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我国农民现代化及其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翼 《乡镇经济》2008,24(7):106-110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有其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性。因此,对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备件下的农民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状况直接涉及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是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搞好农村合作经济建设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3.
对建立农村信息系统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立农村信息系统的若干思考裴翠梅一、建立农村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及其深远意义(一)建立农村信息系统是引导农民达小康、实现农业现代化及整个国家实现四化的重要途径和条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村建设逐渐的向现代化建设靠近。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农村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对促进我国农村的新农村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经济条件的基础,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在仍然处于一个相对抵消、混乱的局面,这不仅没有有效的帮助农民提高经济效率,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反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对农村的新农村建设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文章对当今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分析,并针对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率,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主要问题。多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三农”问题,近年来更是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历史任务。“三农”问题主要是农业、农村落后和农民贫困的问题,依靠国家增加投入、依靠工业反哺农业,是所有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农民利益中所走过的路,但从根本上说,这些对“三农”的支持都是要建立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在我国,  相似文献   

6.
农村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整体现代化的关键,对整体现代化有基础性作用。因此,认清农村现代化所面临的困境,是我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关键。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三个安全"问题1.耕地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是解决13亿人口温饱和生存、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性条件,目前农业和农村所面临的耕地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耕地流失、耕地肥力消失、土壤污染和破坏等方面。(1)新农村民居建设、招商引资建设厂房、架桥修路  相似文献   

7.
十七大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解决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是关系全民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的问题.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和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就必须要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而这个新时期农村财务管理的工作,和农民利益是息息相关的,是确保农民生产积极性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我国当前农村财务管理的工作仍然处在落后阶段,中间有不少问题存在,所以加强新时期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安定、国家独立的基础,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  相似文献   

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根本问题。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没有农村的发展和全面进步,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会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所以,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首要问题。解决好了“三农”问题,也就解决好了中国问题。一、要充分认识到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中国农村社会的转型,必须是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的全方位转型。从经济层面上看,首先,“人多地少”这一最显著的中国国情就集中体现在…  相似文献   

10.
一、农村也需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问题是国民经济的基础,80%的人口在农村。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同样,在社会保障建设方面,没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也就谈不上全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有人对农村发展社会保障顾虑重重。认为国家应主要承担城市职工的养老问题,农民已拥有  相似文献   

11.
张秉丞 《发展》2003,(9):64-6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经济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十二多亿人口,九亿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稳定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但是,农村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不能有效转移和安置,既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又势必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奔小康的步伐以及社会的安定。因此,做…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落后,农民贫困,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现代化,因此,提高农民的素质,形成农民现代意识尤为重要。本文试图通过毛泽东、邓小平农民教育问题比较.为今天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但是却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借鉴资源缺乏的日本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有利于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要有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同时具有健康体质的新型农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农民长期不增收,农产品的供求形势就可能发生逆转,就会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有关资料表明,农民消费和投资需求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最高,只有农民的收入和购买力上去了,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16.
日本新农村建设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文  林鸿 《重庆与世界》2011,28(2):36-37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但是却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借鉴资源缺乏的日本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有利于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文章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定义与意义入手,探析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影响我们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而农业和农村问题,其最终落脚点是农民问题。中国人口12亿,9亿在农村,农民的工作做得不好,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关系到全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奔小康目...  相似文献   

19.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如何懈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长期思考的问题。通过长期的调研、学习和思考,特别是10年来领导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我感觉到,合作社制度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个有效机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织载体。借《新农村合作经济知识丛书》“编辑出版的机会,谈一些看法,与农民朋友交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如何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长期思考的问题。通过长期的调研、学习和思考,特别是十年来领导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我感觉到,合作社制度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个有效机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织载体。借《新农村合作经济知识丛书》编辑出版的机会,谈一些看法,与农民朋友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