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晓静 《时代经贸》2008,6(19):114-114
近些年,会计行为的不规范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会计秩序,本文选取了不规范会计行为的成因及对策这一论题,力图通过对不规范会计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成因等方面的研究,为治理不规范会计行为提出一些较为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成晓红 《时代经贸》2011,(20):200-200
会计行为的规范不仅要以会计法律法规作保障,还要依赖会计人员的道德信念、道德品质来实现。为此在规范会计行为中,既要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依法规范会计行为,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以德规范会计行为。  相似文献   

3.
张广一  吴宝宏 《新经济》2014,(14):73-74
会计政策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生成的基础,同时也是会计发挥其作用的重要实现形式。会计政策的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着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质量和使用者据以做出经济决策的正确程度,进而关系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针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分配行为不规范的现状,本文从两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指出,中国资本市场不完善是上市公司会计分配行为不规范的外因,而上市公司自身存在的诸多缺陷则是内因。据此,本文提出了规范中国上市公司会计分配行为的思路:一是要建立发达有效的资本市场;二是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4.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会计职业特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即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它既是会计工作中要遵守的行为准则规范,也是衡量会计行为好坏的标准。同时,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是实行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规范会计行为以及维护会计工作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邵楠 《时代经贸》2013,(16):55-56
在我国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过程中,创造性会计发挥着重要影响。必须对其严格规范,以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真实性,避免创造性会计行为成为歪曲财务信患、欺骗广大投资者的工具。本文重点论述企业创造性会计行为的影响,分析创造性会计行为存在的原因,探究规范企业创造性会计行为的难点问题,试图找出有效地规范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会计行为是提供会计信息的行为,即会计信息的生产和分配活动。会计行为目标可概括为会计目标和会计行为主体动机两者互动均衡的结果,其中含有会计最终目的,即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有关需要。由于会计行为是会计目标和会计行为的主体动机两者的互动均衡,因此,会计行为主体的研究与会计信息质量密切相关。会计行为主体也就是会计人员,他们的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追求财富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又追求非财富(利他主义)的最大化。当这种目标不一致时,会计人员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把自己的成本转嫁给他人,产生失真的会计信息,进而又对社会造成危害。如何对会计行为主体进行规范,除了制度约束之外,职业道德在对会计人员的规范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对如何优化会计行为,改善会计信息质量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会计行为是提供会计信息的行为,即会计信息的生产和分配活动。会计行为目标可概括为会计目标和会计行为主体动机两者互动均衡的结果,其中含有会计最终目的,即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有关需要。由于会计行为是会计目标和会计行为的主体动机两者的互动均衡,因此,会计行为主体的研究与会计信息质量密切相关。会计行为主体也就是会计人员,他们的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追求财富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又追求非财富(利他主义)的最大化。当这种目标不一致时,会计人员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把自己的成本转嫁给他人,产生失真的会计信息,进而又对社会造成危害。如何对会计行为主体进行规范,除了制度约束之外,职业道德在对会计人员的规范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对如何优化会计行为,改善会计信息质量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梁芬莲 《经济论坛》2005,(10):110-111
会计法律规范体系相互协调是指法规的行为标准和规范力应相互适应、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以共同约束和引导会计行为活动向着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目标得以实现的方向进行,如果相互抵触,会计行为将无所适从,会计信息真实性将无法实现。因此,很有必要研究会计法律规范体系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9.
修订后的《会计法》,标志着我国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制度,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新《会计法》突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立法宗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梅立华 《当代经济》2007,(10S):38-39
由于会计政策选择有用性、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和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使得管理当局产生了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功能锁定及会计准则的局限等使得会计政策选择成为可能。本文希望通过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来规范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11.
高欣 《经济师》2009,(7):147-148
会计行为优化是为了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文章以会计行为优化的目的和优化标准为前提,分析说明了会计行为优化的途径,并研究探讨了会计行为优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会计行为失范有着个体和社会成因,其主要再现在职业诚信缺失、法制观念淡薄、职业行为不规范等,需从会计人员道德建设、会计制度建设、会计行为监督和会计人员激励等几方面着手,切实防止会计行为失范。  相似文献   

13.
会计领域中的国际化行为,会计界常简称会计国际化,它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  相似文献   

14.
方湘妹 《经济师》2007,(8):184-185
我国企业会计行为存在会计行为主体遵纪守法意识淡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领导意志支配会计行为,会计人员素质偏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监管乏力、监管层面不到位等问题。必须从制定有效、可行、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立一整套系统的会计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会计法规和制度,完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加强会计监管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规范我国企业的会计行为。  相似文献   

15.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在不改变核算单位的会计主体、预算管理权和财务管理权的情况下,将资金核算职能和管理权限移至核算中心,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核算单位的支出行为加强了财政资金的收支管理和监督,规范了财务管理和会计行为。但在运行中也有明显的弊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会计通过信息输出,为相关经济利益关系人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支持,从而形成了其与信息需求者之间的会计法律关系,并通过一些法律规范来进行协调。我国目前所拟定的会计法律规范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还存在许多不相吻合的地方,需进一步完善。一、会计法律规范的内涵  会计法律关系是会计主体在按照会计法规进行会计核算及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这种关系是由会计法规确认和调整的,由会计行为所产生的社会联系,是受国家强制力保障的,通过会计信息的生成与使用,调整企业与各方面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并构成了会计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7.
尚尔东 《时代经贸》2010,(4):216-216
公司财务基础工作是确保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的重中之重,如何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堵塞会计漏洞、消除会计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会计错误及舞弊行为,是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防范风险、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的规范,是制约和规范会计从业人员思想和行为的基础和依据。现实中,一些会计从业人员既不注意职业道德的系统研究,也不注意职业道德的严格遵守,严重影响了会计从业人员的形象,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19.
汪寿成  张玲 《经济师》2001,(5):121-121,130
文章通过对中国会计市场现状的分析 ,认为中国会计市场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会计服务的需求者和会计行为不规范 ,会计服务供给者的行为缺乏应有的理性 ,会计市场的游戏规则尚待进一步完善。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谈到会计信息失真,人们就会想到会计人员的造假,想到要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教育他们“不做假帐”、“出污泥而不染”。但会计职业道德不同于思想道德,同思想道德相比,会计职业道德更具有社会性,它是会计从业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在思想和行为上所形成的原则和规范。虽然会计职业道德的遵守具有自觉性,但是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受到了会计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