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绿色发展新时期,低碳与智慧城市、绿色建筑是新时期城乡建设行业发展的核心主题。在中华历史文明的长河中,因传统建筑文明可以衡量城市与建筑文化先进的程度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国人如今引以自豪的历朝历代传承下来的地域性传统建筑,既是我国不同地域多民族建筑文化的载体,也蕴含着我国先民们在农耕时代积淀的建造智慧和经验。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还应该创造代表当今社会发展水平的新的建筑文明。"低碳"、"绿色"应该成为新时期城市与建筑发展的"源"动力,也将是未来城市与建筑的内涵。从新时期建筑方针的思考,到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发展的技术路线等方面,做了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迟金颖 《价值工程》2012,31(13):73-74
全世界都在倡导绿色,城市建筑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转变,而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就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满足了人们的物理需求和精神需求,达到了文化与建筑、科技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东南置业》2007,(7):28-30
建设部副部长仂保兴日前为“绿博会”撰写专稿《推广绿色建筑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文章认为大规模推广绿色建筑的最终目标是以“绿色建筑”为基础进而扩展至“绿色社区”、“绿色城市”,达到促进建筑、人、城市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他指出,为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建设部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膜结构是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的建筑结构,是绿色建筑的最高应用形式之一。绿色能源是利用现代技术开发干净、无污染新能源。绿色能源与“绿色建筑”的结合体现了国际建筑领域的一种发展新趋势。本文通过全程切身参与的实例,缅怀共同奋斗过的人们和岁月。  相似文献   

5.
建筑艺术是建筑师赋予建筑物的灵魂,现代建筑中涌现出好多优秀作品。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法国埃菲尔铁塔和中国国家体育馆鸟巢等,这些建筑都给人类留下了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伴随着人们对绿色世界的追求,"绿色建筑"登上了人类舞台,它倡导节约能源、可循环利用、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用不断进步的现代科技使建筑变的更加人工化、智能化,从而给人们提供更为舒适、方便的生活条件。绿色建筑不仅没有破坏生态平衡,而且还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300亿平方米。而国家又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所以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绿色建筑虽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绿色建筑的实行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阐述绿色建筑的含义、发展趋势及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发展绿色建筑是转变城镇建设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发展绿色建筑产业是创新驱动、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 主要阐明绿色建筑产业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对绿色建筑产业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深入解析,分析了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机遇与市场需求,提出了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总体思路.建议性提出绿色建筑产业的选择原则和参考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实施策略.最后介绍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及产业规划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污染也日益严重,恶劣的生态环境对人的生活环境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更加需要重视绿色建筑的规划和建设.绿色建筑的发展已被国家列为城市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绿色建筑不仅要解决当前城市的问题,还要体现出绿色建筑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并作为实现生态健全、 可持续发展和宜居住城市最基本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绿色建筑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对绿色建筑空间演化规律的研究是制定绿色建筑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对完善生态城市发展和空间规划理论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空间差异性、空间相关性和空间结构及演进特征研究发现:(1)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在不同空间尺度均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呈现明显极化与扩散效益。而小尺度空间分析更能准确揭示其聚集效应和不均衡性特征;(2)绿色建筑的区域差异具有显著的空间变量作用,集聚效应明显,但目前空间正效应尚限于市级空间尺度;(3)绿色建筑空间演化呈现极核加圈层的点轴发展模式,并由经济或行政高能级地区向低能级地区跳跃式扩散,通过聚集点组织各项资源要素,进而通过圈层扩散和轴带功能带动整个区域绿色建筑发展;(4)绿色建筑空间结构在不同尺度上呈现同构现象,但空间结构类型多样,在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以多个极核或亚核为中心的钻石型组团结构,为绿色建筑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2011年9月23日至27日,第二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博览会期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在绿色建筑展区进行了绿色建筑的科普宣传活动。展览内容包含了绿色建筑的概念、评价  相似文献   

10.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构思设计、生产验收、运营维护、拆除回收)实现资源的高效率利用,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可持续建筑物。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提出了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刘晓宁 《价值工程》2011,30(17):67-68
绿色企业文化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必然选择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为企业绿色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绿色文化建设,要求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生态价值观,并依据"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企业绿色管理制度和绿色施工管理制度,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博 《价值工程》2014,(3):108-10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建筑"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本文主要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绿色建筑"。文章主要探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及其相应技术,希望可以使人们对绿色建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申琪玉 《价值工程》2014,(16):126-127
绿色建筑评价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经济性评价。首先,本文总结了绿色建筑经济性的国内外研究趋势,又从绿色建筑的全过程成本、绿色建筑效益评价指标及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指标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绿色建筑经济性评价的内容。该研究可以为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分析提供理论支持,可以更好地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宁华 《价值工程》2010,29(22):77-77
绿色施工是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创建绿色建筑的重要保证,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节能工程的施工控制是整个建筑是否节能的关键。鉴于此,本文对绿色施工的要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家港市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环境优先”两大原则 ,全方位推进建设“绿色港城” ,强调城市化进程要与居住环境改善、强化环境管理以及培养市民保护环境意识相统一 ,经济社会结构调整要与维系人类定居生活及生存权统一 ,有效地提升了城市品位 ,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传统建筑工业的发展模式很大程度是以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保护地球环境,寻求与自然的和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绿色混凝土的诞生,既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又符合了环境保护的要求,是建材工业创新性的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经营,由不顾生态环境的“黑色”粗放型增长,转变为注重节能降耗的“绿色”集约型发展,是企业发展方式的“颜色革命”。绿色经营标志着企业进入了自觉嗄行社会责任的理性发展阶段,其实质是将环境作为重要资产来经营。绿色经营是大势所趋,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新概念。为提高绿色经营能力,企业要转变观念,准确把握市场定位,创新绿色技术,建设绿色文化,打造绿色品牌,积极主动地适应国内国际绿色需求,不断提高绿色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环保作为当前备受关注的主题,不仅关系到自然环境,也涉及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建筑工程也不例外。随着我国建筑施工业的不断发展,逐渐注入环保的理念。文章立足于建筑施工的基本理论,对建筑施工的绿色施工管理进行阐述,向社会宣传绿色环保的建筑施工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