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案例对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方式进行分析,公民基本权利保护是作为"高级法"和"根本法"的宪法目的之一,法治形式较完备的国家经过长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宪法诉讼、违宪审查等为主要形式的公民权利保障模式,在保护公民宪法权利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完善国内基本权利的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2.
公民的基本旅游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在旅游领域的具体体现。长期以来,由于对这一权利认识上的模糊,使得旅游界和广大公众难以有效地行使这一权利,旅游领域的许多问题与此密切相关。对"公民基本旅游权利"的概念给以初步的揭示和解读,根据中国宪法公民权的相关规定,从"宪法公民权利"中分离出"公民旅游权",分析了这一基本权利的法律地位和性质,为公众更好地行使这一权利,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为旅游业的改革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3.
物质帮助权作为我国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属于社会经济权利的范畴,对于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其他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社会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以及和谐社会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功能。目前,我国公民物质帮助权保障机制存在受益主体范围狭窄、适用情形和给付内容有限、公民物质帮助权利意识和国家物质帮助责任意识不强、忽视对救助对象自救能力的帮扶以及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公民物质帮助权的实现,需要从立法保障、行政保障、司法保障、受益主体范围保障、给付主体保障、给付方式保障和经济发展保障等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迅速审判在近代司法有其重要的独立意义,其不仅可以迅速让犯罪人尽快获得惩罚,在犯罪预防上得到其应有的效果,而且是对于被告人基本人权的重要保障。我国宪法及刑事诉讼法在被告人及时获得裁判方面的保障不很完备,接受迅速审判的权利一直未能成为被告人权利保障的核心,导致审判上的延迟时有发生,因此,研究域外关于速审权相关制度及规定,了解速审权的具体内涵及其司法实践,对我国刑事立法及司法实务有借鉴作用,对加强对被告人权利保障,解决诉讼迟延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宪法诉讼制度是实现"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价值的重要机制。我国也应建立宪法诉讼制度。但国外的单一宪法诉讼模式不能照搬到我国。我国应采用一种双层宪法诉讼模式,即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下设立中央宪法诉讼委员会,在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下设立地方宪法诉讼委员会。  相似文献   

6.
住房保障权的性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保障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该项权利的实现离不开特定的物质构成要素和社会物质构成要素,不少国家的宪法都将住房保障权加以规定,实现住房保障权具有保障基本人权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分析我国现行宪法在保障公民财产权上的缺陷入手,提出加强和完善公民财产权宪法保障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8.
违宪审查是宪法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宪法保障的重要措施。它存在的意义,在于维护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国家侵害;使得公民的宪法权利可以得到救济。违宪审查不但是行之有效的宪政建设手段,而且是维护宪政制度的坚强保障。研究它的意义,在于为不尽完善的我国宪法体系,寻求一条即适合当前国情照顾历史传统,又有一定前瞻性的违宪审查道路。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提出,"完善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次从宪法的高度,对保护私有财产权作了明确规定.本文从法学的角度,对宪法保护私有财产权上存在的问题、此次修宪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进行了深入论述,认为将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写进宪法,这是历史的进步.同时,提出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宪法诉讼制度、正当程序制度和平等保护制度的建议,认为立法的目的在于实施,要使私有财产权从宪法上的权利变成现实的权利,理论上需要深入细致的研究,实践中需要开拓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接受陪审团审判权"是当事人享有的一项诉讼权利,也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宪法权利。这种权利在宪法、普通法、制定法和衡平法上都有其法律依据。"接受陪审团审判权"之所以入宪,就是因为它具有对抗强权以维护公民自由,发挥制衡法官以保障政治民主,维护司法独立和提升司法权威等功能和价值。目前,我国建立陪审团审判制度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律师在场权作为保障被追诉人诉讼权益的重要权利,对于程序正义有着重要意义。域外诸多国家确立此项制度,我国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在我国确立律师在场权制度,有利于平衡控辩双方诉讼力量、减少刑讯逼供和充当讯问证人。我国确立了值班律师制度,为确立律师在场权制度提供了合适土壤,但构建我国的律师在场权制度还面临如实回答义务和认罪认罚制度所带来的激励性选择的双重困境。  相似文献   

12.
简议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障权是宪法和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每一个公民都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农民作为共和国公民,理所当然享有社会保障权。农民工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却一直属于城市中的弱势群体。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不如人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体制、三凄和思想观念方面的。要改进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需要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抓紧制定有关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和法规,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先后制定的四部宪法中 82年宪法对民事权利规定较为充实。 82宪法又分别于 1 988年、1 993年、1 999年进行了修改 ,从而基本确定了民事权利的法律保障体系和公民的民事权利本位观念。我国民事权利保障的宪政化进程决定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公民法治意识和国家政治权力。我国民事权利宪法保障完善的方向是 ;确立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确立法不禁止即自由原则、务求民事权利保障真实。  相似文献   

14.
纳税人的权利是公民宪法权利在税法上的具体化,而纳税人救济权则是保障纳税人权利的坚实屏障。由于我国立法体系不完善,始终缺少一部《税收基本法》来保障纳税人权利,故现行的《税收征收管理法》成为了纳税人权利保障和寻求救济的主要法律依据。但《税收征管法》在保障纳税人救济权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该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的“清税前置”原则就是诸多缺陷中的代表。通过学理分析指出该条文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面对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不力的现状,有学者提出应当引入日本学者北野弘久"纳税人基本权"理论。纳税人基本权理论强调从税收收入和支出两个角度分析问题,本质上是公民基本权利在税法领域的具体映射;其具有提升纳税人权利位阶、将纳税人权利体系化和强调税款支出环节纳税人保护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我国尚不是实质意义上的"税收国家",《宪法》对税款用途的规定比较模糊,税法制度在主体层面形成"负税人—纳税人"的二元结构,纳税人诉讼在现行制度语境中也缺乏适用空间。因此,我国不宜将"纳税人基本权"作为税法建制的逻辑起点,而应当通过预算监督、税收救济等相关制度的完善,推动纳税人权利保护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6.
新宪法修正案对公民私有财产权保护的规定标志着人权内涵在我国的进一步完善,然而在我国目前宪法权威效力不足,法治发展不尽如人意的现况下,对私有财产权进行有效保护的重任就天然地落在了行政法上。通过对现行法律制度的分析,提出了从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救济三方面完善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透视“非典”现象,引发出公众的知情权问题。知情权即了解权,具体表现为信息主张权和信息接受权,其宪法基础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我国知情权的宪法基础主要体现在宪法规定的人民主权原则,公民权利,国家机关的法定职责及部分法律法规中,其宪政建设还存有不少问题,应将其直接写入我国宪法典,建立健全配套的法律制度及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保障大众传媒信息传输渠道的通畅。  相似文献   

18.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没有一个体现宪法精神与原则的刑事诉讼法,所谓公民的宪法性权利不过是一纸空文。2012年的刑诉法修改成为我国继2004年人权入究后,人权保障进程的又一次飞跃!本文意图从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出发,为进一步保障被害人的权利救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在促进我国人权进程的基础上,更快更好的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中国而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9.
会见权是律师在侦查阶段的重要诉讼权利,是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律师的会见权,但司法实践中在会见批准、时间、次数等多方面存在限制,有必要对现有会见权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0.
王宝强 《大众商务》2010,(14):245-246
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在我国,宪法财产权制度也有一个曲折前进的发展过程。随着我国于2004年3月14日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宪法上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障制度,弥补了原有宪法中财产权制度的缺陷和不足。04年宪法修正案的颁布,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