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一般卫星导航系统只是告诉你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让你自己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之外,还可以将你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使你想告知的其他人获知你的情况。把短信和导航结合,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独特发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说。随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下称"北斗")开始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持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试运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西安2015.5年会简介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China Satellite Navigation Conference,CSNC)是一个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加强学术创新,促进卫星导航系统的合作与交流;加强技术创新,促进卫星导航系统的工程建设;加强理论创新,促进卫星导航理论进步;加强应用创新,促进卫星导航产业的科学发展。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将于2015年5月在中国西安召开,涵盖学术交流、高端论坛、展览展示和科学普及等内容,欢迎国内外广大科技工  相似文献   

3.
正卫星导航系统是人类第一个覆盖全球、服务全球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它在科学技术上的创新,开放共享的理念,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把世界各国的政府、专家、企业和用户密切联系在一起。中国作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供应商,致力于满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致力于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卫星导航系统合作,与世界各国进行应用推广与产业化合作。从而使  相似文献   

4.
<正>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并长远发展的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我国要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维护我国信息安全的根本命脉,能否更加精准定位,引起业内专家学者的思考。就目前全球的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还是中国的北斗而言,也都只能提供室外定位服务,难以在室内进行定位。而现有室内定位技术WLAN、UWB等系统存在成本高、运维难等缺陷,不利于向广域推广,使许多诸如大型建筑精细化管理、场  相似文献   

5.
北斗守国门百姓得实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12月27日正式发布的英文名称为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缩写为BDS。该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标准时间信号发播)服务。有了GPS(全球定位系统)为什么还要建立北斗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下称"北斗")  相似文献   

6.
卫星导航产业是继互联网、移动通信之后发展最快的新兴信息产业之一,国家大力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规模化应用。青岛市作为国家重要的海军城和经济中心城市,具备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应加快发展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力争成为北斗导航产业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7.
<正>提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欧盟伽利略(Galileo)。然而,随着中国科技的悄然崛起,中国北斗(Beidou/COMPASS)卫星导航系统也成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的重要力量。2007年4月14日,我国第一颗北斗中轨卫星(BD-M1)发射成功,标志着世界第四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进入实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十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导航卫星,也是中国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  相似文献   

9.
李红梅 《东北之窗》2010,(13):37-39
6月7日18时30分.中国第4颗北斗导航卫星准确进入地球静止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中国成功发射北斗导航卫星引起了关、俄、英、法等国媒体的极大关注,赞叹声、质疑声不绝于耳。那么,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底有多牛?会对美国的GPS形成怎样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约14分钟后,星箭分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次我国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建设计划的一颗卫星,飞行在高度为21500千米的中圆轨道。这颗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新的发展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11.
正谈到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及应用,就不能不提到刘经南院士。他是中国提出分布式广域差分技术的第一人,在GPS技术领域的研究中创造了数个第一: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个卫星定位商品化的"GPS快速静态定位软件";提出了GPS网随机模型质量控制概念、有关理论和处理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大规模、高精度GpS网整体平差工程的一系列理论与实际问题;负责我国第一个GPS永久跟踪站(武汉)的建立、长年运行和维护,提出了一套永久站的技术标准。本  相似文献   

12.
天作棋盘星作子,全陵博弈北斗星。面对全球卫星导航领域的四强争雄,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筹谋布局,于2011年12月27日宣布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试运行服务,这一消息让世界瞩目的同时,也让更多的目光投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领域,投向南京高新区。2011年9月,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地正式落户南京高新区。一时间,众多北斗民用生产商云集这里,如在精密授时方面对北斗产品  相似文献   

13.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4,10(6):108-109
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于2014年5月21日在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和卫星导航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围绕着“北斗应用——创新融合共享”主题,通过学术交流、高端论坛、展览展示和科学普及等一系列活动,分享学术研究前沿资讯,展示卫星导航应用最新成果,探讨卫星导航应用服务模式,共谋卫星导航产业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今汽车卫星导航仪已成为每个汽车爱好者所青睐的产品.汽车卫星导航仪除了具有接受卫星信号,以图形和声音指引行车路线这一基本功能外,还附有报道交通状况的综合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因而更具实用性.如今在先进国家作为标准装备而备有汽车导航系统的高档轿车已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目前正处于大力发展期,并且即将进入快速成长期,其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经济社会效益巨大。滨海新区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领域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为抓住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机遇,建议新区:将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纳入"智慧滨海"建设内容,加大产业政策支持,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通过组织应用示范、引企引智引资,促进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主要大国和国家集团不惜巨资发展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美俄已经建成,欧洲也即将组建他们自己的系统。我国已发射的区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解决了自主系统的有无问题,但它是一个投资很少的初级区域性卫星定位系统,尚不能满足今后我国军民对卫星导航系统的进一步要求。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为了迎接21世纪科学的挑战,实施科教兴国,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社会经济和工业高科技发展,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新一代性能更高的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7.
正卫星对于大多数普通中国人来说充满神秘感。从当初的"最高机密",到今日面向民用进行市场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艰辛与荣耀。近日,《高科技与产业化》记者专访了北斗计划最初的参与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卫星之父"的科学家孙家栋院士。围绕这个宏大的航天计划,这位精神矍铄,思维清晰的八旬老者,作为亲历者、见证人向我们讲述了北斗系统建设的发展历程,解析了它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应用价值,以及它将面对的美好又颇具挑战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正精确定位导航是人类从古至今不断追求的梦想之一。从中国古代的罗盘到如今美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伽利略",再到中国的"北斗"系统,有无数人曾经为之奋斗。2012年12月27日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覆盖亚太地区的无源定位和授时服务。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积累,在导航系统的核心技术、终端研制以及应用推广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逐步拓展到交通运输、气象、渔业、林业、电信、水利、测绘等应用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  相似文献   

19.
正芯片是卫星导航应用的最核心部件。随着55纳米(nm)芯片的推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芯片研发取得了长足进展。作为一家专注于卫星导航及卫星通信集成电路核心芯片、模块、终端解决方案研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由广东软件科学园、深圳同洲电子、东莞电研院共同投资于2008年成立。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泰斗微电子)瞄准国家北斗卫星产业的契机,立项参与了北斗产业规划,开始研发北斗导航芯片,确定车载应用芯片为公司发展的大方向。2009年底推出国内第一款北斗导航SOC基带芯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直升机平台上北斗救生信标机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通信和定位,应急时地面指挥中心根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信息和救生信标机发射的救生信号对直升机应急地点进行范围锁定,从而能更快地进行搜索和救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