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看信用评级机构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让许多国家认识到现行国际评级体系存在的严重问题。长期以来形成的美国评级模式及由其控制的国际评级体系潜藏着巨大的风险。本文提出在此次危机中需要重新审视信用评级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信用评级监管的调整,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行为,促进信用评级业重新发挥其金融风险防范的功能。我国应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信用评级业改革的经验,加快现有信用评级机构的整合重组和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2.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信用评级业监管的滞后与不足,在此次危机中需要重新审视信用评级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信用评级监管的调整,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行为,促进信用评级业重新发挥其金融风险防范的功能。我国是信用评级发展的新兴国家,信用评级业正在形成的过程中,国外信用评级监管存在的问题给我国以极大的警示,我国应吸取此次教训,建立科学的信用评级监管制度,保障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信用评级行业是我国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具体指出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着信用评级机构数量多、规模小、业务范围狭窄,评级结果的社会影响力较小,核心竞争力不足,信用评级业缺乏独立性和有效的监管体系等问题;并提出发展我国信用评级业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监管体系、完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和评级标准、增强信用评级意识、培养专业评级人才的对策,以此促进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提高公信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核心竞争力,收费经营模式存在缺陷,信用评级机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监管和规范评级机构行业的法律法规滞后等。我国应提高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加速改造目前存在利益冲突的商业模式,建立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从制度上引导内外评级相结合,刺激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信用评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信用评级的认定机构与监管机构混乱,法律体系不健全;评级市场过度竞争,评级机构良莠不齐;国内信用评级市场过度开放,外资对本土评级机构渗透严重等方面。政府应从明确监管机构,构建监管体系;整合现有评级机构,削弱外资股权,加强信用评级本土化、标准化;建立有效的防火墙机制,杜绝违规行为;积极参与国际信用评级事务,推动建立信用评级新秩序等方面入手。构建我国现代化信用评级体系。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问题都是以危机事件为诱导的:危机发生前,监管比较宽松;危机发生后,加强监管。信用评级机构更是以其媒介信息、风险预警、监管等功能倍受监管者的青睐。学界对是否需要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监管的问题存在较多争议。本文以公共利益理论为基础,对信用评级市场进行分析,发现信用评级市场也存在失灵现象,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信用评级市场长期以来存在诸多法律问题.欧盟于2010年12月正式出台针对信用评级机构更为全面的监管规则《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法》.本文建议在吸取欧盟立法的基础上,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加入针对性的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8.
2008年席卷全球的这次金融危机,使国际上对"三大"评级机构产生了质疑,一些新兴的评级力量要求重新构建世界评级体系。与此同时,打破世界评级垄断的呼声也引起了国际上广泛的支持。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也渗透到了我国的评级行业中,对我国的经济金融安全和经济信息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近几年来,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推出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计划,其中包括4万亿投资等,推动了我国企业(包括政府融资平台)直接融资规模,带动了信用评级业务爆发性增长,推动了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民族评级机构如何迎接挑战并能取得胜利,是否能扛起民族品牌信用评级大旗,立足国内,走向世界,还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刻苦敬业。如何在国内评级业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而实现战略规划的目标,是一个有挑战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以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为代表的信用评级机构在现代金融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近年来的几次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却因发放的信用评级不断丧失客观公正而广受质疑本文通过对评级机构的起源、经营、监管和所处市场环境的讨论,对其受质疑行为所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并由此引发出对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信用评级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及内在的利益冲突,因此,仅靠自律及市场机制难以保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及评级质量。本文借鉴欧盟做法,分析了目前我国评级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就构建中国特色的评级业监管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