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针对商业银行的排队现象,本文引入了银行排队问题经济学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调查数据和模拟数据来确定顾客需求曲线和银行供给曲线,并由此计算出了银行与顾客在排队问题上的供需均衡点.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扩张和发展无疑具有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意义。教育除了人所共知的社会职能之外,它所产生的经济方面的连动效应亦不可小视。而如何对教育进行有效的提供也为越来越多经济学所关注。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尖锐,仅靠需求侧的相关政策已经无法阻挡经济下行的趋势。在此情况下,我国政府创造性的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求扩大有效供给,使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因其与西方供给经济学都侧重供给而被一些学者认为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本文旨在从经济背景、理论依据、宏观调控方向方面对中国供给侧改革与西方供给经济学进行分析,找出其差异。  相似文献   

4.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制度的实质就是合同,—个关于组织内个体行为及其后果的合同,而制度的形成是多方博弈的结果。会计制度从广义上说,泛指为界定、确认和保护产权而制定的、引导会计活动的各种法律、规则、准则等,同时按照诺斯的制度定义,会计制度还应该包括约定俗成的惯例、道德准则等等。  相似文献   

5.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经济学研究的两种基本手段.前者是对经济事物本质及其属性的分析;后者是对经济事物进行量的考察.本文试图就定性、定量分析的定义其各自的特点入手,阐述学术研究界关于他们的争论,并分析经济学研究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需要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三十多年之后,增速将规律性地向成熟经济体的水平逐步收敛,但较长时间内仍有重大发展机遇,关键是充分释放制度供给潜力进一步激发活力,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稳步而持续地提升。本文以梳理和考察西方传统供给学派、凯恩斯主义与非凯恩斯主义的学术进展和政策主张的得失为基础,力求把已有的理论经济学认识与原被理解为分支的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的贡献融汇和打通,并面对中国的国情与实践,提出可以洞悉规律和适合中国现代化客观需要的"新供给经济学"理论认识框架,强调以推动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以结构优化为侧重点,着力从供给端入手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有效化解"滞胀"、"中等收入陷阱"等潜在风险,实现中国弥合"二元经济"、趋向现代化的新一轮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与质量提升。作为中国之必然选择的"三步走"赶超战略,需要科学的理论和政策设计予以决策支撑。在"新供给经济学"框架下,作者于现阶段的基本政策主张,是"双创、双化、双减、双扩、双进、双到位",在文中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7.
8.
一、过度教育的涵义。过度教育是指教育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即社会或个人所拥有的教育水平超过了现有工作岗位的需求,从而造成了高学历劳动力的供给过度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劳动力不得不从事低学历者就可完成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政府采购寻租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政府行政权力介入经济活动领域,排斥市场竞争,构成了极具危害的行政垄断。本文运用法经济学的分析思路,通过对行政垄断利弊的评价分析,从行政垄断的成因分析、行政垄断的成本分析和行政垄断的收益分析及行政垄断的社会成本与效益几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