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前,塘溪镇一度是鄞州区有名的信访大户。自2000年张元华担任该镇专职信访干部后,在基础差、难度大的状况下,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经过不懈努力,不但改变了面貌,而且连续三年被评为鄞州区级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市级文明接待室,越级信访明显下降,区级以上集体上访基本杜绝,为建设“平安塘溪”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前5个月,上访的总量只有20件,  相似文献   

2.
信访是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工作,一方面要打破官僚主义的阻碍,不能对正常的上访群众搞拦、堵、卡、截,保证信访渠道的畅通,保障群众民主权利的实现;另一方面又需要把各种问题解决在基层,尽量减少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和重复上访。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工作》2002,(4):37-37
今年以来,我区群众信访活动较为频繁,呈现以下最新特征:一是全区的信访总量仍呈增长的趋势。1—3月份,全区信访总量同比上升了11.4%。二是信访重心持续大幅上移,越级集体上访呈数倍增长。1—3月份,自治区级信访总量同比增长85.0%,其中,集体访批次、人次的同比增幅分别高达140.0%和259.7%,与此同时,我区群众赴京上访数量也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平昌县是人口大县、财政穷县,社会就业极不充分,群众上访诉求较多,2009年全县排查各类不稳定因素1726件。群众信访是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作为人民公仆的干部,面对矛盾,不应回避。平昌县委、县政府明确解决信访问题思路:逐案甄别,厘清责任,用心解决,专班督办,建档归卷。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市纪委、市监察局和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高新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新区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有所增加,越级访、集体访、群体访有增加趋势,联名信访、匿名信访情况较为普遍,重复上访、多头上访较为突出,异常信访、突击信访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工作》2001,(2):19-19
当前.在农村信访问题中,集中反映的是村级干部与农民群众之间发生的干群矛盾。据统计资料表明,全区信访部门受理的90%以上的农村群众集体访涉及到干群矛盾问题,每百批集体访就有10批是主要反映干部问题的。这类矛盾一般主体范围大,影响面广。后果严重,极易引发群众越级上访。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张兴照 《发展》2010,(8):1-1
近年来,全省信访工作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信访问题的解决,一手抓信访秩序的维护,信访总量、集体上访、进京非正常上访等指标明显下降,群众信访秩序明显好转。在解决问题上,一是建立信访联席会议机制,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实行领导接待、领导包案、领导下访等制度,形成了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二是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8.
画中有话     
《东北之窗》2010,(23):4-5
11月9日,现代快报报道的《上访农民遭强收“信访保证金”》引发强烈反响,江苏省盱眙县桂五镇农民上访,镇政府有关领导将上访人员带回,并逼他们各交300元钱“信访保证金”。近日,记者再次来到盱眙,但政府部门并未给出此事的处理意见,一位县里的干部还反问记者:“300元钱算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古今中外,好名声、爱面子、受人重视,不仅是个体的虚荣心使然,更是执着行事的驱动力。过去我们对信访主体多用理性的利益驱动理解,却很少注重其感性的自重感追求的分析,以至于忽略了信访主体的感情诉求,导致事态的逐步恶化。2005年至2009年,江西省某镇发生信访事件94件,重复访28件,赴省访22件,赴京访5件,基本上都是因自重感缺失而上访,更极端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晓叶 《当代陕西》2011,(4):31-31
上访群众往往弄不清自己所反映的问题该由哪级、哪个部门来处理,漫无目标地四处反映,加之情绪激动,不仅不利于信访案件的快速有效解决,甚至成为不稳定因素,引发新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王晓东 《魅力中国》2013,(22):329-329
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不同于普通信访案件,必须将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法制化轨道,实现依法受理,依法纠错,依法赔偿、依法救助、依法终结,否则会严重影响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我院控申部门主导创建的“一站式服务、无缝隙对接”的联合接访模式,就是改变过去告知来访人员到相关部门办理的引导模式,变为主动联合相关部门现场和上访群众无缝隙对接,一站式联合接访,解决群众诉求问题。一站式服务,  相似文献   

12.
信访制度起源于1951年。信访,从本意上看,包括写信和走访两种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写信的形式有写书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甚至视频对话:走访也有了群众上访和领导下访等多种形式。信访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是与信访机构的诞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20个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  相似文献   

13.
刘日 《乡镇经济》2014,(1):61-63,74
“三审一听”息访制,指因非涉诉事项到政府信访部门上访,“三级审理”程序走完后,上访人仍不服的;因涉诉案件到法院、检察院上访,对法院一、二审判决不服,对申诉案件处理结果仍不服的(三次审理),发挥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职能,人大可牵头进行听证,本着实事求是原则,有错必纠,无错劝上访人息访的制度。  相似文献   

14.
杨民 《魅力中国》2013,(20):355-355
信访制度,作为中国最基本的民意表达制度,是党、政府和法官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但近几年这一民意管道出现一些与新新势不相符的问题。据权威部门的一份资料中显示,近期以来,群众集体访、重复访和赴京访上升幅度大,人数多、规模大、持续时间长、行为激烈。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如何使这一具有优良历史的民意表达制度在法院里再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一、当前法院信访存在的问题1.信访工作内容较为复杂。诸如企业改制、劳动及社会保障问题、“三农”问题、城镇拆迁安置问题和基层机构改革中的问题等情况单靠法院部门较难解决。2.信访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畅。目前,越级上访和进京上访的人员已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徐丹丹 《魅力中国》2010,(3):324-325
中国的信访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一部分。但近些年来,信访制度却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信访制度中存在的弊病也显露出来。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信访制度及信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对这些弊端——指出并加以仔细的描述。在论述弊端的基础上,本文还对信访制度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吴利军 《发展》2010,(6):115-115
信访是不同阶层群众表达利益诉求的主要渠道,在社会利益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诸多社会矛盾通过信访这个窗口得到充分显现。近年来基层信访问题比较突出,如何正确对待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本文分析近年来上访的演变态势及其原因,寻找对策,以期对构建和谐社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东北之窗》2011,(17):38-38
日前,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在调研途中接待上访群众时说,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开展的“三访”活动很好、很及时,接待了不少群众,促进了信访问题的解决。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认识全省开展“三访”活动的重要意义,领导干部要亲自接访,亲自包案、办案,办群众的事,  相似文献   

18.
正镜头一:"我对这个结果感到满意,愿意在协议书上签字,我不再上访",这是在福建漳平市首次召开信访事项听证会上信访人黄某标说。2013年10月29日,漳平市就信访人黄某标因漳永高速公路A8段土地征用问题进行听证。听证会由副市长朱彩泰主持,组织了信访人、信访事项承办单位及11名听证人员、8名听证监督员、23名旁听群众参加会议,按照"信访  相似文献   

19.
《宁波通讯》2006,(3):I0004-I0004
近年来,宁海县人民法院在县委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公正执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以提高司法能力为目标,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人民满意为宗旨,服务大局抓审判,司法为民求实效,以人为本强队伍,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切实履行审判职能,认真开展“司法公正树形象”等教育活动。积极创建以院领导接待日、重大信访案件听证、院长督办等为内容的涉诉信访工作长效机制。2005年,全年共处理群众来信483件,接待来访1162次,信访量呈连年下降的趋势,被评为省级处理涉法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加大培训力度,以“创三优”等活动为载体,着力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司法能力。加强廉政建设,层层签订“‘一岗双责’、‘廉政建设’”责任状,开展了“兴廉政之风,建文明家庭”的中层干部家属座谈等系列活动。全面落实了司法为民举措,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告状难、申诉难的问题。2005年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6926件,办结6974件,同比分别上升8.68%,11.33%;未结157件,  相似文献   

20.
舍予  张曦 《中国报道》2010,(3):48-49
建立责权明确的信访机构 目前,信访制度的运行始终难脱“应对”性质,带有“权宜”特征。尽管信访机构比比皆是,但在此制度下所取得的信访成效却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