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策动态     
政策动态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推出新重点根据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在一定时期内应有不同侧重的原则,下一阶段农业综合开发已经明确新的开发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大力发展粮棉油肉生产。投资重点用于改造中低产田,适当开垦宜农荒地,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在发展粮食的...  相似文献   

2.
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业、林业、水利、科技措施综合配套,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是国家和自治区为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利用财政专项资金和其他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的活动,是当前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任务和投资重点。  相似文献   

3.
国家经贸委外经贸司的一位官员表示,目前中国鼓励外商在十大领域投资。 一是农业综合开发和新技术项目。如中低产田改造、优质高产新品种开发等。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从以往的土地治理,农业中低产田改造扩大到水利骨干项目、节水灌溉项目、农业生态项目及高新科技示范项目等,审计范围和难度也有所增加。以前年度存在的项目资金配套不足,挤占、挪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问题已从面上向纵深方向发展,加大了审计查处的难度。  相似文献   

5.
《时代财会》2001,(2):70-70
衡阳县自1989年实施农业的综合开发以来,累计改造中低产田31.5万亩,衬砌渠道1049公里,改造加固小型水库36座,新建小电灌站213处,配套桥涵闸等附建工程4318处,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项目区累计新增产值377781万元,比立项前的1988年增长135%,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出比为1:3.5。衡阳县农业综全开发质量好,标准高,效益大,第一期农业综合开发评为湖南省先进县,第二,第三期又连获全省第一名,1998年度被评为湖南省一等奖第一名,取得了10年农业综合开发“四连冠”。  相似文献   

6.
一、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的角色1988年国务院决定实施农业综合开发 ,即以综合投入 ,综合措施 ,综合治理 ,实现综合效益的思路 ,重点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和开垦宜农荒地解决当时的粮食紧张问题。经过多年来的努力 ,为实现全国的粮食自给有余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成绩有目共睹。历史发展的今天 ,我国农业出现了暂时的粮食过剩 ,也给我们农业综合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 ,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 ,转变思路 ,找准位置 ,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继续为农牧业和农村经济以及农业现代化做贡献 ,就必须转变观念 ,适时调整自己的角色 ,也就是说要面对农村和农业发…  相似文献   

7.
一、农业综合开发模式 (一)土地综合治理.根据贵州山区特点和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按流域或灌区划片,设立项目区,统一规划,综合措施,集中治理,连片开发.采取中低产田土改造、山区小流域治理、优势农产品基地、节水农业示范、草山(场)建设、农业生态工程等建设措施.通过对土地的合理治理建设,一是使3000亩以上的坝子地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实现园田化;二是使丘陵山区基本达到五子登科.  相似文献   

8.
衡阳县自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增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优,农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特别是近三年来,我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秉着“统一规划、分年实施、连片开发、形成规模”的开发模式,在创新机制、改进工艺、突出主体、强化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全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4至2006年,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共建设了5个项目区,改造中低产田面积4.03万亩,建设生态基地0.05万亩。项目总投资1842万元,共扩建加固小型水库2座,加固防渗山平塘58口,打机电井5眼,开挖疏竣渠道7…  相似文献   

9.
范鹏 《西部财会》2012,(1):13-13
至2011年9月底,渭南市累计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6489.2万元,共改造中低产田24.7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3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317万公斤,新增油料生产能力12万公斤,新增果品生产能力10万公斤,新增农业产值4177万多元;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个,带动农户23620户,安排农民就业460人;  相似文献   

10.
洱源县依靠科技进步,机制创新,增加投入,优化结构,科技推广等措施,及早谋划2006年小春农业生产。2006年全县小春农作物计划总播种面积217700亩,经济作物计划总播种面积69000亩。力争实现2006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同期的848元增收70元,同比增长8%以上的目标。着力抓好以下五项措施:一是加强农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抓好耕地的保护、开发、复垦、整理,确保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依托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中低产田地改造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市“十五”期间农业开发项目经国家立项,总投资近13亿元。其中完成中低产田改造近150万亩。造林近11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亿多公斤,新增肉、蛋、鱼近2亿公斤,新增优质果菜近3亿公斤,新增农业总产值33亿多元,对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牵动、示范和辐射作用,对推动市域经济的发展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做出了贡献。哈尔滨市“十一五”期间农业开发项目经国家立项484个,总投资近54亿元,因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是造福人民的德政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是公共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笔实实在在的投入。要管理好、使用好存量资金,积极争取增量资金,保证资金安全运行,发挥最佳效益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中之重,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开发事业的成败。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好财务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杭锦后旗农业综合开发1992年被国家立项以来,先后实施了四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共涉及项目区乡镇16个和一个国营林场,共改造中低产田16万亩,累计投入资金2500多万元。其中:无偿资金为1224万元,有偿资金1276万元,有力地改善了我旗农业基础设施状况,为我旗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随着土地开发的规模扩大和扶持的多种经营项目的增多,投入的有偿资金也相应增多,有偿资金的回收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到目前为止,全旗有782万元有偿资金未归还盟财政,如不能按期归还,这不仅影响我旗财政对上级财政的信誉,而且严重影响我旗财政的资金调度,也影响我旗今后农业综合开发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旗县财政配套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区农业综合开发不断深人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笔者在深入基层,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旗县财政实际配套能力进行了分析,意在为下一步调整政策提供一些参考。 一、2000-2002 年不同项目区旗县财政收支状况 (一)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 1、井灌区。全区有28个旗县的项目属于井灌区,涉及农  相似文献   

14.
198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集中一定财力,采取综合投入.综合治理的办法,通过改革中低产田.开垦宜农荒地,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一项重大举措。实施八年来.在保证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成效。  相似文献   

15.
讷河市学田镇丰产村通过实施农业开发项目,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农村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展。讷河市审计局于2007年至2012年,连续六年对丰产村农业开发项目实施跟踪审计调查。2012年.黑龙江省审计厅组织全省审计机关开展农业开发资金审计,讷河市审计局与讷河市学田镇联合组成调查组。再次深人学田镇丰产村项目区对农业开发项目后期管护与经济效益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审计调查结果表明.农业开发项目的实施。为农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为农业生产转型升级提供了条件,加强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了新型农村合作社经济的发展,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改造中低产田发展节水灌溉,是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提高灌区粮田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蒲峪渠灌区实际,详细阐述了中低产田的防治措施、节水技术措施,以及在灌区推广应用后所取得的成效,为今后的节水扩灌工作提出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概况】 1995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5.9亿元,比1994年增长21.8%。其中工业总产值24.4亿元,农业总产值1.5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48.3亿元,比1994年增长41.1%。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1亿元,比1994年增长52.2%。财政总收入达到1.6亿元,比1994年增长35.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95亿元,比1994年增长31.9%。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效农业快速发展。1995年,全区完成中低产田改造3.5万亩、治滩造地4.7万亩、机修梯田1.5万亩、水保治理4.7万亩、小流域治理1.9万亩和林业预整地2.6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受到省、市表彰。林业建设规模大、速…  相似文献   

18.
耿来芳 《审计文汇》2006,(10):25-27
农业综合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一项措施。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已成为农业综合开发地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改造最稳定、最可靠的农业投资来源。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探化和国家对农业投入的不断加大.审计机关如何积极开展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效益审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积极筹措资金 促进农业综合开发事业的发展曹善亭,田刚直,范会新,滕树军同江市地处三江平原东北部,是一个发展历史较短的县份,农田水利建设的基础非常薄弱,以洪涝为主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严重制约了我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农业综合开发前的1987年,全市粮豆总...  相似文献   

20.
张春秀 《现代质量》2003,(10):19-20
托里县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县,一年四季风沙大,气候恶劣,全县有耕地面积21万亩,但高产田占总面积的3%,中低产田占绝大部分,特别是低产田较多,农牧业的科技含量低,农牧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要想改变这种落后面貌,搞好托里县农业标准化工作,还要着眼于以下几点: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分工负责,密切合作 农业标准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部门,因此建立健全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