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黎 《北方经济》2010,(22):40-41
股权融资是我国上市公司的主要融资方式之一.由于股权融资成本偏低、证券市场制度及政策不完善等原因,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偏好股权融资.股权融资的偏好造成了资金使用率低下、企业经营业绩不佳等不良后果.本文列举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股权分置下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特殊的股权结构,同一种股票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这就是所谓的股权分置。这种制度设计的不合理,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本文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1992年度至2003年度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实证研究来验证:在目前的二元股权结构下,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具有股权融资的偏好,其融资顺序表现为“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内源融资”。  相似文献   

3.
黎云凤 《特区经济》2006,(5):107-108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股权融资是上市公司资产增长的最主要来源。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偏好股权融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偏好股权融资的影响及其对策,进而提出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努力实现股票全流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外现代融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上市公司的融资优序:首先是内源融资,即留存收益,然后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而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却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本文从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股权融资成本、公司经理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以及国家政策导向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生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王雪  张慧 《北方经济》2007,(1):56-57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及投资者利益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特点及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并探讨分析了当前股权分置改革对于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梁筠 《北方经济》2008,(4):70-71
本文从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及融资理论出发,论述了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是先选择内部融资,然后选择债务融资,最后才选择股权融资.而与此相反,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却表现出股权融资偏好的特征.在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后,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间接融资比重居高不下,外源融资总体上偏好股权融资,存在明显的异常融资顺序.与经典企业融资理论相悖。文章从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现状入手,分析了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指出现在应致力于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及其投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实证性地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条件下的融资行为特征及其投资效应,结果表明:股权分置状态下的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分离是造成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制度根源,股权融资偏好内在地决定了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低效率,造成了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闲置和空转,以及大量的盲目投资、规模型投资和速效型投资。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及投资者利益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特点及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并探讨分析了当前股权分置改革对于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上市公司集中性的配股热和增发热即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现象,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对如何纠正这种不当的融资行为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揭示了企业的最优融资顺序应该是:内源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而我国的上市公司却表现出典型的股权融资偏好,与西方现代企业在融资偏好上存着明显的差异。本文在回顾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比较我国上市公司与西方现代企业在融资偏好上的不同,进而分析这种股权性融资偏好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后提出几点建设。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研究,发现这些公司普遍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文章将详细分析该偏好产生的原因以及该偏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优化融资结构的对策。本文的分析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现存问题将起到一定的警示和启发作用,对于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及融资偏好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晓婷 《北方经济》2007,(2):107-108
对融资结构和融资偏好的研究历来是理论界的热点问题。本文对中国国内学者对融资结构、融资行为、融资偏好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对融资行为的分析、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的因素分析、股权分置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与成熟、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本文通过对我国股权融资偏好原因分析,提出几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状况的建议,这不仅对上市公司自身运营目标的实现有现实意义,而且也对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赵文佳 《中国经贸》2010,(8):100-101
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在融资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两方面都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从阐述上市公司的治理现状入手,先分析了融资偏好与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然后就产生的原因给出了对策和建议。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股权融资偏好与不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对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影响了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而对这种问题,应该从改善融资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两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价值进行实证分析,以考察他们之间的关系。样本为沪深A股1275只股票。从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本文对其形成原因及优劣进行分析。最后结合相关财务管理理论,给出优化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和公司价值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的真实状况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前人的部分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误用数据导致研究结果与事实背离;其二是不恰当地使用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的特殊问题。本文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受到融资政策的限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仅仅是这种限制性政策的反映,而不是公司在融资方式之间权衡的结果。上市公司并不具备股权融资偏好,也不具有最优资本结构,其行为特征表现为过度融资。  相似文献   

18.
股权融资是当前我国的上市公司首选的融资方式。文章结合我国现今上市公司的融资状况,从历史和政府角色、内部人控制、债券市场发展情况等角度,对当今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及效应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的阐述,从股权结构、融资成本、资本市场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并剖析了"重股轻债"这种不合理的融资结构所带来的弊端,并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优化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股权融资是当前我国的上市公司首选的融资方式.文章结合我国现今上市公司的融资状况,从历史和政府角色、内部人控制、债券市场发展情况等角度,对当今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及效应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