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间接列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是以本期净利润为基础,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以及应收应付等项目的增减变动,据此计算#列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原理在于,利润表中反映的净利润是按权责发生制确定的,其中有些收入费用项目并没有实际发生现金流入和流出,通过对这些项目的调整,即可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采用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需要调整的项目可分为四大类:(1)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应加回到净利润中去。例:计提的环账准…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规定,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的“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采用间接法编制。所谓间接法是以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益、费用、营业外收支以及应收应付等项目的增减变动,据此计算并列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利润表反映的净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制定的,其中有些收入、费用项目并没有实际发生现金流人和流出。净利润计算公式为“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净利润的现金部分 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的非现金部分) 投资活动产生的净利润 筹资活动产生的净利润”。  相似文献   

3.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的规定,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应采用间接法编制。所谓间接法,是指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以及应收应付等项目的增减变动,据此列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利润表中反映的净利润是按权责发生制确认的,其中有些收入、费用项目并没有发生现金流入和流出,通过对这些项目的调整,即可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包括三部分,即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量,其中关键是“将净…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介绍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列报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通过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主要类别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一般以利润表中的工农业收入为起算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间接法是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以及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编制的具体方法是工作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这两种方法从理论上来讲,无可挑剔,但在实际工作中,只对业务量十分少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对大中型企业来说,很难操作,它不是只有几笔简单的会计分录。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在现金流量表中采用直接法反映现金流量的同时,还要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采用间接法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情况。《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第六章《披露》中规定: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间接法,是指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点.通过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以及经营性应收应付等项目的增减变动。调整不属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支出项目,据此计算并列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算点, 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以及应收应付等项目的增减变动,据此计算并列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采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需要注意几个特殊问题。一、资产评估对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影响存货的增减变动属于经营话动。在通常情况下,某一时期期末存货比期初存货增加了,就说明当期购入的存货除耗用外还余留了一部分,故应在调节净利润时减去。反之,若某一时期期末存货比期初存货减少了,就说明当期生产经营所耗用的存货有一部分是期初的存货,耗用这部分存货并没有发生现金支出,所以应加回到净利润中。因此,在调节净利润时,应减去存货的增加数或加上存货的减少数。  相似文献   

7.
编制现金流量表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列报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法,二是间接法。直接法是通过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主要类别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间接法是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及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据此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 (减:增加 )是间接法下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一个项目。经营性应收项目主要指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其它应收款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部分,此处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指应收的货款部分,而不包括应收的增值税销项税税额。一、…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已颁布执行了一年,总结其制订执行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能对我国今后会计准则的修订和执行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一、长远性与全面性现金流量表编制有两种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所谓直接法指通过现金收入、支出的主要类别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一般是以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为起算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间接法是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入、支出及有关项目的增减,据此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采用直接法编制现…  相似文献   

9.
四、经营活动现全流量的列报方法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列报方法有二,一是直接列报法,二是间接列报法,分述如下:(一)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直接列报法直接列报法是以损益表中的收入和费用为基础,通过对与经营有关的资产、负债等项目进行调整,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及其净流量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在现金流量表上直接地列报经营活动发生的各项现金收入和各项现金流出,以经营活动产生的销售收入为起算点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以确定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中,都是运用间接法计算填列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即以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为起点,调整计算收付实现制下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一般需要调整十几项内容。如果不理解光靠机械性记忆,时间稍长就容易混乱,有时还会出现因调整而遗漏项目的情况。笔者想对此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指南指出,企业因购货退回而收到的现金,应作为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的减项列示,笔者通过教学和实践发现,不能将企业因购货退回而收到的现金项目简单地作为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的减项列示,否则,将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正确反映。  相似文献   

12.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现金流量表分主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主表一般采用直接法编制,即以本期营业收入为计算起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增减变化,列示实际收到现金的营业收入和其他收入、实际付出现金的营业成本和其他费用,  相似文献   

13.
三、《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现金流量表》采用垂直式的结构,分为主表和附表两大部分。主表列示现金流量的三大类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三大类即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每一大类接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的项目分别列示,流入项目减去流出项目即为该大类的现金净流量。三大类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就等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附表主要是将损益表中的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其中包括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附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与正表…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以下简称 现金流量表准则)规定:企业应采用直接法报告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还应在报告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后者也即是通常所说的间接法报告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这一规定,意味着我国企业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必须同时提供以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方法报告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信息。  相似文献   

15.
了解和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方法是广大会计工作者和报表使用者关的热点问题。对于极其关心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报表使用者来说,要想从中真正理解报表提供的信息,必须首先清楚直接法与间接法的区别以及两种方法能为报表使用者分别提供那些有用信息,以及为什么作为主报表的使用方法是直接法而不是间接法。   一、直接法与间接法出发点不同   直接法是通过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采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时,一般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增减变动,然后计…  相似文献   

16.
彭鹏翔 《财会通讯》2004,(12):40-40
我国目前现金流量表的间接列报法,具体体现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第一部分“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它是以某一会计期间的净利润为起点,通过一系列的调整和计算后,再列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其目的在于揭示按权责发生制确认的净利润与按收付实现制确认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把现金流量表与利润表、资产负债表联系起来。笔者认为,对现金流量表间接列报法的原理可以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现金流量表的间接列报法,具体体现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第一部分“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它是以某一会计期间的净利润为起点,通过一系列的调整和计算后,再列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其目的在于揭示按权责发生制确认的净利润与按收付实现制确认的经营  相似文献   

18.
编制现金流量表10年的实践,还是存在一个“难”字,要编制准确的现金流量表就更难,主要表现在对“工作底稿法”、“T形账户法”难以理解。一、现金流量表直接法、间接法、损益表相互间的关系现金流量表是一张以直接法、间接法为一体的会计报表,间接法以净利润开始,还原为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的全过程,这样直接法、间接法、损益表相互之间形成三角关系。现金流量表的直接法、间接法、损益表相互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三大类别:1.直接法与损益表之间的关系。直接法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与损益表都会产生关系,但其经营活动与损益表的关…  相似文献   

19.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之内动态财务状况的一张重要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编制的难点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项目,这些项目的填制方法有间接法和直接法,直接法是直接从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资料中获取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各项目金额的方法。按照具体编制过程不同又分为工作底稿法、T型账户法和分析调节法。前两种方法均需编制调整分录,登记工作底稿或T型账簿,工作量较大,笔者根据工作实践介绍一种分析调节法。  相似文献   

20.
现金流量表作为企业向外报送的财务报表之一,不但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而且可以用来分析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所以此表受到了广大投资者及债权人的普遍关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还存在不少困惑。在此,笔者提出一种编制补充资料的简便易懂的方法,以期能方便会计人员的实务操作。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的第二部分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净额宜采用间接法编制。现行的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所列示的程序是在净利润的基础上,首先调整没有实际收到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