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衡良 《民营科技》2011,(11):309-309
风水是一种传统文化,是一门关于人与环境的学问,以趋吉避凶为目的。现介绍了风水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风水理论在居住区绿地道路系统、水景、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黄凌 《上海房地》2011,(1):18-20
古代风水理论关于建筑选址的基本原则之一,叫做“相形取胜”,即选用山川地、地形地势等自然景观方面的优胜之地。风水中关于聚落选址的最佳格局为:“背山、面水,向阳”。  相似文献   

3.
《东南置业》2014,(3):72-75
风水,是古人对自然和居住环境的理解,在现代社会,风水仍然有一定的意义。而楼盘风水,则从传统住宅风水中演变而来,实现了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的融汇贯通,在城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摩天高楼的挺立,与古代玄学的自然智慧还是能找到相契合的地方。故而遵从风水的原理,不仅是对传统信仰的推崇,更是对自然哲学的尊重。成功的风水布局,可以使开发商与业主达到双赢的结局。对于购房者来说,如何选购宜居房子,风水,更是不可不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风水理论在其长期的实践发展过程中,吸收融会了古今中外各门科学,包括美学、伦理学,以及宗教、民俗等方面的众多学科及智慧,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综合性和系统性很强的独特理论体系,这就是现代风水学。现代风水学是在传统风水学的基础上去伪存真,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  相似文献   

5.
为了把中国风水的研究与运用真正推向天地人三者合一的自然科学层面,从而达到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自然风水与行为风水的最佳组合,最真诚地尊重自然、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最切实地保护自然,回归中国风水的自然性、规律性和文化性与合理性,作者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并创立了《自然风水学》的理论体系与实践纲领。自然风水学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超越时代局限、反映中华生态文明永恒价值的特征,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相贴近,与民族共同体的利益和福祉相契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重大成果的基本精神相呼应。自然风水学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相似文献   

6.
陈会波 《民营科技》2011,(12):333-333
风水是一门独特的中国文化分支。在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风水一直是中国人追求理想生存环境的代名词。风水理论基本的取向,特别关注人与居住环境的关系。风水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认为人与自然处于同一个有机整体。风水思想的基本原则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要求人类居住的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风水的这种整体有机自然观,不仅造就了中国传统建筑和城市景观的独特风格,而且得到近现代建筑和城市设计思想的认同、筛选乃至升华,风水关于"人—建筑—自然环境"的合理关系,最终得到有效利用和科学发挥。  相似文献   

7.
风水理论是多学科的经验积累集合,其中择地选址的众多原则趋向与现代规划设计学科思想相互融合.了解剖析风水理论的实质内核并在规划设计上科学的表现出来,是现代规划设计多元化的一个重要写照.  相似文献   

8.
方象  于爱清 《东南置业》2008,(11):78-81
“风水”学是中国文化的独创,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人与居住、办公环境、建筑结构的和谐相处。著名的古代建筑文化专家王其亨教授认为:“‘风水’术实际上是集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古代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它与营造学、造园学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不仅中国人对我国古代的风水术有如此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传统风水形势论的渊源、沿革及内涵,揭示了形势论中千尺为势,百尺为形的基本精神及理论的现代延伸。以丰富的实例,从选址、改造、整体布势以及局部立形四个方面,论证了风水学说形势论对我国传统城市空间构成的影响,旨在用传统风水理论中所含有的具科学性的元素来指导未来的城市设计,以创造出更加宜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0.
风水并非迷信,风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内容,关于建筑的选址和规划设计,我们祖先琢磨出了一套经验理论,这是有科学依据的.风水思想的可贵之处是把人看成自然的一部分,认为人与自然同处于一个有机整体中,人类居住的建筑空间应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风水对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始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建筑物不是—种简单的“住人机器”.建筑规划也绝非一种单纯的“空间组合”或形体罗织,而是一种有构思意韵的,风水的整体有机思维,不论你承认与否,它不仅规范了我国古代建筑,而且也渗透到了我们今天的建筑规划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企业理论前沿观点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企业理论是过去二三十年间主流经济学中发展最为迅速、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之一,它与博弈论、信息经济学、激励机制设计理论及新制度经济学相互交叉,大大地丰富了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改进了人们对市场制度及企业组织运行的认识。目前西方学者关于现代企业理论的新观点有很多,也形成了一些流派,本文拟对其中的几个主要流派的前沿观点进行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12.
会计理论基础是支撑会计理论大厦的脚根、支撑点,同时也是会计理论产生、发展、丰富和完善的力量和源泉。二者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会计理论基础的完善与否直接制约着会计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另一方面,完善的会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巩固了会计理论基础,使得会计理论基础更加坚实、雄厚,更好地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傅立群 《国土经济》2007,(5X):74-75
本文介绍了中国传统风水的概念及研究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目的,重点阐述了风水的环境学解释。  相似文献   

14.
楼盘“风水”包括家居“风水”与办公“风水”两方面。古人将天地万物与自然人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如今在建筑领域被推崇的“风水学”。可以说“风水学”也是中华文化的一脉,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家居“风水”,与儒、释、道一起,以其独特的阴阳哲理观,铸造了中华民族风格多样的建筑形态。不论是古风古色的古民居、古院落,还是高耸鼎立的现代建筑,都蕴含着大大小小的“风水”学问,有些还甚为有理、有趣。  相似文献   

15.
关于企业激励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的前沿和热门课题:博弈论、激励设计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企业理论等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且最富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微观经济学,构成了经济学的主流。  相似文献   

16.
风水文化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理论为理论基础,在中国文化史上源远流长,其哲学基础与中国传统园林中讲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谋而合,书院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其风水观作为研究出发点,以苏州可园作为实例,通过对古代造园中的哲学理论,书院园林中的风水观等进行分析,总结出苏州可园的造园基本原则及其内含的风水观.同时,提出在现代设计时如何将风水中的生态理念同当代生态思想相结合,合理地进行选址和布局,更好地指导设计.  相似文献   

17.
陈玲 《企业导报》2011,(15):261
风水一词对于现代人来说代表的是传统与神秘,而室内设计却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在室内设计中采用风水的一些理论,可以更加突显现代人对个性的追求。本文通过简要讲解风水的概念和住宅的空间构成形式,对风水设计在住宅空间中的应用做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室内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会计理论基础是支撑会计理论大厦的脚根、支撑点,同时也是会计理论产生、发展、丰富和完善的力量和源泉。二者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会计理论基础的完善与否直接制约着会计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另一方面,完善的会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巩固了会计理论基础,使得会计理论基础更加坚实、雄厚,更好地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会计理论基础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其内涵、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对于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就显得尤为…  相似文献   

19.
风水不是传统观念上的迷信,风水学应是一门科学。风水学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五千年文明光辉灿烂的结晶。风水又称堪舆,是古代风水先生运用《易经》原理,审慎周密地考察自然环境,顺应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而臻于天时、地利、人和诸吉咸备,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相似文献   

20.
《楼市》2006,(8)
当战国末思想家荀况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时,处于低下劳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人类与天奋斗的理念和实践是无可厚非的,也是适时而发的。然而,正如《易经》所说:“一阴一阳谓之道。”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了解自然、利用自然和顺应自然。风水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不去毁坏自然生态,而是选择适应自然生态。避开穷山恶水,求得山川佳地。因此,风水文化的基本观点从一开始即是唯物的,也是辩证的。我们将其发展变化的历史内容概括为四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