外输入LNG。中国已在上海市建造14.7万m3的LNG船,并积极开展新一代大型LNG船的研发工作。LNG产业是具有链系的新兴产业,包括天然气液化、LNG贸易、LNG运输以及LNG船舶制造业等的组合。对LNG产业链接模式以及我国LNG产业进入国际行列进行了分析,并讨论我国沿海LNG项目的接收终端、LNG船舶制造、LNG运输的布局和今后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