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香港以资源奇缺、人口密度极高的弹丸之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成为亚洲地区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信息中心。江苏经济发展条件的某些方面与香港有相似之处。在饱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之际,进行苏港经济的比较分析,对于借鉴香港发展的体制和管理经验,加强两地间的经贸合作和交流,进一步促进江苏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苏港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经过从转口贸易转为出口导向的经济起飞和现代工业成熟的阶段后,80年代后香港逐步完成了由以轻工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的转变。香港经济的…  相似文献   

2.
工业是香港经济中的基础性产业,它的现在与未来的发展对香港经济的持续增长与社会的长期稳定具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确定香港工业的发展路向,是香港经济在世纪之交迎接挑战的关键,也是现今香港经济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A.深港经济合作的现状已经为建立共同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深圳从设立特区就开始了与香港的合作.经过十七年历程,深港两地已初步形成了连体城市的格局,香港因素在深圳的增长动力、运行机制、政策选取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深圳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在运行机制方面与香港差距最小.l、深港两地产业合作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1996年深圳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为873.71亿元,约占深圳工业总产值的81.8%,其中约六成为港资企业的贡献.1995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共63家,其中23家为深港合资兴办.深圳市  相似文献   

4.
论述香港与内地经济整合的文章,有两个常见的谬误:其一是认为两地整合是香港通缩的主因;其二是认为香港工业和服务业迁移至内地使香港经济“空洞化”。“空洞化”的论点认为,两地整合的初期,香港工业北移,还可发展服务业。一旦连服务业也北移,香港便彻底“空洞化”。在仔细分析后,上述两个论点都站不住脚。两地整合对香港的正面影响,其实远超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述香港与内地经济整合的文章,有两个常见的谬误:其一是认为两地整合是香港通缩的主因;其二是认为香港工业和服务业迁移至内地使香港经济"空洞化"."空洞化"的论点认为,两地整合的初期,香港工业北移,还可发展服务业,一旦连服务业也北移,香港便彻底"空洞化".在仔细分析后,上述两个论点都站不住脚.两地整合对香港的正面影响,其实远超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呼声日高在香港,目前社会上已达成了一个共识:香港工业应朝向高增值、高科技发展。香港多位学者、工业界人士、政府官员都在最近发表了对科技工业发展路向的建议。自1997年10月亚洲金融风暴以来,香港已暴露出经济结构过于依靠金融服务业、房...  相似文献   

7.
论述香港与内地经济整合的文章,有两个常见的谬误:其一是认为两地整合是香港通缩的主因;其二是认为香港工业和服务业迁移至内地使香港经济“空洞化“.“空洞化“的论点认为,两地整合的初期,香港工业北移,还可发展服务业,一旦连服务业也北移,香港便彻底“空洞化“.在仔细分析后,上述两个论点都站不住脚.两地整合对香港的正面影响,其实远超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春新 《发展研究》1997,(5):5-7,23
第三部分:香港经济的未来展望 当前香港存在的经济问题,既有经济发展过程本身出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也有香港处在过渡时期产生的现象,具有特殊性。认识和研究这些共性和特性,对解决香港经济问题至关重要。我们认为,今后解抉:香港经济问题应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今后香港经济的发展路向,应当是实现“两个升级”,即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同时升级换代。具体地说: 第一,进一步加强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升级,使  相似文献   

9.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引发一场重大的工业变革,实际也将推动生活对象化不仅仅局限于虚拟经济领域,而且还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这就形成了无论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到工业管理的理论,还是人们的消费和生产的方式,都发生了颠覆性的革命巨变,从而使基于商品价值属性不仅具有生理需求,更具有心理需求的广义虚拟经济成为经济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亚洲“四小龙”中,香港是唯一不采取工业发展升级策略而保持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地区,其得益于将工业转移到内地.但是,站在竞争的立场上,把工业转移到内地只是延缓而不是取消了工业升级的任务,在香港与广东已形成“前店后厂”合作依赖关系的情况下,这一任务便要由广东与香港共同合作来完成.  相似文献   

11.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呼声日高在香港,目前社会上已达成一个共识:香港工业应朝着高增值、高科技发展。香港多位学者、工业界人士、政府官员都在最近发表了对科技工业发展的建议。自1997年10月亚洲金融风暴以来,香港已暴露出经济结构过于依靠金融服务业、房地产和贸易...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香港凭借它的地理优势,找到了一条比较稳妥的出路——工业北移。香港的工业北移,恰逢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在深圳特区及我国沿海一带广泛实施之时,所以进展十分迅速。目前已有70%的香港大型工厂在内地设有分厂或承揽加工业务。将整个生产过程或某些工序迁到内地的现象遍及香港各个行业。工业北移的大举展开,不仅为香港的经济注入了生机,也对深圳特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北移的成因及现状香港工业的特点是以轻工业为主,轻工业占  相似文献   

13.
战后,香港经济的发展,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每年增长率超过10%,国民收入人平年达4,500美元,为第三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和新加坡。香港的经济主要由工业、贸易、金融、地产建筑、旅游和交通运输六大行业构成。  相似文献   

14.
现代经济的增长是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分不开的。香港现代工业的建立和成长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第一阶段是50年代的劳动密集型时期,其时香港的工业以纺织服装业为主;第二阶段是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的工业多元化时期,此时除纺织服装业外,电子、玩具、塑胶工业开始兴起;第三阶段是从70年代后期开始,香港的工业逐步向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转化,至80年代渐次进入工业电脑化时期。有关资料显示,1991年,香港电子工业的出口值已占全港总出口的25.4%。这就表明,只有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增长,使我们的经济发展始终保持领先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香港的制造业要向高科技、高增值工业转型,将需要从内地输入一大批高新科技人才;而香港老人将会陆续回到毗邻香港的珠江三角洲城镇定居养老。这一信息,是我最近参加香港“民建联”主办的《香港经济21世纪  相似文献   

16.
戴向平 《技术经济》2003,22(3):26-28
<正> 一、不同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特征在工业经济时代,效率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课题,企业管理的典型模式是按职能类型进行分工与合作。  相似文献   

17.
石安  张术琳 《经济论坛》1997,(13):43-43
一、认清形势,探求必然,把握内地与香港经济关系的总趋势香港回归祖国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从经济上看,回归以前的十几年间,内地与香港已逐步形成了经济融合的局面。香港回归,既推动香港经济在更大程度上融于内地经济,又推动内地经济走向国际。这个大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审视。视点之一:从港企内迁到产业升级、腹地扩展、产品高质化。港企大规模内迁是香港经济融于内地的主要特征之一。十几年间,香港在内地开办企业4万多个,雇用工人400多万。港企内迁促进了香港经济的转型,使企业突破地域局限,生产能量急剧…  相似文献   

18.
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已被认为是发展内涵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香港和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的历程显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国民生产总值稳定地增长,还必然要求产业结构的不断成熟.由于香港和经济特区之间的经济高度融合,其产业发展关联紧密,因此二者的产业协作是两地实现工业升级的关键.从目前的形势(主要是东南亚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严峻形势)看来,实现工业升级是回归后的香港和经济特区能否保持长期繁荣的根本所在.因此,对“一国两制”的香港和经济特区的工业协作的研究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张小蕾 《新经济》1995,(4):55-57
香港地域狭小,自然资源又极为匮乏,从工业生产资料到民用生活资料几乎都需进口解决。香港经济对国际市场的这种极端依赖性,使得对外贸易成为带动香港整体经济发展的主导和命脉。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与传统的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有所区别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有哪些基本特征、无疑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1知识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知识经济里的“知识”包括 :科学、技术、能力、管理等等。知识经济作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 ,是源于对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充分理解 ,它进一步很好地把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 ,使知识和科学技术的生产(研究与开发)和传播(教育、培训)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核心。知识经济同工业经济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1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