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以及财政部《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精神,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组建新联通。新联通重组后将拥有1.3亿的移动电话用户,1.2亿的固话用户,资产总额将达到3400亿元。 尽管新联通通过重组在资产总额、业务种类、用户规模等方面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但仍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传统渠道方面,更是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要想在与实力对比悬殊的竞争中觅粥生存与发腰的空间,新联邋应在营销渠道方面积极创新,大力发展电子渠道,采取低成本竞争战略与中国移动等进行新一轮的较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短期利好,长期利空 估计最不期待第三次重组的运营商莫过于中国移动了,显然,重组拖得越久,对中国移动的业务发展越有利。不过此次重组,中国移动以近乎零的代价将中国铁通收入旗下,这已大大好于多数移动员工的预期。  相似文献   

3.
王如 《中国电信业》2008,(11):41-43
新一轮的并购和重组,对各个运营商都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全业务经营后,如何调整和优化渠道结构适应新的形势,是每个运营商极为关注的问题。为此,中国电信集团针对政企客户、家庭客户和个人客户,成立相应的客户群部门,以适应“聚集客户的差异化服务”战略。然而,在广阔的农村,在这个占据中国移动60%以上新增用户的巨大市场,中国电信的渠道应采用何种策略以适应全业务经营后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的并购和重组,对各个运营商都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全业务经营后,如何调整和优化渠道结构以适应新的形势,是各个运营商极为关注的问题。为此,中国电信集团针对政企客户、家庭客户和个人客户成立了相应的客户群部门,以适应“聚集客户的差异化服务”战略。然而,在广阔的农村,在这个占据中国移动60%以上新增用户的巨大市场,中国电信应采取何种渠道战略,以适应全业务运营后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移动在过去10年中引领了国内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网络、服务、品牌三大核心竞争力成为中国移动战胜对手并取得市场认可的关键因素。随着电信重组改革以及3G牌照的发放,中国移动的这三大优势已经不如过去明显。以网络为例,随着中国电信不断完善CDMA网络,在绝大多数地区CDMA网络质量丝毫不逊色于中国移动,有些地方中国电信的网络覆盖还强于中国移动。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信业》2009,(4):79-79
3月11日,中国移动中标商务部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流通企业项目。中国移动将在网络渠道、信息资源、服务水平等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推动家电下乡项目,并积极开展“信息下乡”活动。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一轮电信重组和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全业务经营成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包括中国铁通)、中国联通三家全业务运营商的核心竞争手段。由于中国移动与目前独立运营的中国铁通的特殊重组形式和目前新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发放方式,中国移动与中国铁通携手开展全业务经营的形式相比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同,推动“固网业务+移动业务”的协同发展模式成为中国移动和中国铁通开展全业务经营的必要模式,也是在当前形势下中国铁通参与中国移动3G时代全业务竞争的必然要求和唯一手段。如何推动中国铁通与中国移动的协同发展等问题成为当前两个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信重组方案明确发出中国移动运营TD-SCDMA的信号,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移动的TD-SCDMA布局明显驶入快车道,启动了第二批TD-SCDMA共约10万部手机和数据卡的终端采购,在央视新闻联播后的黄金时段也投放了TD-SCDMA广告。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出席股东大会时对媒体说:“TD-SCDMA是3G的三个主要国际技术标准之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移动将发展TD-SCDMA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信业》2008,(7):80-80
中国移动地震灾区移动通信渠道重建计划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目前,渠道建设所需设计工作已完成,物资预计下月到达灾区,将逐步兑现“移动通信服务网点要保证覆盖到乡镇一级”的承诺。  相似文献   

10.
面对重组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格局,三大运营商将会在各个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而具有战略意义的集团客户市场必然是竞争的焦点。中国移动在大众客户市场占据相对垄断的地位,但作为集团客户市场的新进入者.与竞争对手相比,处于较为不利的竞争地位。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移动于2010年3月18日公布的2009年财务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移动营业额为4521亿元.比上年增长9.8%,净利润达1152亿元.比上年增长2.3%,客户总数超过5.22亿.比上年增长14.2%。从中国移动披露的数据来看,尽管受到宏观经济形势、通信行业重组、语音资费下滑、增长空间趋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朱珠 《邮政研究》2019,35(6):12-14
以北京邮政为例,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消费者定性、定量调查,对邮政网点实体渠道进行重新分类和能效评估,并提出分类施策、打造针对性实体渠道服务场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立足客户服务 实现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7年年初中国移动八项服务承诺推出以来,3100万新客户签订了新版入网协议,处理垃圾短信18万条,通过电子渠道进行业务查询办理次数达到4.5亿。这一贯穿全年的活动,使中国移动全体员工都真正地投入到追求“客户满意”中来。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电信体制改革 方案,重组后的中国电信业主体运营商将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电信)、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铁通以及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卫通)。至此,中国电信业由原来的“七雄”并立演变为“5+1”格局。此次电信重组是电信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将对电信市场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市场格局短期变化不大,长期重新洗牌 电信重组方案虽然已经出台,但是重组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要花时间完成内部整合,并且由于本地网的问题,双方进入对方的领地还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23日,值得所有电信从业人员记住的日子。这一天,我国电信行业的第三次重组终于拉开了序幕: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包括资产和用户),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相比以往,这次重组牵涉范围更广,重组过程更为复杂,而且带给电信人太多的未知:比如重组后的市场及监管走向是怎样的?有效竞争如何实现?全业务运营如何进行?等等。答案迫切需要。 本刊秉承服务之宗旨,长期致力于通过杂志平台为政府工作和企业发展提供指导借鉴,此次面对重组带来的新问题,特从第7期开始,专设“重组·出路·前途”栏目,希望借此让政府和企业找到解惑之道。  相似文献   

16.
经过1998、1999两年的邮电分营、电信重组 ,邮电企业的改革重组工作已基本结束 ,中国邮政、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卫星已经以企业法人的姿态独立运营 ,企业架构基本形成 ,下一步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艰巨的任务就是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 ,在市场开发、企业管理、资金运作、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与国际接轨 ,全面迎接加入WTO后来自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挑战。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 ,一张白纸 ,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重组后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已经和正在组建成集团性公司 ,中国邮政也要逐步地实行政企分开 ,公司化经营 ,也就是说通…  相似文献   

17.
已经被业界反复炒作的电信重组方案终于尘埃落定,结果基本同民间的“预测”一致,中国电信市场进入了全业务竞争的新三国时代。实际上,此次电信重组方案的公布仅是我国电信业改革的序幕,事态的发展依然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被牌照所束缚的固网运营商终于可以放手竞争了,三大运营商是否在全业务上全面接火呢?随着电信重组方案明确发出中国移动运营TD-SCDMA的信号,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移动的TD-SCDMA布局明显驶入快车道,启动了第二批TD-SCDMA共约10万部手机和数据卡的终端采购,在央视新闻联播后的黄金时段也投放了TD-SCDMA广告。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电信企业重组及2009年1月7日3G牌照发放,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全业务经营的3G时代。当前,在我国移动市场竞争中,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竞争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电信重组,市场竞争加剧。如何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不断实现优秀向卓越的迈进,是中国移动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国移动江西上饶分公司(简称“上饶移动”)从整个通信产业发展的高度和行业发展的特点出发,认识到创新对于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性,创造性地建立了基于虚拟组织和面向员工的“谷地”创新机制,并实现了有效的运作管理。  相似文献   

20.
重组后,电信市场的竞争将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资产重组阶段。这一阶段三家运营商将对各自拥有的新资产进行整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整合任务最重,但机会也最多,而中国移动的内部资源变化相对最小。二是全业务阶段。各运营商将按全业务运营需要,重新调整网络结构,建立全业务生产平台,开发全业务产品,在具备全业务运营能力后开展全业务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