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立 《活力》2009,(25):129-129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本文从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对策两个方面对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如何正确的利用网络,加强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已经成为青年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学业有成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论述了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缺失造成的危害,从三个方面提出了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职学校忽视时学生进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会导致中职生网上行为失德与违法现象的发生.开展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是当前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职学校忽视对学生进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会导致中职生网上行为失德与违法现象的发生。开展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是当前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以及教育者应采取的相关措施等几方面对网络道德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提供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非理性因素的科学基础。基于非理性因素的科学性,我们认清了其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的存在意义和必要性。同时,优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需要理性对待受教主体的非理性因素,这是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贺晓宇  郭立巍  王珩  姚尧 《活力》2006,(5):152-152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崛起和迅速普及,一种新的全球性的社会组织形式——“网络社会”正在形成。与这种“虚拟社会”相对应的社会道德体系——“网络道德”,对传统社会的道德观念、价值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对作为互联网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网络道德教育。所谓网络道德教育,就是一定社会或阶级为使人们接受和遵循网络道德规范体系的要求,并按其价值标准处世做人、塑造人的品德而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相对于传统道德教育而言,网络道德教育有着自身独特的原则、内容和方法。考察和研究网络道德教育。不仅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自律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8.
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起点.在大学诚信文化建设中,只有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和基本文明做起,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把诚信的道德教育和德育目标相结合,才能为培养学生远大理想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也才能更好地实现新世纪的道德目标.  相似文献   

9.
创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式,已成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新课题。本文从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出发,结合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实践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1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指的是道德教育、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培养,目的是塑造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使他们能够以健康的姿态走上社会,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素质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我国传统教育中,道德教育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1.
骆芳 《价值工程》2014,(14):226-227
网络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校园学习、生活和交往的环境,对在校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像一把"双刃剑",它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网络道德教育的新课题。关注网络道德教育,探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新对策,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已经成为网上最活跃的群体.网络在拓展大学生的生活空间的同时,引发的网络道德的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对于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做出了分析.笔者针对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新形势,网络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对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大学生网络道德迷失的表现以及在新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科技伦理的视角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提出重视高职院校的舆论演染,营造积极的网络德育环境;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言行,塑造大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情感,塑造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等实践路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实施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正面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主体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5.
吕思杨 《活力》2009,(11):77-77
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起点。在大学诚信文化建设中,只有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和基本文明做起.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把诚信的道德教育和德育目标相结合,才能为培养学生远大理想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也才能更好地实现新世纪的道德目标。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道德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性,这种理性的培养无法由高校德育课程单独完成。西方经济学作为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正确引导,让学生通过经济学的学习建立道德理性将使道德教育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校始终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各项工作.当前,高校不仅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而且承担着对社会人员及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任务.在高校中推动党建工作和网络思政工作协同发展是高校坚持党的领导的外在体现.本文从从严治党的视角下分析了加强高校学生党建推动网络思政工作体系建设的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存在价值标准不明确、善恶标准模糊、诚信难以把握、感恩意识缺失和责任心淡薄等道德困惑,其原因主要是社会环境的影响、道德教育的重视不够以及网络的影响。以此,急需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道德问题,提高大学生理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  相似文献   

19.
王霞 《企业导报》2012,(19):238
青少年时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首先道德教育教师应具备应用素质,找到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切入点,进行感恩式教育,国家机关要完善网络管理机制,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正确引导他们形成高尚的品想品德。  相似文献   

20.
田磊 《企业研究》2011,(10):180-180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网络道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文章在分析网络给大学生带来危害的基础上,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