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曲艺 《改革与开放》2011,(14):52-53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中一股左翼思潮,也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思潮,它在当代资本主义的大背景中产生,在绿色运动的现实中兴起,致力于生态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的结合,生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其社会主义的立场是十分鲜明的,在反抗资本主义的斗争中有着积极的作用。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于认识和解决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以及促进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代青年大学生社会思潮的引导方法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思潮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矛盾冲突的产物和表现,它可以在一定范围和领域获得广泛的认同,对社会生活起到巨大的冲击作用;而青年大学生又是最容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群体,二者之间发生作用影响着青 年大学生的价值现取向.本文就如何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播积极向上进步思潮,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运 用理论教育、教育与自我教育等方法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社会思潮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述实 《理论观察》2013,(4):113-114
本文是对当代的社会思潮的研究,所研究的对象就是大学生的群体。通过对于当代中国的部分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来发现和创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领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大学生自身的一些因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缺失、变化的时代背景以及当代西方思潮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缺失的现状.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应加强高校的教育,提高社会的重视度,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急剧变动及当代西方思潮的涌入导致了社会思潮异常活跃。西方社会思潮能够促进我国德育工作的发展,同时,也对我国大学生德育带来了强大的冲击,社会思潮的广泛盛行映射出德育对象的思想夙求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因此,深层次地剖析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拓宽我国德育学科理论与实践,维护社会稳定,构建新时代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姜波 《理论观察》2009,(4):129-131
当代争鸣作品的研究与探讨一直是当代文坛的热点、焦点问题之一,如何界定当代争鸣作品,其研究现状和特点如何概括,对文坛有何理论批评意义,文坛各执一词。所谓当代争鸣作品是指在当代文坛上发表的有争议、有影响,对当代文学思潮、社会思潮产生巨大的轰动效应和较大反响,目前文坛尚无定论,很难有统一说法的文学作品。当代争鸣作品目前研究现状总的说热闹非凡,轰轰烈烈,有令人目不暇接之感。因此,应作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7.
存在主义作为现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作为一种"危机哲学"对我国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是当代大学生走出存在主义阴霾、回归现实的最有效途径.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教育、辩证方法理论教育和实践唯物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生各种关系,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秦慧 《魅力中国》2011,(6):40-41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思潮在当代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起源、定义、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特征以及其产生的影响,众说纷纭。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发生在同一个社会现实的土壤里,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相遇。笔者认为,对待后现代主义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把它作为学术研究对象,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研究它的理论得失,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多样化社会思潮的表现及基本特征入手,分析多样化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负面影响,并进而提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课是一门高校通识教育课,也是向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渠道.由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已渗透到我国社会,对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很大负面影响,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课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改革教学方法,让思潮课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帮助青年学生认同、坚持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教学,教师可以因需而异,采取纵向教学法、横向教学法或纵横教学法,不断改善教学工作,努力培养我国需要的具有正确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1.
王晓伟  刘鹏飞 《魅力中国》2010,(32):190-190
在我国社会目前的信仰领域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正处于一种尴尬境地:作为主导信仰的同时却又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削弱,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大学生的信仰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而,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融合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是当代高校大学生教育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各种思潮风云激荡,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导致少数基层党员的价值理念发生变化,他们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有所淡化甚至动摇.怎样遏制这种趋势?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在于基层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掌握程度,而要让他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前提是他们要有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基层党员政治信仰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主要存在两种思潮。一种是人道主义思潮,一种是科学主义思潮。其中,人道主义思潮不仅对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而且对东欧国家和苏联,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社会主义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人道主义思潮的形成、发展及基本观点进行了考察和探析,认为马克思主义在有限的、确定的意义上可以容纳人道主义的合理思想,但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4.
反科学思潮作为对科学主义的反思,是当代西方流行的后现代主义中的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思潮,反科学思潮的产生和发展对于世界各国的巨大影响和人们思想的急速转变毋庸置疑。从相对主义的流行和科学的意识形态化这两方面反科学思潮的特征,反科学思潮的泛滥,不仅威协到科学事业的正常发展,而且还威协到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对"反科学思潮",我们不应该盲目的跟从,而是应该进行必要的反思,批判和扬弃。  相似文献   

15.
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带有政治目的的社会思潮。现试图从历史虚无主义的含义、泛起的背景、特点、实质和危害,让人们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真实面目,从而能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  相似文献   

16.
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带有政治目的的社会思潮。现试图从历史虚无主义的含义、泛起的背景、特点、实质和危害,让人们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真实面目,从而能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  相似文献   

17.
文章叙述了当代社会思潮的内涵与特征,探讨应对社会思潮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措施: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健全政府监督机制;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与培养;优化校园环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急剧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的不断输入,使得在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积极有效的培育国防生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调查显示,民办高校学生对当代社会思潮了解以及社会思潮对民办高校学生的影响都较全国高校比例要高,但与全国高校学生状况大体一样.知之不深,一知半解,影响是非主流,但民办高校学生对某种社会思潮的一些错误观点有较高认同度,其潜在影响不容小觑;民办高校学生接触社会思潮虽有猎奇性,但更多学生接受社会思潮是因为其现实针对性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了解社会思潮的主要途径.应该充分发挥其在引领民办高校学生认识社会思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影视及娱乐活动等感性形式的影响也日益凸显。应依据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具体现状和特点,开展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通过有效的党建工作,吸引学生“站在党旗下”,从而自觉、有效地抵制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晗琦 《黑河学刊》2011,(2):181-182
当代西方社会福利思潮作为当代西方国家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融合了经济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人文价值观的系统价值观体系。它与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实务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成为当代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