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型LNG储罐能否破解沿海省市储气调峰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建成投产的3个液化天然气(LNG)项目、8个储罐只能部分满足广东、福建和上海市的季节调峰需求;2015年随着沿海天然气大动脉基本建成和储罐数量不断增加,储罐调峰能力将达到市场需求的11.7%,可以满足沿海省市储气调峰的基本需要;2020年随着沿海天然气管网全面运营,储罐调峰能力可以达到16.2%,保障能力将不断增强。为加快LNG产业的发展,建议国家制定储气调峰总体规划和支持政策;对LNG项目和LNG储罐建设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允许适当上调调峰气量和应急供气气量价格;政府和企业共建LNG战略储备罐等。企业在建设LNG项目时,要做到超前规划,留有储罐发展余地。适当增加LNG项目的储罐数量、汽化能力和管输能力,不仅能有效破解沿海省市储气调峰难题,同时这些大型LNG储罐还可以成为我国天然气储备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2.
对加快发展我国天然气供气调峰设施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天然气工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天然气供气调峰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保证供气的经济、安全、可靠,我国应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种调峰设施。在储气库建设上,不应局限于枯竭油气藏构造,对盐穴库、含水层、废弃矿坑、人造洞穴等形式都应进行积极考虑。同时,应适度发展LNG调峰设施。在供气调峰方式的选择上,季调峰主要依靠地下储气库,必要时用LNG终端做补充;对于城市月高峰用气,应大力采用LNG调峰设施、涧定调峰设施等快采快注且外输量相对较大的方式;对于小时调峰,应主要依靠季节调峰和日调峰的设施及管道末端储气、城市高压管网等共同完成。总之,建议大力发展地下储气库、使其成为陆上管道天然气调峰的首要方式;充分发挥LNG的调峰优势,适度发展LNG调峰设施;积极利用经济杠杆,采用不同定价机制,大力发展可中断用户,以经济合理的方式确保管网系统供气平衡与供气安全。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期间,中国城镇燃气行业在供气规模、用气人口、管网里程、燃气普及率和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增长,安全稳定供气能力、燃气技术创新实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市场准入和退出、管网建设、安全管理、储气调峰、定价机制和项目审批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为促进城镇燃气市场健康发展,建议开放天然气上中游市场,实现资源市场多元竞争,推进城镇燃气价格改革;设立严格的城市管网运营准入标准,推动城市燃气管网互联互通;坚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大安全管理力度;积极推动地区天然气交易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4.
2010年以来,我国LNG产业迎来全面快速发展。一方面,LNG行业经历了启动、发展以后,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龙头企业加大力度进行拓展;另一方面,城市燃气用天然气增加迅猛,LNG调峰需求增强。2013年底,国内"气荒"现象并不明显,LNG资源表现并未出现预期的紧缺,而是在平稳中过渡。LNG市场供不应求态势逐渐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5.
2016-2019年,中国城镇天然气消费量呈持续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11%,但2019年增速明显下降。用气结构以工商业为主,交通用气占比逐年下降。大型城镇燃气企业持续完善天然气产业链,加快发展分布式能源项目,积极拓展增值业务。未来,大气污染治理将推进中国天然气产业持续发展,但"煤改气"政策将更趋稳健。深化油气体制改革有利于城镇燃气企业延伸产业链,并促进天然气配售环节的公平竞争。终端市场监管日益严格,城镇燃气企业收益将受到较大影响。天然气与多能互补是未来城镇燃气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十四五"期间,中国城镇燃气企业要深耕天然气销售业务,打造LNG全产业链,实施一体化运营模式,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气化陕西"一、二期工程的不断深入,"煤改气"工程及"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陕西省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已位居全国前列,气化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5%,燃气消费区域不断扩大,用气需求量急剧增加,为促进陕西燃气产业稳健发展。通过分析陕西省LNG工厂及LNG储气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利于LNG工厂及LNG储气设施建设的相应有效措施,旨在提升燃气产业的深化发展,安全平稳地保证陕西省的燃气供应,解决季节、日时调峰及重大事故状态下燃气合理供给。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天然气的发展逐渐从城市走向城镇及周边工业园区,特别是目前世界最长的天然气输气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为东北地区城镇天然气的快速发展进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城镇尤其是小城镇的天然气供应问题还存在着重要的技术障碍,大型城镇燃气公司又要面临应急调峰等问题。文章提出采取安全可靠、节省投资、多元化供气途径以提高城镇燃气公司抵抗供气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农村气化对提升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治理大气污染起到重要作用.以气化任丘项目为例,大规模推进气化农村工程可以助推天然气消费、改善京津冀地区能源结构,但因当地冬夏季用气峰谷差高达30比1,这将加剧天然气供应企业的调峰压力,气化项目本身的经济性将面临较大考验,同时民用和非民用天然气价格“双轨制”下会加剧供气企业的亏损.建议国家和省市地方政府多方筹措,加大气化农村财税支持力度;尽快出台政策,明确农村居民用气定价办法,建立长效定价机制和燃料费补贴机制,让各方有章可循;同时,理清调峰责任,多方共担加快调峰储备设施建设,多措并举保障农村居民安全平稳用气.还应因地制宜制定小型LNG气化站设计规范,简化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确保气化农村项目快速高效推进.  相似文献   

9.
随着LNG调峰储气设施的投产运行,各市工业和居民的天然气平稳供应得到了保障。调峰储气设施的运行也成为了各天然气公司关注的焦点。文章着重介绍了LNG调峰储气设施的主要工艺及日常运行,并结合运行实例,对LNG装卸车、空气氮气系统等工艺运行进行了系统介绍。通过优化工艺,详细阐述了LNG调峰储气设施的经济运行方式,并对LNG罐式集装箱和储罐同时储液保供模式进行了建议,为后续LNG调峰储气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截至2022年底,广东省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约3423万千瓦,占全省装机容量的20%,占全国气电装机的30%,位列全国气电装机第一.2022年广东省天然气消费量336亿立方米,其中气电消费占比约49%.广东省有7座LNG接收站,接卸能力2260万吨/年,未来将达到5190万吨/年.广东省灵活的电力市场交易体系有助于气电的发展,气电的调峰能力有助于广东省电力供应的稳定,广东省政策也支持天然气发电发展.但同时,广东省以进口LNG为主导的气源价格制约了气电发展,使得气电的价格缺乏竞争性.建议天然气发电企业增加LNG储备,提升供应保障能力;国家有关部门完善价格传导机制,建立电力调峰补偿机制和两部制电价机制;逐步推动天然气交易系统与电力交易系统实现联动;油气企业、燃气发电企业、LNG接收站运营企业、电网和管网企业等积极沟通,建立协调供应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地下储气库在京津地区均衡天然气供需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地区冬夏温差悬殊,天然气用户以民用采暖为主,用气量随气候温度变化波动明显,冬夏用气极不均衡。天然气地下储库作为陕京输气管道工程的配套系统工程,对于调节天然气供需矛盾,保障应急调峰需求,实现集,输、储,配系统连续安全平稳供气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尽管如此,却仍然不能满足京津地区冬季用气量最高月份的高日用气高峰需求。为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保障供气安全。实现连续均衡供气,一是应加速干线管道间的联络线建设工作,以实现气源灵活调度;二是再建设一批储气库,特别是增加高峰负荷型储气库的筛选建设;三是以长庆气田天然气为主,适时调入西气东输与陕京二线管道联网气源和华北气田气源作为补充,同时配合引进的LNG气源,形成多元化的天然气气源保障配置系统。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天然气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城镇燃气门站是一项涉及到社会民生的重点项目,是城市天然气输配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气源点的角色,承担着为城市供气的重要使命,具有过滤、计量、调压、自动切换备用路与运行路以及安全切断等多项功能。加强对城镇燃气门站设计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篇论文中,笔者主要对城镇燃气门站的相关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20年以后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超过40%,为了保证能源供应的稳定安全,必须配套建设一定储备能力的调峰设施.但是目前储气库容量不足和储备体系不健全已成为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短板.通过分析国外不同形式的LNG储备经验,对我国发展岸基LNG接收站增建储罐进行储备调峰、浮式LNG接收站储备调峰、小型LNG液化厂及LNG卫星站调峰的可行性进行探讨,认为发展多种形式LNG调峰的硬件设施在中国已经具备条件.结合目前国际LNG市场价格走向、国内调峰政策的出台以及中国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建立,认为LNG储备调峰已经具有持续发展的机遇和环境.  相似文献   

14.
2009年,中国天然气工业依然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天然气储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天然气消费区域不断扩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中国首条跨国天然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投产,其他的国家级天然气管道建设如火如荼;江苏LNG和大连LNG项目进展顺利,浙江LNG项目获国家核准,进口LNG资源不断落实,形成了天然气资源供应的新格局。随着进口中亚天然气“高买低卖”的出现,2010年将成为调整和理顺天然气定价机制的关键年份。预计2010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可达到950亿~1000亿立方米。建议国家明确天然气在国内一次能源中的战略地位;加快建设储气调峰设施;适时调整天然气利用政策,促进天然气发电;同时,继续理顺天然气定价机制,寻找买卖双方的价格平衡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开展LNG小区气化建设仅仅5年,已有106座汽化站建成投产,从建设速度到建设规模都是世界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这是因为:中国政府提供了宽松的投资环境;国产LNG启动了市场;进口LNG站线项目方兴未艾;LNG设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LNG小区气化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LNG将天然气体积缩小600多倍,可进行灵活高效的运输;LNG小区汽化站建设投资省、见效快、方式灵活;LNG汽化成本比LPG汽化成本低,价格比LPG便宜且波动小;与LPG比较,LNG更加安全可靠;LNG小区汽化工艺流程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化操作;小区汽化站可作为城镇供气源,将来还可成为城市天然气调峰和储存设施.未来中国在LNG小区气化的发展中,应注意循序渐进、合理定位,尽可能建设多功能LNG汽化站,慎重考虑运输距离和辐射半径.当前迫切需要制订适合中国国情的LNG小区气化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LNG贸易的快速发展,LNG与管道气呈现全面竞争态势.与进口管道气相比,我国进口LNG在采购价格、市场区位方面优势日趋明显.各类资本正积极进入我国LNG业务,并将对我国进口天然气以管道气为主的供应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建议中国油气企业统筹管道天然气与进口LNG的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全球LNG资源,扩大我国天然气来源;对现有高价LNG长贸资源进行价格复议,通过国际合作降低国内LNG项目风险;创新市场销售模式,积极推进LNG高效市场开发;统筹考虑调峰效率和效益,积极发挥LNG灵活的调峰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逯红栋 《中国石化》2013,(11):22-23
北京石油正加快LNG、CNG加气站建设布局,计划在“十二五”末占有北京车用天然气市场供应70%的份额。 近日,北京石油首批两座自有自营的橇装式加气站正式投入运营,为北京市八方达公司新引进的LNG(液化天然气)燃气公交车供气.今年1~7月,北京石油天然气经营量超过了4300吨,两座LNG加气站投入运营后,年加气量将在6000吨以上.首批自有自营加气站的建成和运营,将为北京石油加气站建设和管理积累经验,为北京石油发展天然气业务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8.
周淑慧  郜婕  杨义  李波 《国际石油经济》2013,21(6):5-15,109,110
近年来中国进口LNG的购销价格严重倒挂,国内天然气液化厂无序建设,LNG市场将持续供过于求,天然气液化厂的利润空间逐步缩小。按照2015年我国消费天然气2300亿立方米、2020年4000亿立方米估算,考虑储气库规划和建设节奏,若满足全部调峰缺口,2015年大致需要LNG接收站解决的季节调峰量为60亿立方米,2020年为190亿立方米。考虑我国天然气需求及LNG调峰需求,2015年LNG引进空间大致为300亿立方米,2020年为400亿立方米。目前已建和在建LNG接收站可以满足和弥补2015年市场缺口和调峰的需求;到2020年,还需要增加3200万吨/年的接收和汽化能力。预测2015年全国LNG直销市场潜力为180亿立方米,2020年为390亿立方米。在接收站定位、LNG采购与价格、液化厂建设及市场培育等方面,建议政府和企业深入研究,把握好建设的步伐和引进规模。  相似文献   

19.
天然气营销战略分析——以四川盆地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气营销战略是把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以社会责任为导向,将天然气营销活动融入企业的整体战略之中,以发展地方经济、保护环境、扩大就业、建设和谐社会为重点,通过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创新,达到油气田开发与地方经济发展、民生合作、环境和谐共赢的营销战略目标。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但天然气市场面临着长期供不应求的态势,且现行天然气价格低,价格形成机制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储气设施缺乏,销售企业应急能力和调峰能力较差,销售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为此,需做好天然气营销战略规划;储备高效潜在市场,确保市场开发与产能建设相适应;推动天然气价格改革,促进科学的价格机制形成;加强营销运行管理,确保安全平稳供气;强化用户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供气结构;适时建设储气库,督促城市燃气公司建设调峰设施;加快四川盆地油气管网与全国管网的联通;努力构建和谐的营销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2022年12月16日8点58分,中原油田卫11储气库储4、储8、储9井阀门缓缓打开,天然气以100万立方米/日的速度通过天然气管道,注入国家管网管线,标志着华北地区中原油田新投产的储气库陆续由注气期转入采气期,加入全国今冬明春天然气调峰保供队伍。中原油田储气库作为华北地区百亿立方米规模地下储气库调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华北地区冬季用气紧张、保障京津冀地区供暖季平稳供气发挥重要的调峰保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