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活动展示     
中外运敦豪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于1986年12月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合资双方为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和敦豪国际航空快递公司,双方各占一半股权。合资公司将敦豪做为国际快递业领导者的丰富经验和中国外运集团总公司在中国外贸运输市场的经营优势成功地结合在一起,为中国各主要城市提供航空快递服务。自公司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的经济迅速增长,中外运敦豪亦创下骄人业绩,公司业务年平均增长率为40%,营业额跃升60倍之多。目前,中外运敦豪已在中国  相似文献   

2.
《国际市场》2007,(10):76-77
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快递和物流企业DHL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作为中国市场第一家合资快递公司.中外运敦豪成立21年来一直致力于通过完善的网络覆盖.先进的科技应用以及优质的服务来引领中国快递和物流市场进步.推动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DHL1980年进入中国市场,并于1986年成功组建了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2003年8月11日,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在北京隆重举行DHL品牌整合发布会,正式启用企业全新标识。新标识的启用标志着在全球化战略之下,德国邮政全球网络将敦豪环球快递、丹沙、德国邮政欧洲快递整合为统一的DHL品牌进行经营,DHL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快递与物流公司,此次DHL的全面整合不仅为全球物流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更将通过中外运敦豪已经建立的强大网络有力推动中国快递与物流产业的发展。整合统一后的确DHL,将为客户提供更大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整体网络化布局开辟中国快递市场整体网络化布局是国际快递公司进入国内快递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大优势。浅析中外运敦豪在整体网络化布局方面的模式,可以为国内快递公司提供更好的借鉴,为享受快递服务的企业带来更大的便利。2003年,中外运敦豪宣布了2亿美元的投资计划,揭开了国际快递公司投资中国热潮的  相似文献   

5.
DHL一诺千金     
2006年4月17日,全球领先的快递和物流公司 DHL 在其中国合资公司中外运敦豪迎来成立20周年之际,隆重发布了“DHL 中国优先”战略。通过加大投资、进一步提升 DHL 在中国的作业能力,“DHL 中国优先”战略充分显示出 DHL 促进中国快递物流市场快速成长、大力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承诺。为此,DHL 母公司德国邮政全球网络主席崇文礼博士(Dr KlausZumwinkel)专程来华以示庆贺,宣布上述重要战略,并与中外运集团董事长  相似文献   

6.
中外运的变身计划让结发20年的“瓷婚夫妻“痒了 4月17日,北京,全球快递、洲际运输和航空货运的领先者,敦豪(DHL)母公司德国邮政全球网络主席崇文礼,与中外运集团新任董事长苗耕书一起为双方的合资公司——中外运敦豪成立20周年的纪念标识揭幕。双方决定今年再投资约2400万美元,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建一座逾4万平方米的中外运敦豪大厦,作为合资公司的“瓷婚”纪念。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国内国际快递服务市场一直是风云涌动。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跨国公司无不将中国作为战略目标之重点,快运快递企业别无选择地将加入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中。按照入世承诺,2005年我国快递市场将要全面对外开放,面对必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如何发展、乃至如何生存,是我国快运快递业内人士关心的焦点。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递有限公司、中外运-欧西爱斯国际快递有限公司、民航快递有限责任公司这三家在业界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几年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物流快递行业也得打了迅猛的提升。与国际上规模较大较成熟的速递公司,即联邦快递(FEDEX)、中外运敦豪(DHL)、荷兰天地快运(TNT)等公司相比,顺丰快递作为国内新兴起步的速递品牌,有着自己的战略优势,同时也有在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常力轩 《市场周刊》2004,(20):13-13
根据中国的政策规定,外资快递巨头只允许开展国际快递业务,不许染指中国国内快递业务。来自德国的物流业巨头DHL,借道它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中外运敦豪.决心率先打破这一禁令,  相似文献   

10.
蒋文 《市场周刊》2004,(31):10-10
尽管雅典奥运会并不能给中国外运带来直接的好处,但显而易见,作为中国最大的物流企业——非常看好奥运会对企业的价值,并且,这是为4年之后北京奥运会所做的最好演练。1950年成立的中国外运,截至2003年底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与国际快递服务企业、第二大船务代理企业、第三大船东和最大的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之一。  相似文献   

11.
2004年5月10日是个令所有国内快递公司心有余悸的日子,这一天,快递鲸鱼DHL在华合资公司中外运敦豪正式推出了中国国内快递业务。DHL,打了一个漂亮擦边球,终于有惊无险地进入了中国快递市场。  相似文献   

12.
眼下国外物流巨头不仅抢滩国内物流大市场,而且还开始瞄准物流细分市场。将目光聚集在小件快递上。按照WTO有关条约,今年12月11日是我国快递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日子。而此前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UPS)、荷兰邮政集团(TNT)和敦豪(DHL)四大国际快递巨头早已在中国预演热身赛,这对中国快递企业带来不小冲击。专家指出,国内大多数企业应在差异化服务中求生存。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升物流企业的营销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物流企业营销面临的突出问题 1.市场需求旺盛,但企业服务单一的现象突出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的快速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物流市场需求的增长。据我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测算,2004年第三方物流整体市场增长超过20%,沿海省市物流市场增长超过30%。中国储运总公司物流增值服务收入增长一倍,中外运敦豪业务量增长50%,英国运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快递市场逐渐放开、对外贸易更加活跃——中国快递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背景下,跨国快递巨头DHL(敦豪速递)、EPS(联合包裹)、FedEx(联邦快递)、TNT(天地快递)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并不断在国内市场上攻城略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竞争格局也从跨国快递与EMS之争,逐渐演变成跨国快递巨头之间的相互博杀,从抗争中国邮政行政行为,到争购中国合资项目股权:从基础建设的比拼,到服务质量及时效的“提速”……尤其是国内首家物流企业——中国外运,2月13日在香港上市——内地物流业进入资本市场,更加剧了跨国快递巨头在中国鏖战。  相似文献   

15.
集装箱拼箱货(Less than container Load,以下简称LCL)是指不够装满集装箱整箱的少量海运货物。由于能够更及时地运送数量较小的货物,该服务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因此已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但是目前,经济低迷使得全球贸易量骤减,众多企业业务量大受影响,而国际物流巨头DHL(中外运敦豪)另辟蹊径,大力发展其针对中小贸易商的拼箱业务,为其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良好服务。  相似文献   

16.
文晴 《市场周刊》2005,(27):16-16
中国外运广东公司(以下简称中外运)是中国外运集团属下在广东省经营对外贸易运输和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骨干企业,公司拥有自己的码头、仓库、支线运输船队、货运车队、集装箱货运站等硬件设施以及在现代信息管理系统支持下的综合物流系统,更拥有一支具有高度专业精神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依托中国外运集团遍布全国及国外的经营网络和广东省境内数十家自营分支机构。  相似文献   

17.
上午九时,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外运敦豪(以下简称DHL)北京南区服务中心外,若干辆带有醒目DHL标识的货车已经一字排开,呈整装待发之势,操作线上的员工也已经开始紧张的工作。与此番繁忙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外运敦豪公司副总裁、北方区总经理周健的从容与淡定。  相似文献   

18.
杨川梅 《市场周刊》2005,(14):18-18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国内快递企业中外运的各种经营及宣传动作开始悄然而“热”。本月,在投入巨资升级信息系统后,中外运宣布将正式推出运费到付业务。开始提供收货人付款的国内快运服务。业内人士指出,中外运此举将挑起一场快递业的服务战。而此前,中国国内老牌的快递企业EMS也从去年底开始大规模的提速,在全国范围内开通EMS“全夜航”,  相似文献   

19.
海宝  MG 《环球供应链》2005,(4):58-59
中国快递业正在为当年的做法付出代价,即便是中国最大的货代企业中外运集团也难逃此劫。这家公司早已成为外资快递巨头在中国探路的拐杖,但随着2005年12月11日快递业正式开放后.外资不受地域和股权限制,中外运的快递合作伙伴们正在寻求单飞。  相似文献   

20.
《进出口经理人》2011,(11):62-62
作为中国成立最早、经验最丰富的国际航空快递公司,中外运敦豪在中国已耕耘了25年。这25年中,改革开放和加入WTO给中国经济带来无穷的机遇。中外运敦豪就诞生在这样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