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认为,内部审计尽管已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技术融入审计方法,但在整体化风险管理方式下,其面临着委托责任更大、专业要求更高、审计技术和方法落后等新的挑战。因此,内部审计还需在风险理念培育、审计目标起点改进、风险数据库与风险信息系统的建立、企业危机预警管理系统的构建以及风险专业判断能力提高等方面作出创新,以适应整体化风险管理这一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整体化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分析了整体化风险管理的优势及企业内部审计随之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创新内部审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内部审计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而风险管理则是内部审计的一项新的内容和新的领域。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内部审计是近年来在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几个概念,从发展趋势来看,内部审计不仅越来越关注风险,同时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更强调确认经营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理,内部审计的建议更加强调风险规避、风险转移和风险控制,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提高组织整体管理的效果和效率。笔者在此结合内部审计工作来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各国吸取危机教训,强化内部审计部门在银行风险管理、资本管理及流动性管理等多方面的职能作用,力求促使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做到以风险为导向并对银行各业务条线进行全覆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审计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无法满足新的监管规则的要求,也无法通过有效的内部审计彻底防范控制风险。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在其独立性、内部审计文化、人员素养、审计技术等多个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5.
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已经在理论和实务中体现了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面对企业加强风险管理的需要,作为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如何将审计方法由传统的合规性审计转向以加强和改善组织风险管理为目标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提高审计部门在企业风险防范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我们必须解答的一个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6.
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以风险为导向的思想应用于内部审计,称之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具体实践中,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风险导向审计业务时与企业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存在紧密的联系,如何与其协调、配合关系着整个审计业务的效率和效果.文章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和企业风险管理的概念入手,分析了风险导向审计和企业风险管理的联系,阐述了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风险导向审计业务时如何与风险管理职能部门进行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7.
加大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是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的重要保障。本文对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动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了水电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面临日趋复杂的经营环境,日益重视风险管理的新形势下,以其在风险管理中的独特优势以及自身职业发展、防范审计风险的需要,开展风险管理审计成为必然。内部审计通过推动企业开展风险管理,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咨询、确认服务以及基于风险评估开展具体审计项目等途径开展风险管理审计。企业应从加强内部审计领导、健全风险管控体系,大力培训审计人员等方面为内部审计开展风险管理审计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彭兰香 《财会月刊》2008,(12):57-58
加大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是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的重要保障。本文对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动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的发展,内部审计方法已从账项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发展到以风险管理为标志的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以组织的目标和风险为焦点,以审计风险的分析、评价和控制为重点,以内部控制结构分析为起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效益性等特点。因此,尽快有组织地推广风险导向审计,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管理保证机制,已成为各单位切实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水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内部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特殊性、隐蔽性、持久性和可控性特征,其形成原因包括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要防范内部审计风险,需要从提高内审人员综合素质、更新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改善微观环境和完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五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吴舒 《价值工程》2008,27(2):156-159
内部控制与审计中都存在的风险理念将两者紧密联系,内部控制风险理念支持审计风险理念的发展。由于公允价值审计特殊的审计风险来源,公允价值审计对内部控制的需求更加强烈。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内部控制满足这种需求。  相似文献   

13.
内部审计活动评价具有改进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体系的功能。调查发现,浙江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未能实现。本文认为,应积极在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推进公司治理结构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战略决策审计、人力资源审计等,以填补我国企业审计研究与实践的空白。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特地位与专业优势,决定了其在风险评估和控制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代表了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除了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更关注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性,在促进企业完善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在工作范式,还是在风险观和服务内容方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均体现了不同于以往传统内部审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许多大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开始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评估与监督,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安全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结合正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客观需要和追求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论述了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必然性、途径及促进我国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内部审计模式经历了控制基础审计、流程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风险管理基础审计等发展阶段。本文认为,追溯内部审计模式的历史演进,分析各类审计模式的产生背景,寻求推动其发展的动因,对于我国内部审计模式的跨越式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以及风险管理在动态中不断适应企业的发展,促使企业内生出减少财务舞弊以及公司治理失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本文引入了风险管理审计制度。这种制度通过评价、鉴证、咨询和报告来促使企业形成自我纠正、自我完善、不断提升的公司治理循环,也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内部审计是强化单位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工作绩效、增强部门自我约束机制的需要,是促进单位内部科学、高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当前,国家审计部门进行的事后审计及部分单位进行的事中审计已不能对单位的经营活动作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价,远远不能满足各阶层对单位信息的需要,不能够及时对单位的经营管理行为给予监督和控制,造成很多损失浪费。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事前监督的职能,促进单位改善经营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重要的风险防范系统,但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许多缺陷,表现在所有权、决策经营权和监督权的制衡问题、决策权与经营权制衡问题、内部审计体制问题、内部操作规程问题和财务(会计)的控制问题。本文认为,以董事会和管理层为主导的公司治理模式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制度不能充分保障所有产权人的利益,难以有效防范风险,企业应加强监事会的作用,改造独立董事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