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上F1     
4月13至17日,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11支极限帆船队和44名顶级帆船运动员,出现在奥帆赛的比赛海域,角逐2011年极限帆船系列赛冠军。国际极限帆船系列赛创办于2007年,是与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美洲杯帆船赛、世界帆船对抗巡回赛齐名的国际帆联四项特别赛事之一,也是继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后,青岛市引进、承办的又一国际高端帆船赛事。极限帆船,因其昂贵的造价和最高时速能达每小时70公里,被誉为海上的F1。  相似文献   

2.
美国记趣     
伍明光 《大经贸》2003,(12):64-65
1784年2月22日,一艘载重量只有360吨、名为"中国皇后"(CHINA EMPRESS)号的三支桅帆船从美国驶向中国惟一对外开放的港口--广州,船上载着2600张皮毛、各种香料、生铅、呢绒和30吨西洋参.  相似文献   

3.
谭英杰 《品牌》2013,(5):48-49
正后奥运时代,青岛积极传承奥运遗产,确立了打造"帆船之都"城市品牌的指导理念,将帆船运动与旅游、文化、教育融合发展,为建设蓝色经济领军城市,打造世界知名城市做出了积极努力。1月8日,由中国品牌传播联盟(CBCA)发起主办的2012中国品牌年会曁品牌金博奖颁奖盛典在北京隆重举行。2012中国品牌年会以"走向世界的品牌"为主题,设有品牌之翼、  相似文献   

4.
姜茂森说,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他之所以将精力投注在财经《帆都人物》写作上,是因为他的作品里面缺少这部分内容,没有这部分内容,今年在奥帆赛之前将出版的《帆都人物》一书就缺少了一个重要内容。姜茂森是国内最早提出和唯一研究"青岛奥运史"的学者,作为青岛帆船之都研究会总监,这些年他主要做了一件事:打造他的《帆都人物》。2001年7月13日申奥成功前后,姜茂森曾多次到北海船厂(2008年奥林匹克帆船运动中心)拍摄资料照片,还曾在2000年10月14日,国际帆联考察组考察浮山湾帆船比赛周边环境时,与青岛申奥分赛区筹委会的相关陪同人员有过接触,"多年从事文史工作的经验提示我,奥帆赛历史将是青岛历史中极为厚重的部分,我应该做一下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青岛,一直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而闻名于世。而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条件,青岛又是中国现代帆船运动的发源地之一。2004年5月"帆船之都"徽标揭晓,"帆船之都"成为青岛崭新的城市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沿海帆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中国帆船巨大的市场容量将给世界帆船界带来机遇。在成功承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帆赛后,帆船,成为欧陆青岛难以割舍的情结。以传承奥运精神、发展帆船运动为目标,这个城市把推广普及帆船运动与打造帆船之都城市品牌相联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参与奥运过程中的创新,海尔希望再现20年前三星的成功2005年8月12日,海尔集团公司与北京奥组委的签约仪式,以一个颇具创意的开始来收尾:一艘有海尔与奥运标志的大帆船"海尔·青岛号"在嘉宾与众人的热烈掌声中,鸣笛驶向大海。接下来的3个月里,"海尔·青岛号"在选择停靠的沿海8个城市的宣传活动也颇具创意:在大连,大帆船和其他各级别的帆船连续进行了两天的表演和比赛;在上海,10对新人登上大帆船;在广州,正值国庆长假,大帆船借机举办了"2008奥运帆船展暨系列参与性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8.
"一座帆船上的城市,一座分享着2008北京奥运会灿烂梦想的城市。在这里,你会感受到青春的魅力,友爱的魅力。青岛,一座洋溢着青春和幸福表情的美丽海滨之城。"这是首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组委会给青岛的颁奖词。6日在杭州举行的首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颁奖盛典"上,青岛与杭州、珠海、台州、上海、北京、沈阳、宁波、中  相似文献   

9.
快报     
王媛 《中国海关》2012,(7):69-69
厦门助力两岸帆船赛6月上旬,第四届"海峡杯"帆船赛在厦门五缘湾帆船码头开锣。厦门海关为此次赛事提供了快捷、便利的通关服务。参赛的12艘大陆帆船从福建厦门前往台湾高雄,之后与台湾、香港以及外籍帆船一起参加在高雄之后与台湾、香港以及外籍帆船一起参加在高雄举办的绕标赛和“高雄至厦门海峡赛”.  相似文献   

10.
奥运渐近,紧迫感日盛。此时此刻,青岛市市长夏耕代表城市郑重承诺:"2008,青岛已经准备好!"显示了青岛对于举办一届成功的奥帆赛的信心与期待。一个没有筹备大型赛事经验的城市怎样应对奥林匹克的洗礼?从无到有的过程中经历过怎样的艰辛和得舍?伴随奥运脚步,中国品牌如何壮大成长?自7年前申奥成功的那一刻,奥林匹克秉承的"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理念,开始以倒计时的速度体现在揭幕前所有的筹备工作中。一个没有举办大型国际帆船赛事经验的城市:一个2004年之前,没有正式用于帆船赛比赛场馆的城市;一个普通市民对现代帆船运动和奥运标准的国际帆船赛知之甚少的城市……为了同一个梦想,一直在努力。以更完美的姿态,近距离感受并融入源自奥林匹亚山的气息,无疑是对奥运伙伴城市的特殊馈赠。兴建奥运场馆、升级基础设施、改善水质环境、普及帆船文化、推介帆船之都、营造海外声誉……一系列从硬件到软件再到外界舆论评价的升级战役,在整个城市全面拉开,直至青岛能够自信地承诺:"我们准备好了"。  相似文献   

11.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致辞中盛赞北京,向世界奉献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也在残奥会闭幕式致辞中"谢谢青岛"。站在"后奥运"这个新的历史节点上,奥运城市青岛将如何巩固和深化奥帆赛的成果?采取哪些举措持续放大"奥帆城市"的品牌效应?奥运场馆——青岛奥林匹克帆船运动中心的赛后何去何从?"后奥运旅游效应"凸现,青岛旅游业将呈现怎样的走势?"帆船"元素是否会为青岛经济衍生新的产业机会……带着疑问,《招商周刊》记者专访奥帆中心资产经营管理者——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总经理张镇安。  相似文献   

12.
升级的青岛     
即将到来的这个夏天,身在青岛的幸福,于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之外,又增添了更丰富的内涵。自7年前申奥成功的那一刻,奥林匹克秉承的"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理念,开始以倒计时的速度体现在揭幕前所有的筹备工作中。一个没有举办大型国际帆船赛事经验的城市;一个2004年之前,没有正式用于帆船赛比赛场馆的城市;一个普通市民对现代帆船运动和奥运标准的国际帆船赛知之甚少的城市……为了同一个梦想,一直在努力。  相似文献   

13.
奥帆中心诞生的"体外价值",已然超越了建筑本身。目前,能看到的是她——一如果不是因为7年前"北京赢了",那么,现今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所在的那片占地45公顷的区域,很可能还是北海船厂时期的老样子。噪音肆虐、烟尘弥漫、油污横流、水质混浊……船厂搬迁一举切掉了"不断溃烂的脓疮"。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岛承办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的契机,挽救了青岛前海一线的景致,保住了"东方瑞士"的国际声誉。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与经营》2011,(6):30-30
中国香港别具代表性的传统中式红帆术船“张保仔“(aqua luna)将于6月4日推出四十分钟的周末航游赤柱之旅.宾客亦可手6月6日端午节当天登上这艘著名帆船,前往赤柱感受国际龙舟邀请赛的欢乐热闹气氛.  相似文献   

15.
《商界》2006,(1)
环境恶劣,竞争惨烈,生死攸关的决策必须在秒秒钟里决断。听起来很熟悉,像杰斯普·班克一样的获胜水手与成功的经理人有着同样的特性。不妨听听他们从大海中带回的经验。帆船比赛和企业管理有着许多共通之处。许多企业家本身也是航海家,帆船运动绝对可谓一种非凡的挑战,二者之间最大的相同之处在于:领导一家公司和驾驶一艘帆船都是一项复杂的管理任务。公司决策者可以从获胜的帆船手身上学到一两件有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帆船运动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还比较陌生,但对青岛人来说,帆船已成为他们的骄傲。黄海之滨的青岛市正以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为契机,积极打造中国的帆船之都。  相似文献   

17.
日前,2007"招商周刊杯"海洋丽人迎奥礼仪风采大赛决赛,在市歌舞剧院梦幻剧场隆重落下帷幕。"海洋丽人"是岛城著名文化品牌。自2001年起每年组织一次迎奥风采大赛,推出了帆都丽人、帆船小姐、美丽形象大使等系列比赛,参赛选手中既有年轻貌美的岛城女  相似文献   

18.
奥运已成记忆,帆船之都梦想不悔。如果帆船仅仅是一个爱好,一项运动,乃至一段特殊的昔日攀顶达峰的辉煌印记,青岛未必如此钟情于它。正如世界选择了北京,北京牵手青岛,在一个民族千年积习由黄色崇拜转挺进  相似文献   

19.
始于2006年的帆船进校园活动,历经5年发展,现已走入青岛市城乡大中小学校,带动百万青少年参与帆船运动。为了支持奥帆赛、参与奥帆赛、奉献奥帆赛,始于2006年的帆船进校园活动,历经5年发展,现已走入青岛市城乡大中小学校,带动百万青少年参与帆船运动,帆船成为青岛青少年校园生活不可割舍的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的确是块宝地。在那里,殷剑为中国帆船队摘得首枚奥帆金牌,改写了"零"的历史;还是在那里,青岛奥帆委将国际帆联"尝试进行竞赛方式积极改革"的要求落到实处,创建了备受瞩目的"青岛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