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重庆要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1月13日,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联合举行发挥"三个作用"专题记者会,邀请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2.
正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市委、市政府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及陈敏尔书记在重庆高新区调研宣讲重要指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战略站位,把握发展定位,完善空间布局,优化创新生态,加快打造高新区升级版,高水平规划建设科学城,为重庆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贡献高新力量、展现高新作为。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8月,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盛大启幕。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在第二届智博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发来贺信,就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贺信,为重庆深度参与国际数字化创新指明方向。两年来,重庆从"云联数算用"五大维度链接世界,深度打造"智造重镇"和  相似文献   

4.
重庆是长江上游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区。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重庆,对重庆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期望:"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事关重庆长远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以生态文明为发展主题,重庆在2018年出台了《重庆市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5.
《今日重庆》2020,(1):23-23
1月11日,市政协主席王炯在云阳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市政协将聚焦全市中心任务,推进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为把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王炯表示,去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视察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总书记重要讲话是具有方向性意义的指南针,给了我们最根本的遵循和指引、最强大的动力和鞭策。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为把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在春天出发     
又是人间4月天。春天总是如期而至,绚烂而美好。就在一年前,同样是春意盎然的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重庆,来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走进学校、走进农家院落。贫困学生的餐费补贴有没有落实,家里粮食够不够吃,看病有没有保障……一句句亲切的家常背后,是对民生最真切的关怀。在重庆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还主持召开了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对脱贫攻坚做出重要指示,并且听取了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汇报。  相似文献   

7.
数读报告     
正2019年工作回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强调,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这就提出了新时期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绘制出在构建市场体系中同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双城联动发展的远景蓝图。天津滨海新区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津双城联动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市场体系中精心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更好带动环渤海区域乃至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一、战略地位纵观全球经济发展态势,以世界城市为核心的首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要求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要求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让重庆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重庆与世界》2016,(11):12-15
中国有句老话,叫好事成双,或叫喜事连连。在2016年元旦后的第一个工作日,1月4日至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调研,对重庆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各项工作给予肯定,并希望重庆发挥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作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再创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城市发展质量微观层面研究的不足导致地方城市质量发展缺乏针对性的政策指导.基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对川渝经济带2018年17个城市的数据进行统计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完善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同时评估城市质量发展状况,分析不同城市在不同指标上和空间上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发展具有很强的地理位置关联性,成渝两地发展呈现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汪洋 《今日重庆》2008,(2):14-19
2008年初,重庆“两会”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期待。王鸿举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等告》提出的未来5年重庆的八大奋进目标,求真务实,鼓舞人心。 百花盛开的春天已经来临,重庆新一轮经济腾飞将在新的开放中实现。在这个美好的季节,本刊刊发一组思考、讴歌开放的综述与纪实文章,献给重庆狂飙突进的大开放时代。  相似文献   

13.
复工进行曲     
《今日重庆》2020,(3):62-63
“一年之计在于春”,又是万物复苏时。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向好,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复产,成为摆在重庆眼前的一件大事。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抗疫之外的另一场“战役”,在各行各业全面展开,重庆正一如既往地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前进,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第三届重庆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产学研合作国际论坛于2023年11月11日在重庆外事中心成功举办。100余名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匈牙利、法国和波兰等国家的产学研专家出席论坛。会议总结了中欧班列在班列运行、国际影响及沿线国家产学研合作的成果,总结了发展经验。基于班列面临的挑战,为提升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与会专家基于最新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玺 《今日重庆》2021,(2):42-45
2020年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年过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良好,川渝两地形成四级工作机制、成渝定期联系机制和毗邻地区合作机制,累计签订合作协议236个,开工重大合作项目27个、完成投资354亿元。  相似文献   

16.
杨健 《特区经济》2014,(8):66-68
文章通过构建长三角产业转移趋势的集聚指数模型,计算静态集聚指数和动态集聚指数,从产业存量和增长速度两个角度分析,找出长三角地区具有转移潜质的产业。计算重庆市改进产业梯度转移系数,分析并找出它具有承接优势的产业。在此基础上,选出长三角与重庆市可对接产业,提出长三角和重庆市未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胡婷 《今日重庆》2020,(5):20-25
两江新区龙兴园区御临河畔,一青狮一白象,两尊巨型雕塑隔河相望,与御临河两岸的景观长廊交相辉映,成为龙兴园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两件作品出自重庆美术馆专职油画家、雕塑家傅榆翔之手,创作灵感源自"青狮白象锁大江"的典故——乾隆年间,重庆经济兴旺、文化繁荣,为防止好风水外流,长江两岸分别建有青狮、白象石像,寓意牢牢"锁"住财富。  相似文献   

18.
要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需要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厘清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区域经济差距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黄河流域九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但多数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区域经济差距显著地阻碍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同时在不同高质量发展水平下,区域经济差距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存在异质性。从缩小黄河流域经济差距的角度,提出促进黄河流域一体化发展,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力度,加快推进城镇化水平, 减少环境污染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宾  陈静 《特区经济》2010,(9):214-216
近年来,高水平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在招商引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地区招商引资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2009年重庆市九龙坡区开展的"发展环境整治年"活动,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和自由裁量权,为改善投资法律环境作出了大量努力。在今后的招商引资工作中,必须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使招商引资有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推进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树伟  李瑞鹏 《改革》2020,(1):76-86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体现在生态优先、市场有效、动能转换、产业支撑、区域协调、以人为本六个方面。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因素,把黄河流域打造为贯通东西的生态经济带,使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严格生态综合治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加强区域分工,形成三大特色区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区域联系,推进形成东西贯通的黄河生态经济带。为此,应加快培育建设五大都市圈,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区域合作,提高市场化程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