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绿化树》是我国反思文学的代表作,苦难与女性贯穿了它的从始至终,通过分析《绿化树》的思想主线、语言运用的技巧和张力,剖析马缨花这一角色在全文中的升华作用和独特意义,进而深度探究近代文学中反思文学的主题确立问题。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文学领域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本文以《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为例,从总结和反思文学取得的成绩,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呈现,以及对文学发展的期待等方面分析近十年来文学研究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张巧玲 《企业导报》2014,(10):186-186
文章通过对比西戎《姑娘的秘密》及张贤亮《绿化树》的人物形象,试图探讨从十七年时期到新时期,农村题材文学作品中人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王战荣 《现代企业》2014,(10):69-69
身为一代文豪,张贤亮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经典作品;更重要的是他在20多年前,一手创办了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不但助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了世界——《牧马人》、《红高粱》、《大话西游》等片都曾在这里拍摄,还解决了数千人的就业,拉动了一方经济,因此当地百姓对其感恩戴德。  相似文献   

5.
陈年式反思     
凡客现在最大的危机已不是产品危机,而是人才危机陈年是个特别善于反思的人。实际上,从2011年开始,他每年都反思若干次,随手百度了一下"陈年反思",首页是这样的:《陈年反思凡客2011:困难根源是管理层决策失误》(2012年1月);《陈年反思:凡客患快公司失控症》(2012年9月);《陈年反思凡客五年》(2012年12月);《陈年反思:凡客盲目扩  相似文献   

6.
当今,人类为了自己的物质欲望,肆意地掠夺和攫取自然财富。“现代文明时代”成为“生态危机时代”的代名词。人类所生存的地球已经满目疮痍。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使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刘静教授著的新作《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视域》。  相似文献   

7.
胡景乾 《价值工程》2011,30(32):188-189
在梦华体文学中,学界多关注《东京梦华录》,而忽略《梦粱录》,有失公允;《梦粱录》不但具有独特的史学价值,而且在文学上对以《东京梦华录》为中心的梦华体文学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8.
文学产业化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时代背景下文学商业属性的集中体现。本文从《魔戒》文学产业化的缘起及衍生发展,解析其文学产业化模式与产业链结构,总结《魔戒》文学产业化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三好读书郎     
《房地产导刊》2009,(8):101-101
《房地产导刊》八月书香品读:直击或者反思,揭露或者发问,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深入事物的本质.而《采访本上的城市》和《建筑,思维的符号》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做到了。反思中国式的造城运动.反思繁杂的物质武装,剥离层层浮华与虚饰,回归美好生活的源头,始闻八月桂花香。  相似文献   

10.
王阳 《科技与企业》2014,(2):231-231
《纳尼亚传奇》是C.S路易斯的鼎力之作,他作为现代文学批判主义和历史文学派系的小说家,对《纳尼亚传奇》故事的撰写,显露了他个人思想与情怀之中对奇幻世界的一种认知。在《纳尼亚传奇》之中展现了一种流畅的故事情节,也包含了丰富的感情色彩,从文学的叙事角度,蕴含着众多人物原型,提到《纳尼亚传奇》故事动力与风格充分体现了《圣经》文学的味道,进一步揭示了整体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张萌 《民营科技》2010,(11):70-70
现重点解读橡子小说《水果》和《脆弱》的文学内涵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方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对被唯名论和实在论两种思想所限的文学本质问题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对文学合法性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伊格尔顿指出,文学的合法性与一些要素息息相关.其中,虚构性作为一个相当复杂的要素,被伊格尔顿牢牢抓住,并进行了长远的思考,这种思考从三十年前他所写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一直延续到近期的著述《文学事件》中,值得详细推敲.对于文学的本质这样一个长期以来各家思想争论不休的问题,伊格尔顿从文学哲学的角度展开思考,意在把握住文学的根本规律.  相似文献   

13.
赵笑平,1952年出生,浙江镇海人。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侨联华商会副秘书长、中泰华威(上海)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其作品散见于《江南工人》、《神剑文学》、《红蜻蜓》、《解放日报》、《上海文学》、《文学报》、《上海诗人》等报刊。出版诗集《船台早春图》《能不忆江南》、《黄浦江诗章》、《因为有了这条江》。另《江河颂》、《上海诗章》(上下集)待出。  相似文献   

14.
自改变与底层文学小说的《黄土地》《红高粱》等电影作品在业内获得一致认可后,底层文学创作也以其鲜活真实的文学风格获得肯定,但是提及底层文学人们往往想到的也只有贫穷、荒凉、苦难,其实在底层文学著作当中也有着超乎现实主义的想象性,随着近年来电影与底层文学著作的不断合作,底层文学在叙事创作当中也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成熟。  相似文献   

15.
9月27日,著名作家张贤亮离世,留下一座西部影城。镇北堡身世寒碜,坐落于宁夏银川,明清时代,它是一个废弃兵营,在近代,则被羊圈所充斥。1957年,张贤亮因发表长诗《大风歌》,被打为右派分子,押送劳动改造,一改就是22年。在一次无意的赶集中,劳改者发现了镇北堡,夕阳西下,古堡衰而不败……张贤亮1984年发表的小说《绿化树》就描写到它,化名“镇南堡”。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几年来的文坛上,最引人注目、发人深思的文艺现象无疑就是自1994年开始的关于“人文精神”的这场大讨论。一批作家、评论家、人文科学工作者相继卷了进去,《东方》、《读书》、《文学自由谈》、《文艺争鸣》、《上海文学》、《花城》、《钟山》等文艺刊物先后参与进来,一个又一个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话  相似文献   

17.
逝者的遗憾     
转眼间,韩统良逝世已经快一周年了。韩统良是五六十年代,活跃在哈尔滨文坛的一位工人作家,当时在哈尔滨文学青年中,没有几个人不知道韩统良这个名字的。他从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在《北方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家》和《龙套》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茅盾先生在1963年10期《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创作三题》(后收入文集时改为《关于短篇小说的谈话》)中,对  相似文献   

18.
创业农场在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之后,为了进一步建设企业文化,加大文明建设力度,于今年6月成立了“稻花”文学社。创业农场拥有一大批文学爱好者,早在1999年,农场宣传部就创办了《沃土》文学杂志,在全场职工群众的共同支持下,共出版8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肖青和的两篇小说《猎殇》、《家丑》和郑艳凤的诗歌《我的家》,  相似文献   

19.
《文选》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诗文总集,也是集部中对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一部总集。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从萧统《文选》“书”一类所选录的作品,可看出他的文学观。本文试从“书”类为一切入点,从而来探析萧统与同时代的刘勰文学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人狂有病     
《英才》2005,(2):97-97
《英才》:看你的头衔里还有作家协会会员的名头。焦家良:我改变自己命运的那个时代——上世纪80年代, 正是诗人、作家在社会上受推崇的时候。我当时也希望用文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英才》:文学梦真的改变了你的命运? 焦家良:也不完全是,文学并没有完全改变我的命运,但文学给了我想象的翅膀,创意的空间。《英才》:什么时候发现这一点的? 焦家良:下海之后,随着企业的发展,感受越来越强烈和深刻。文学和经商其实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