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所谓“傻瓜”定位术,就是以方便消费者为原则,通过引入以模糊数学原理和现代电脑技术为基础的模糊控制技术,使产品的使用尽可能地减少人脑决策过程而以电脑代替,从而保证产品的使用过程简单化、程序化和自动化。“傻瓜”定位术有两方面内容:第一,以消费者的知识技能为划分标准,将市场细分为消费者具备专门知识技能的专业化市场和消费者不具备专门知识技能的大众化市场,“傻瓜”产品的市场定位是大众化市场。第二,以消费者在消费和使用产品过程中是否愿意付出以及付出多少时间精力和劳动为划分标准,将市场细分为非自动化消费品市场和自动化消费品市场。在社会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傻瓜”定位术非常适宜于技术含量高、使用复杂的现代高科技产品,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高科技产品定位技术必将成为当今和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最普遍、最重要的市场定位技术。  相似文献   

2.
《企业与市场》2006,(7):14-15
曾几何时,当中国企业从计划经济中逐渐醒来,知晓“酒好也怕巷子深”的道理时,整个市场陷入了广告大战的竞序状态中。“广而告之”成了许多企业胜算市场的绝对手段。一时间,好的坏的,优的劣的。真真假假,广告大战把消费者忽悠得晕晕乎乎,不辨东西,稀里糊涂;许多企业刚凭借广告赢得了短暂的繁荣。但是市场很快让短视的企业尝到了苦头。很多红极一时、名噪一时的品牌罢花一现,在市场消失得无影无踪——秦池、太阳神、爱多、三株…消费者目睹了一幕幕品牌神话的上演及不太光彩的谢幕。之后,消费者逐渐成熟和理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消费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主动。于是,为了在与竞争对手的争斗中胜出,价格战一词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纵观近几年我国消费品市场上的商品大战,无论是以往的彩电大战、微波炉大战,还是频繁发生的空调大战、汽车销售大战,大都是从价格战开始的。这是因为,“价格”这个最原始的竞争武器使用起来最为便捷,不需要什么高深的学问,连马路上的摊贩都非常娴熟。  相似文献   

4.
胡jun 《企业研究》2001,(3):40-42
一、尴尬的保暖内衣市场 现下,国内保暖内衣市场大战正酣。一时间,保暖内衣的广告频繁出现在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上,众多影视明星更是身着各种品牌的保暖内衣轮番上阵亮相,直令消费者眼花缭乱,而降价、打折、买内衣送消费金卡等促销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甚而关于保暧内衣中塑料薄膜夹层使用与否的争论的“战火”还烧到了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委员会。但广告和其他营销手段的大量投入并没有与广大内衣厂商们期望的销售业绩成正比。一方面是消费者面对众多品牌的保暖内衣的声嘶力竭地叫卖越来越变得无所适从、犹豫观望甚而怀疑否定,一…  相似文献   

5.
症状—:盲目跟风。商家在市场上的表演,常常使人目瞪口呆。由此引发的商战也越来越激烈。白酒大战,口服液大战,饮水机大战,热水器大战,VCD大战……战火连绵”,硝烟不断”。如今白酒市场疲软,众多白酒厂、饮料厂,甚至个体户纷纷上马生产葡萄酒,葡萄酒大战烽火又起。低层次的重复建设,只能重复低层次的价格战。而盲目跟风的结果是, 10 个跟风9个赔。 症状二:一味造名。造名可能会产生轰动效应。但造名又往往需要大把大把地花钱。随着人们成本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花钱买的产品中“几滴是血几滴是水”心中当然明白。商家造…  相似文献   

6.
《企业标准化》2004,(3):15-17
“价格战”一直是国内家电市场屡试不爽的绝招,但在热水器市场,几次价格大战后人们却发现情况有所不同:“两万”引燃的行业价格大战并没有改变2003年的市场格局,电热水器仍然是最快的行业增长点,上百家大小企业仍然各具生存空间,白浪、博世等更多的洋品牌竞相杀人市场,海尔依然是最受消费者青睐的主导品牌。  相似文献   

7.
施炜 《中外管理》2005,(6):68-70
近年来,国内市场以“渠道”为中心的营销模式,因遭遇消费者理性化程度以及零售业集中度的提高,出现了深刻的危机。许多专家大声疾呼“最重要的事是理解消费者”。  相似文献   

8.
市场定位,即企业欲使产品的总体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拥有的印象和地位。意在引发顾客心理上的共鸣,努力占领消费者的心里制高点,调动其非买不可且非此不买的强烈欲望。由此,市场定位又称对顾客的“抓心策略”,是企业促使产品走进顾客心灵深处的方法。企业不妨根据情况尝试以下几类定位策略和技巧。  相似文献   

9.
金峰 《质量天地》2003,(9):26-27
又是一年月圆时,月饼市场风云再起。虽然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丑闻已经事隔一年,诚信能否治愈月饼市场“精神衰弱”后遗症……2003年4月1日,新的月饼生产行业标准的颁布,老百姓将吃到怎样高质量的“标准”月饼……“绿色、健康”成为主题,如火如茶的包装大战、广告大战、促销大战,“上帝”是否买帐……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彩电大战”的硝烟未散,“空调大战”的烽烟又起,再加上过去的“钢材大战”、“VC大战”、“洗衣粉战”“化妆品战”,这频发的“战事”,不仅使人们体验到“市场如战场”的深刻内涵,更向世人昭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生产者主导”、“皇帝女儿不愁嫁”已成为历史。同时,开放政策的实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加快,进一步使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趋于融合。我们的企业再也不可能靠各种“壁垒”的庇护生存了,再也不可能靠各种政策的倾斜发展了,再也不可能靠涨价大发其财了。总之,企业借助“外力”的发展模式其空间愈来愈为狭…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     
目前成都的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概念轮炒、广告大战之后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市场已经完全成为买方市场,消费者在市场中占有绝对主动;市场充分细分,任何一种户型、一种建设风格都难以独占市场风骚;发展商之间的竞争层面提高,专业化、品牌化、集中化趋向明显;在接受了多年的广告“教育”后,消费者们日益成熟老练,对楼盘综合素质的高低有着明确的评判标准,普通的广告说辞、“概念”已难以令他们心动。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新增楼盘数量居高不下的压力,使得房地产营销工作日益艰难。发展商们已到了必须对自己的营销理念…  相似文献   

12.
冬去春来,夏日将至,全国各地市场又拉开新一轮“空调大战”的帷幕。作为持币待购的消费者,选购何种空调最理想,已受到厂商和用户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3.
夏欢 《经营者》2011,(3):90-91
对于在中高级车细分市场尚未站稳脚跟的自主品牌,找到自身准确的市场定位尤为关键,他让奔腾依靠“超值”赢得消费者关注  相似文献   

14.
美即是中国化妆品市场一个长于“专注”的楷模,这种专注于源其对消费者的准确定位,以及深谙消费者沟通之道,在让消费者获得其所期望的使用价值的同时,引起消费者的感情共鸣。  相似文献   

15.
郑昭  刘婷 《企业研究》2003,(1):44-46
定位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两位学者里斯和特劳特合作提出来的,由于“定位”理论几乎是静悄悄地渗透到市场营销的方方面面,所以直到今天,“定位”概念仍然是以一种崭新的理论出现。定位理论最大的3个贡献就在于:首先,他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尤其是从人的大脑切入,在分析人脑在接收信息方面的特征基础上,开展定位的研究,并提出:“定位”不是产品在市场上的定位,而是在消费者大脑中占据一个位置,他们还认为,这个位置观一旦形成,就不应该改变;其次,将过去“请消费者注意”的定位策略,扭转为“请注意消费者”的定位思想,这是定位理论由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里程碑,是营销思想上的一次飞跃;最后,特劳特在他的著作中认为,营销中  相似文献   

16.
走出“囚徒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近几年我国消费品市场上的商品大战,无论是以往的彩电大战、微波炉大战,还是最近发生的空调大战,大都是从价格战开始的。这是因为,“价格”这个最原始的竞争武器使用起来最为便捷,不需要什么高深的学问,真可谓“价廉物美”,连马路上的摊贩都非常娴熟。然而,价格战又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伤人,又能害己。所以,人们。  相似文献   

17.
晓真 《上海质量》2009,(3):55-56
上海已连续5天日均气温超过10℃,3月15日申城已进入气象意义上的“春天”。接踵而来的空调销售旺季,将再次上演“销售热”、“安装热”、“售后服务热”。消费者能得到满意服务么?3月16日及时发布的“2008年上海市场家用空调器顾客满意度测评结果”.让我们预感到:这个夏天的空调大战,早已跳出产品质量之争,进入了服务质量的大比拼阶段。在为家用空调产品质量过硬而高兴的同时,我们却为“有失水准”或“大失水准”的服务质量而汗颜。  相似文献   

18.
国家技术监督局以技监法发[1990]544号文授予专业纤检机构在纤维质量监督管理和检验中实施技术监督行政处罚的职权。作为集公证检验、监督检验和技术监督行政处罚于一体的纤检机构,怎样才能切实地行使国家赋予的职权,有效地维护国家和消费者利益,整顿纤维流通秩序,防止“棉花大战”、“羊毛大战”、“蚕茧大战”,遏制纤维流通领域中各种违法行为,是我们大家共同研究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企业有这样一个“特点”:自己的钻研劲头不大,研发能力不强,仿造、模仿的本事真不小。这一点在“脑白金”营销成功之后大批雷同产品跟进就是很好的证明。“三株”一溃千里之后,“脑白金”横空出世。2000年13亿的销售额奠定了“脑白金”在保健品市场的  相似文献   

20.
在成熟市场中,下列因素使竞争局面日趋恶劣:以不变的视角观察动态的市场,根据经验指导处于快速变化中的企业;基于雷同的逻辑假设和思维方式,对市场信息做出相近的解读,得出相似的结论;不注重独特能力的培养,企业之间简单模仿、盲目克隆。而强调顾客价值和自身能力的战略创新无疑是克服“刻舟求剑”“人云亦云”和“拿来主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