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建强 《公司》2001,(10):10-10
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这一对立的经营模式在国企改革中有其过程上的一致性,即国企要走专业化经营道路,就必须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格局,精干主体、分离两翼(生产辅助单位和后勤眼务系统),将两翼作为多元化经营的内容去发展。但两翼要发展,又必然在资源配置上和主业发生矛盾,解决的基本方案就是对两翼进行优势重组,公司化经营,市场化运作。 一、国企要走专业化经营, 必须先走多元化经营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 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国 有企业组织结构发生了积极的 变化,但目…  相似文献   

2.
专业化与多元化本无优劣。无论是专业化还是多元化经营,都只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战略,二者本身并无绝对的优劣好坏。因此,选择特定条件下的企业经营战略,必须从提高企业效率的角度入手,而不能自以为是,一厢情愿地追赶某种时尚。经营战略的选择,必须从实际出发,依托市场。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该“大”就“大”,该“分”就“分”,做到分合有度,始终与市场容量连在一起。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从市场实际出发,相机抉择,不受陈规所限。尽管在一般情况下,多元化应当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但是,对于那些种类较多、单个市场容量有限,一般企业不屑一顾或…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分析研究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市场变化、制定和实施适合企业中长期发展的经营战略与措施呢?陕西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秦川集团)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紧贴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经济运行规律,稳步推进企业可持续、多元化经营发展战略。短短几年,企业由原来单纯的“商品生产”发展成以机械为主、涉足交通、信息、电子、制药、军工等众多产业的多元化、高效化、外向型的大企业集团,综合效益一直位居同行业前三名。 精化主业发展高科…  相似文献   

4.
张海峰 《公司》2000,(4):39-39
目前,在国家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背景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企业都在摸索自身的发展战略,但有一普遍的现象就是进行多元化发展。笔者认为,成也“圣元”,败也“多元”。如何利用好“多元化”这柄双刃剑,扬其利而避其弊,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坚持谨慎原则, 切忌盲目跟进 多元化经营有规避风险的功能,但这一策略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新行业的市场进入风险、新领域加盟者扩大导致的行业利润率下降风险等。因此,对于新的领域或经营项目,企业必须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和论证,不能赶时髦,见什么热就炒什么,盲目上项…  相似文献   

5.
多元化经营的战略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度化又称多角化、多样化。《经济大辞典》认为多元化经营是指一企业同时经营两个以上行业的经营策略。国内的研究人员有不同理解,其静态理解是指一种企业经营业务分布于多个产业的状态,强调的是一种经营方式;而动态理解是指一种进入新的产业的行为,即成长行为。多元化是一种涉足多产业的成长,体现为企业经营结构的发展变化。美国最早研究多元化的学者戈特指出,多元化是指企业产品的市场异质性增加;强调市场异质性不同于同一产品的细微差别化。笔者赞同多元化是指企业同时生产和提供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劳务的—种经…  相似文献   

6.
(二)企业经营战略意义上的专业化与多元化(接上期第26页)从企业经营领域角度,企业都是在~定的行业范围内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从企业经营成果角度,企业都是向一定的市场提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作为企业经营领域战略的专业化与多元化概念应从行业和产品角度来进行分析。首先,我们依据企业从事行业的数量将企业分为两类:单行业和多行业;然后,我们再依据企业提供产品的种类将企业分为两类;单品种和多品种;最后,我们将这两种分类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企业的行业/产品矩阵(见图创。利用这个矩阵为分析工具,我们能够深…  相似文献   

7.
起点与能力:战略模式要素多元化经营的战略类型主要是从流程、技术、市场方面的相关性角度对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划分,可以说是一种客观的、静态性的分析和研究。实际上,在多元化经营过程中,企业的早期多元化经营的行业起点及以什么能力为主开展多元化经营更为重要。我们通过中外企业大量的案例分析,归纳并提出“多元化经营的战略模式”这个新概念描述这种动态性的过程。在“战略模式”新概念中,我们采用多元化经营的行业起点与多元化过程中的主导能力为要素,首先进行分类,然后再进行组合,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经营的六种战略模式。(一)行业起点…  相似文献   

8.
汪洋 《现代企业》2000,(8):43-44
集团公司经营战略主要分为两类:主业经营和多元化经营。早期公司一般实行主业经营,追求规模效益。当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一定的规模后,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拓展盈利渠道,多元化经营战略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多元化是指公司的产品或服务跨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的经营方式或成长行为。据统计,目前世界 500 强企业 94 % 都实行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已经是大型公司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在中国,大多数集团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呈现出盲目性、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主要表现为:多元化经营…  相似文献   

9.
这是根据小企业规模小、资源有限等特点而制定的一种战略。小企业实力较弱,往往无法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但是可以集中兵力,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的经营。这就是小企业的“小而专、小而精”战略。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多元化经营得指企业在原主导产业范围以外的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是与专业化经营战略相对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模式。企业多元化经营意味着企业将组织新的发展方向,即企业将从现有的产品和市场中分出资源和精力,投入到企业不太熟悉或毫不熟悉的产品和市场。  相似文献   

11.
经营战略形态的组成项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斌 《企业活力》2012,(7):88-91
经营战略强调的是多元化企业中的各SBU或单一业务的企业在特定产业领域中的生存、竞争与发展之道,因此在战略层级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但当前对经营战略分析过于偏重于工具如SWOT分析或偏重于针对某个特定公司和产业来进行,缺乏整体性。分析经营战略应立足于其本质即描述特定业务当前的经营战略形态和未来某一时间点该经营战略形态的变化情况,战略形态则通过一些项目来共同描述,这样的分析不但思路简明清晰,而且考虑全面,能有助于提升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陈海军 《企业活力》2005,(12):24-25
<正>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掀起了多元化经营的热潮,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不同程度的涉及了多元化经营。经过几年轰轰烈烈的发展,许多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业绩并不理想。90年代后期出现了强化主业,削减副业的业务重组。多元化经营的功过是非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对于多元化经营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多元化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含  相似文献   

13.
一、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成败取决于核心竞争力。多元化经营,也称多样化经营、多角化经营或跨行业经营,指的是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劳务的一种发展战略。美国学者戈特(Gort)认为,多元化是指企业产品的市场异质性,即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跨一个以上产业的经营方式或成长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一个服务政府、引导产业发展的国有产业投资公司,面对经营环境的变化,必须进行市场化转型,调整原来的定位并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同时加快以投资结构、组织结构、项目结构为中心的公司结构调整,加强以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市场手段为重心的资本经营力度,通过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投资公司主业发展和整体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形势下,企业赢利主要靠什么?能靠任意提高产品价格吗?显然不行。因为产品价格要受供求关系、价值规律的制约。能把希望寄托在市场“景气”就能“时来运转”吗?也不行。因为市场风云多变,险象丛生,难以捉摸,虽可预测,不可控制。如果把企业赢利寄托在市场“景气”上,便犹如一个赌徒在“押宝”──靠不住。能投机取巧,搞“假冒伪劣”吗?更不行。这可能得逞一时,但不能得势于长久。一旦被顾客识破,被新闻媒介“曝光”,不但会砸掉“牌子”,信誉扫地,而且会打破“饭碗”,破产倒闭。那么,企业赢…  相似文献   

16.
运输代理业是铁路多元化经营发展的重点产业,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其发展战略思路,确定其发展目标、定位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制定可行的营销手段,尽快发展成为专业的物流企业,才能在国际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市场激列竞争中生存和拓展。一、铁路运输代理业目前的发展现状货运代理作为中介服务性机构,铁道部把它作为铁路多元化经营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提出来,其意义和目标非常明确。但就目前而言,各代理企业无论  相似文献   

17.
一种不可忽视的企业生存发展战略自从1972年美国的阿尔瑞斯(Alries)和杰克特劳特(JackTrout)两位广告经理人提出“定位”这一概念后,西方国家很快在广告定位方面得到了认同和推广。短短20年来,“定位”的应用发展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广告定位→产品定位→经营定位。“定位”理论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是因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广告的竞争,更深层次的是产品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经营的竞争。即广告定位必然依赖于产品定位,而产品定位必然依赖于经营定位,于是经营定位战略应运而生。所谓…  相似文献   

18.
随着资金积累、技术进步和市场的多元化,我国许多企业也开始多元化经营。虽然此种战略在我国造就了一些大企业集团,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曾经辉煌过的企业因患了“多元化早熟症”而被套牢。北京的“蒙妮莎”时装,珠海的巨人集团,广东的万宝冰箱等均是因盲目多头出击而遭惨败的例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各种诱惑,但世界上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禁区:不随便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特点,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经营发展战略,而不可盲目追随多元化,多元化的脚步要慢些走。只所以如此,是因为存在着…  相似文献   

19.
说起多元化经营,不仅在改革后的中国算是一个“老”话题,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的经营历史上,也是一个被久说不衰的话题。只所以如此,是因为多元化经营的确有着许多诱人之处。那些具有雄厚实力的大企业,一旦发现行情看好的产品或项目,当然乐于迅速进入以获取丰厚利润,一直到现在,仍有无数公司乐此不疲。然而,多元化的确又是一把“双刃剑”,在有可能让投资者获取丰厚报酬的同时,也极有可能让投资者大亏其本,甚至是“血本无归”。赞同多元化的人有之,反对多元化经营的人也有之。谁是谁非?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多元化经营可以搞,但无论如何不能轻易放弃主业,只能在做好主业的前提下尝试对新领域有限的进入。因为:一个企业的主业是它核心竞争力的反映,轻易放弃,会让企业面临极大风险。我国乡镇企业大多数是在市场的缝隙中成长起来的,虽然“船小好调头”,但毕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做久了,一下子放弃原来的行当,极有可能无所适从,“春都”的多元化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谭小芳 《企业文化》2012,(12):49-52
2012年,对中国企业而言,经营形势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严峻!一边利润下降,主业不保;一边被迫转型,但新产业发展缓慢。这就是中国企业的基本处境。我们称之为“流血转型”。转型耍成功,靠什么?离不开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