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臧秀清  刘筠童 《价值工程》2007,26(2):157-159
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历来被公司各方利益相关者密切关注。然而由于我国众多上市公司存在着盈余管理甚至利润操纵行为,使得以净利润为核心的财务评价指标无法反映公司的真实业绩情况。由此,基于现金流的盈余质量分析孕育而生。文中从现金流的角度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分析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正确认识企业盈余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与盈余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兰  刘跃 《价值工程》2005,24(8):103-106
目前,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真实性因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而大大降低。本文从经营业绩评价的角度分析盈余管理及在经营业绩评价中出现盈余管理的动因,并提出了促进由单一评价主体向多元化评价主体的转换,增加对财务报告数据进行预先处理的深度和广度,调整评价指标的选择等,约束经营业绩评价中盈余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靳利军  周晨枫 《当代会计》2021,(16):160-162
文章通过对中国神华财务报告中每股收益、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以及自由现金流进行分析,分别探讨了这几项指标对企业现金分红的影响程度,以期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更直观、立体地评判企业现金盈余分配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互联网企业轻资产、高风险、未来盈余持续能力有较大不确定性的特点,分析了传统盈余评价体系应用于互联网企业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互联网企业盈余质量评价体系并阐述其在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会计盈余本应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业绩,但是由于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会直接引起信息不对称。由此产生了所谓的“私有信息”。会计报表的提供者,由于拥有了较完整的内部信息,就拥有了控制报告盈余的弹性。有学者认为信息不对称是盈余管理存在的直接原因,本文基本支持这样的观点,并不再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将着眼点放在盈余管理主体的讨论上。  相似文献   

6.
高毅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4):111-112
盈余管理主要是指企业管理层在规划交易和编制财务报告时,利用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以及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依照一定的职业判断对财务报告中有关盈余信息进行管理,致使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不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行为。其目的是影响以企业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盈余是最为重要的指标,导致盈余管理从未间断。而公允价值计量由于本身的特点也成为盈余管理的工具,但其与盈余管理没有必然联系,可以采取有效对策限制公允价值计量下的盈余管理空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盈余持续性的角度对盈余质量进行了评价,将会计盈余分为应计成分和现金流成分,并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会计盈余中各成分的持续性,论述了持续性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安然、世通,我国的银广夏、红光实业、蓝田股份等利用会计造假、盈余管理等手段欺骗外部投资者的事件,迫使人们从重视企业的利润、每股盈余指标转移到重视企业的现金流量指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常用来评价企业现金流量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广泛应用于企业的财务分析和效绩评价。几乎所有的证券分析网站都有上市公司按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的大小顺序进行的排名,或按该指标进行行业排名。显而易见,这会诱导人们简单地按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的大小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并认为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越高越好。但是由于该指标的结构存在问题,排序评价方法存在很大缺陷。  相似文献   

9.
郑庆华  刘亚军 《财会通讯》2010,(10):95-96,114
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雷曼兄弟公司由此破产,类似的情况呼唤一种更可靠的衡量企业盈余质量的方法。本文基于DKW扩展模型对盈余质量进行研究后发现:现金流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能力更强,即用现金流评价企业的利润质量要优于基于盈余对公司业绩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9—2019年签订业绩承诺协议的借壳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以扣非净利润作为承诺条款的业绩补偿承诺对标的企业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以扣非净利润作为盈利目标的标的企业在承诺期内存在明显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其中业绩完成率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之间呈倒U型关系,高管控制能力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标的企业在承诺期内可以通过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来调高公司的核心业绩水平;当以扣非净利润作为业绩承诺项目时,承诺期内的真实盈余管理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替代效应。研究结论既可以拓展业绩补偿承诺经济后果和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也能够为监管机构规范重大资产重组中的业绩承诺和盈余管理行为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盈余持续性的角度对盈余质量进行了评价,将会计盈余分为应计成分和现金流成分,并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会计盈余中各成分的持续性,论述了持续性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日趋频繁的盈余重述受到了投资者、学术界及监管当局的广泛关注,探究盈余重述发生的深层次动因成为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以高报盈余的重述公司为对象,通过分析盈余重述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关系后发现,与非重述公司相比,高报盈余的重述公司在财务报告发生错误的年度经营现金流较低,生产成本较高.这说明重述公司利用真实经济活动正向调整了盈余,盈余重述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以前年度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经济形势持续动荡和全球金融危机恶劣的环境下,社会公众迫切希望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和上市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也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盈余管理主要是指企业管理层在规划交易和编制财务报告时,利用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以及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依照一定的职业判断对财务报告中有关盈余信息进行管理,致使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不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行为。其目的是影响以企业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本文对企业盈余管理的预防与整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在公认会计;隹则、会计制度及有关财务会计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和交易规划等手段有意识地调节或控制企业的盈余,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新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但同时却又在其他一些方面给企业的盈余管理留下了操作空间。盈余管理是有悖于财务信息质量特征,它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从而影响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对公司盈余管理的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盈余管理是现代会计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在会计研究领域,盈余管理的发现和提出与对公司管理当局的业绩评价相关,随着股份公司的增多,公司通过盈余管理修饰其财务报告的现象越来越多,而且,经济20多年的研究,也形成了有关公司盈余管理的一些理论。本文试图对盈余管理存在的可能性、盈余管理的动因作出阐释,并指出盈余管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上市公司送转行为实质上是相应摊薄了每股收益,送转股本身并没有投资价值,但遭市场爆炒而引发了大家对房地产行业盈余质量的思考.文章目的在于运用盈余质量评价体系,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构建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体系,着重从应计盈余的本期现金实现性、未来现金实现性、盈余持续性以及资金来源四个角度进行盈余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为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投资价值、风险分析提供决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2005—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激励与约束的视角,结合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实证分析了我国企业的高管薪酬激励以及内部控制制度对高管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大多数企业已建立了高管薪酬与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高额薪酬能抑制冒险的盈余管理行为,只有当高管薪酬水平较低时其盈余管理程度才会提高;高管的薪酬激励强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而且激励强度较高的企业内部控制通常较好,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有助于抑制高管基于薪酬目的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在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下,基于业绩的薪酬激励不是高管盈余管理的直接诱因,增强激励强度反而对盈余管理具有抑制效用。  相似文献   

18.
胡云龙 《财会通讯》2010,(10):26-29
本文从分析盈余和经营现金流的制衡关系入手,建立了盈余质量的新的评价模型,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评价了上市公司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得出了关联度较高的结论。研究结果为上市公司管理层从风险控制入手提高盈余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盈余质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会计盈余作为评价企业和管理层业绩最基本的指标重要性日益突出。管理层作为企业盈余信息的知情者,对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信息的生成具有控制权。基于管理层激励和盈余管理的内涵以及两者的相互影响关系,以选择管理层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为代表作为研究出发点,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实行的管理层薪酬制度和股权激励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以加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盈余管理作为上市公司提高经营业绩的管理办法,在我国和其他国家都存在着一定的应用,其最新动向的研究对于政府、企业和投资者都由一定参考价值.我国新会计准则颁布后,盈余管理受到一定影响.本位通过会计准则的新旧对比,分析盈余管理的最新方向,并针对最新情况提出审计识别方法和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