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学习《论语》,首先是通过解读《论语》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学习做人;其次是在读《论语》中感悟孝道,领略孔子的孝道思想;当代大学生们应怀着一颗敬畏至诚的心去读《论语》,要珍爱生命,学会感恩,并将孔子的精神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2.
《论语》是儒家诤言。班固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汉书.艺文志》)。《论语》是一部思想广博、含有深邃人生哲理的著作。日本人通过吸收灿烂的中国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管理思想,取得了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3.
李霜 《魅力中国》2013,(23):281-281,230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论语》是反映孔子思想的重要著作。本文简单介绍了《论语》的主要英译本的特点及其在西方的接受和影响,指出了《论语》的各种英译本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闫馨月 《魅力中国》2014,(27):80-80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相似文献   

5.
佟昌泉 《魅力中国》2011,(2):238-238
《论语》绝非孔子著作,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纂录孔子言行而成,是口头教学情境的活化石。孔子秉承了先秦以来思想对话的传统,在其教学、从事文艺批评的活动中,重视对话,通过对话营造精神境界,彰显审美人生。本文主要通过对《论语》语言风格和语录体所表现的人物和谐统一上来对《论语》语录体加以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其道德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考察和梳理《论语》中孔子道德思想的四个方面来观照德治现状,进而对其有益部分加以继承和合理转化,以此为以德治国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过去研究《论语》,主要侧重于探索孔子的政治、道德、伦理等思想,事实上《论语》作为语录体著作,包含着孔子丰富的讲话艺术。研究孔子的讲话艺术对今天的各级党政干部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作品,孔子的文学思想集中地体现在其中.本文对前人观点作简要分析,提出对“思无邪”一句意义的分析,这也将有助于探究孔子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论语》文本“雍也”篇章出发,论述“中庸”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文章引用历史上的儒家名人对“中庸”的解读,认为“中庸”思想是孔子学说中最基本的范畴之一,是贯穿孔子思想体系以一贯之的大道,也是孔子思想精华之所在。其充分反映了孔子的人生智慧以“执两用中”的思想方法、权变时中的理性精神,适度把握和处理社会生活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社会上掀起了一阵"孔子热",于丹在《百家讲坛》讲《论语》红遍全国,寒暑假各地争相开办孔子班,更有专家建议让这些国学重返课堂。我们姑且不去讨论这股"孔子热"最终是否会开花结果,至少孔子思想的复兴是人们对精神层面追求的一种体现,人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助于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谈到"直",而且多次和其他重要德目并列,显示出对"直"的重视,孔子思想中的"直"有深刻的内涵和实践意义。本文总结《论语》中对"直"的论述,探讨"直"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以及"直"在现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今天,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本着“取其精华”、“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我们重温《论语》中所体现的先进的教育思想,仍会感到有当代教师学习、借鉴的地方。文章参照《论语》中的一些经典语段,将其运用到现实班主任工作中,并结合班级工作的几个方面进行对照学习和思考,以期为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一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正《论语》是记录2000多年前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著作,它是儒家思想的盛典,也是一本集教育智慧大成的不朽之作。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等教育思想影响着每一代教育人,也让中国的教育充满着智慧,充盈着勃勃生机。学习《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就是在温润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教育智慧,从而让我们的教育充满人性,流淌着灵动。站在教育不断变革、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  相似文献   

14.
我的商道观     
在笔者看来,老子的《道德经》是适合经商者认真研读的经书,而《论语》则更适合为官治世者。但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孔子在某种意义上是老子的学生。孔子三十岁书业稍有所成时,曾去周朝首都洛阳拜见求教老子。  相似文献   

15.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对我国几千年以来的学术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他的一些重要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本文就《论语》中所体现的儒家的社会本位主义和个人本位主义相悖原则进行一下解读。  相似文献   

16.
诗礼堂位于孔庙东路的第一个院落内,是孔子故居的纪念性标志建筑。《论语》记载,孔子的儿子孔鲤从庭前走过时被孔子叫住,第一次问他学习《诗经》没有,孔子告诫他:“不学《诗》,无以言”,第二次问他学习《礼》没有,孔子又告诫他:“不学礼,无以立”,孔鲤于是回去学《诗》学《礼》。从此以后,学《诗》学《礼》就成为了孔子后裔的相训。  相似文献   

17.
《论语》是作为儒家经典著作,历来注释者很多,有众多众说纷纭之处。今就《论语》"述而"中的"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两章,结合有关注解和孔子儒学思想,认真分析,以求作出较恰当的阐释。  相似文献   

18.
万爽 《理论观察》2010,(6):53-54
《论语》内容涵盖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哲理深蕴、发人深省。从中既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也可以看出孔子对政治的见解、对社会的理想、对教育的主张,以及孔子和他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研究《论语》中孔子的隐逸思想,对于当前的政治、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恭己正南、无为而治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无为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其实现途径在于德治,其合法性基础源于一种天命秩序论。在当代的政治实践中,这种无为政治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语》是记载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四书”之一。作为一部古代典籍,《论语》不仅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标识,可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对话录》相提并论;同时,《论语》也因其杰出的政治智慧而成为经邦济世的重要思想渊源,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实践的影响可见一斑。“郡县治,天下安”。自秦代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起,县级建制一直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