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新的一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经济是否依然会保持快速成长?我国经济和产业下一步发展方向会是什么?企业将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刘世锦,希望对企业家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真正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国际竞争会怎么样?国际市场会怎么样?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的企业在不同地区会是什么一种发展趋势,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呢?  相似文献   

3.
向松祚 《英才》2013,(10):75-75
债务与GDP之比本身并不会导致系统性金融危机。中国是否会发生大规模系统性金融危机?原则上,该问题只有两个答案。一是会;二是不会。如果答案是前者,理由是什么?危机会以什么方式爆发?爆发点或关键环节在哪里?如何防止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如果答案是后者,理由又是什么?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答案,都要求我们深入分析中国金融组织体系和  相似文献   

4.
苏灿 《新前程》2009,(2):88-89
钉钉子,为什么总是会锤到自己的手?为什么会有风?相信吗,竟然有一群人自成固定圈子每天讨论诸如此类的刁钻古怪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颐 《中国企业家》1999,(11):76-76
白天出席商务会议穿什么颜色的西装?配哪种衬衣和领带?还有裤子和鞋子的搭配是否协调?与客户谈话要注意哪些细节?注意讲话速度不要太快,双手不要挥来挥去。如果是站着,或是走来走去,一只手插在裤兜里还是双手交叉在胸前?会不会显得太傲慢?也许手中拿一支笔会更好。如果是坐着谈,双腿如何摆放?架起二郎腿是不是不礼貌?晚宴要准备何种套装?需要燕尾服和黑领结吗?喷洒哪个牌子的香水?  相似文献   

6.
最高法院近日出台的一条人性化的司法解释,招来许多争议,人性化司法解释会无意中抬高买房门槛吗?恶意拖欠房贷会令银行无计可施吗?房贷矛盾凸显对开发商销售会有影响吗?这一系列问题引来业界的关注,业内人士究竟怎样看待高法的新规呢?本刊就此采访了律师、银行、开发商、中介机构等相关人士。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一个教师对当前教育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想起这两位中学老师时,刘承伦愣住了:有多少学生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想起他?会记得哪一节他上过的课?他说过的哪一句话能让他们终身受用?  相似文献   

8.
《秘书》2008,(10)
提问:1.你与同事的关系融洽吗?2.你会因为学历等条件而产生优越感吗?3.如果你是一位新秘书,遇到这样的情况会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9.
丛一 《中国质量》2010,(5):29-30
如果一个打工者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拿到的薪水不足以糊口,更难以维持一家老小的一日三餐,那么结果会是什么?问题出在哪儿?政府应该怎么办?其他人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0.
褚雪菲 《数据》2004,(1):56-57
经过了非典肆虐的2003年,百姓会如何度过2004年春节?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是否会有新的变化?过去一年的哪些事件给人们留下了最深的记忆?朝阳区统计局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利用城乡居民快速调查网对全区174户居民进行了访问.  相似文献   

11.
一面是民间资金泛滥,一面又是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矛盾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当前中小企业为什么会陷入生存危机?不同的企业,答案会稍有不同,但被排在第一位的原因都是——融资难。  相似文献   

12.
中国空调业一片“腥风血雨”。严重的供大于求以及惨烈的价格大战,已使中国空调业走近了生死线,行业危机已一触即发。为了争夺生存的最后一根稻草,大大小小的空调企业又走上一条你死我活的厮杀之路。中国空调业会否全线崩盘?会否重演中国彩电业旧剧?拯救中国空调业的灵丹妙药何在?  相似文献   

13.
疾慢如仇     
“疾慢如仇”对三一来说不仅仅是一句标语口号,它深深地影响着三一的经营发展模式。三一为什么会有年均80%的发展速度?三一为何不打价格战?三一重工赊销的经营思路又是如何形成的?追求高速扩张会不会陷入多元化的泥潭?  相似文献   

14.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对“计量”二字的认识大多局限在生活的范围内:500毫升一瓶的牛奶够量吗?家里的电能表怎么走得这么快?对于比较“讲究”的人来说,也许会注意到面包里的微量元素的量准确吗,今天空气质量的各项指标是否有利于我的户外活动?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医院里的激光治疗仪经过计量校准了吗?它会不会伤害到我的正常组织器官?未经校准的胎心测量仪是否使宝宝还未出生就在母体内经历了一  相似文献   

15.
7月18日京城某大众报纸报道了一篇“新页奥迪车缘何故障频繁”,联想到早些时候“砸大奔”的事件,这会不会发展成又一个砸车事件?对于奥迪会不会演变成信誉危机呢?作为一汽奥迪的公关公司,罗德公关公司是否会面临一个新的“危机”案子?“我认为这  相似文献   

16.
10月29日,央行终于做出了决定,存贷款利率上调0.27%,这是近9年来央行首次加息。虽然幅度不大,但是出台时间恰好是国家土地政策变化和关于房地产泡沫议论正盛之时,这无疑使全社会又一次聚焦于房地产行业,人们不禁会问,这次央行加息对持续看涨的中国房地产影响到底如何?房价会涨还是会跌?由加息带来的开发成本增加,购房成本增加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哪些影响呢?  相似文献   

17.
声音     
一年以前人们问我,奥运会以后中国经济会不会衰退?股市过热的情况会不会崩溃?楼市会不会崩盘等等,那个时候我还不是很确定,我不知道经济的波动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周期。但是在今天,在经过了这些调整之后,我现在确实比较有信,已地说,奥运会以后没有  相似文献   

18.
朱玥 《英才》2013,(5):64-65
银行的投行部未来会以独立姿态占据金融市场的一席,还是在银行体系内继续拱大?中国的金融混业又会复制西方金融的诸种悲剧吗?息差时代行将渐去,大如"恐龙"的银行会一夜倒闭吗?大的好处其实也显而易见,可以"跨界",可以"无所不能"。就如同国泰君安董事长万建华对《英才》记者喟叹:"银行都设了投行部,怎么不给券商一个商业银行部做做?"现在,即使在一个羸弱的市况,银行的投行业务也会保持一副丰腴诱人的品相。从商业银行对于投行  相似文献   

19.
曹洪燕 《数据》2012,(4):62-63
“人生总有许多巧合,两条平行线也可能会有交汇的一天;人生总有许多意外,握在手里面的风筝也会突然断了线.”对于每个人来说,未来充满的各种可能性又让人心中充满了期待:今天出门会不会错开早高峰?明天会不会下雨?……每天每时每刻,选择成为重复上演的固定剧目.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站在未来的十字路口,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20.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对“计量”二字的认识大多局限在生活的范围内:500毫升一瓶的牛奶够量吗?家里的电能表怎么走得这么快?对于比较“讲究”的人来说,也许会注意到面包里的微量元素的量准确吗,今天空气质量的各项指标是否有利于我的户外活动?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医院里的激光治疗仪经过计量校准了吗?它会不会伤害到我的正常组织器官?未经校准的胎心测量仪是否使宝宝还未出生就在母体内经历了一次难以承受的振荡伤害?更很少有人会注意到,由于我们对计量的忽视,或因计量水平不过关,导致了我国出口的多少工农业产品被退回或就地销毁,多少工人、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付之东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