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利平 《改革与战略》2011,27(11):28-30
凯恩斯主义的逻辑与内涵就是针对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由政府从供给与需求、短期与长期、微观与宏观层面对经济进行干预以解决这些问题。文章认为,在应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实施了凯恩斯主义的救世政策。文章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前国内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危机后的凯恩斯主义政策效力,发现我国在金融危机中采取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并没有针对性地解决原有问题。  相似文献   

2.
任重道 《北方经济》2007,(8):21-21,20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著名代表,哈耶克称他为与伏尔泰、孟德斯鸿、托克维尔和穆勒不相伯仲的伟大思想家。米塞斯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国家干预主义,这种立场使他的学说在凯恩斯主义盛行的年代受到人们的冷淡。但是,随着过度的国家干预所造成的社会问题逐渐暴露,米塞斯的学说在西方社会又重新受到重视,在70年代开始的所谓“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危机”中,新奥地利经济学派主要是从米塞斯(以及哈耶克哪里发掘“挽救和重建”经济学的思想源泉。[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新自由主义是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中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强调自由放任理论与政策的经济学思潮。该思想在国家干预主义盛行的"凯恩斯时代"受到冷落,在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涨"时得到兴盛,成为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在全世界不断扩张。上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中曾根政权展开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对日本经济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相似文献   

4.
试论当代经济学家与世界政治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不同视角下的当代世界经济与国际金融 两年前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不仅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是个转折点,对当代经济学家来说亦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正如30年代危机造就了凯恩斯这位创经济学崭新思潮的一代宗师一样,当代经……  相似文献   

5.
凯恩斯理论奠定了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凯恩斯理论的提出是嵌入在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环境中的。从当时背景入手,在传统经济学面对经济危机无力的情况下,介绍凯恩斯针对当时经济危机中的各种问题在质疑传统观点基础上提出的新的解释和应对措施:国家宏观调控干预经济。凯恩斯理论深受当时经济危机这样一个时代的影响,其理论和应用存在着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军事凯恩斯主义是国防费支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派别,在西方国家大行其道,广受推崇。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军事凯恩斯主义的利与弊,其中的合理因素对我国确定合理的国防费规模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书架     
《凯恩斯大战哈耶克》作者:尼古拉斯·韦普肖特译者:闾佳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自食恶果》作者:迈克尔·刘易斯译者:司徒爱勤出版:中信出版社大萧条以来,坚持政府干预市场的凯恩斯主义主导世界。当主权债高企,刺激政策枯竭,干预市场的后遗症日益凸显,坚持自由放任的哈耶克,会怎么说?  相似文献   

8.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在经济学分析中引入了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所忽视的厂商利润最大化和家庭效用最大化假设,吸收了理性预期学派的理性预期假设,建立了微观经济基础的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史就是一部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的争论史。可以预见,只要人类社会存在、经济学存在,这种争论就会持续下去。这种争论的"源"当然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和古典经济学,但在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已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这种争论的"源"还是凯恩斯和哈耶克。20世纪30年代,面对市场经济出现的经济危机等各种问题,凯恩斯和哈耶克争论的中心是市场经济是否完善。凯恩斯承认市场经济的作用,但认为市场经济是不完善的、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10.
高歌  张红凤 《山东经济》2007,23(6):22-26
20世纪30年代,哈耶克与凯恩斯在经济学界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凯恩斯主张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政府干预来影响市场经济过程,哈耶克则是坚决捍卫自由市场秩序的理念。两人在信息和协调问题、货币和资本理论、经济周期以及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等方面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论战,论战的内容为我们理解今天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之间的分歧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11.
周婕 《特区经济》2011,(6):228-229
在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中,我国政府前后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无不是为了稳定金融市场,遏制经济恶化。这些政策方案充分体现了凯恩斯经济学所阐述的需求理论和供应学派经济学所阐述的供给理论,以及与这两种理论相适应的政策建议,对我们具有特别的借鉴意义——因为所有经济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需求与供给的均衡。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focuses on labour market adjustment during the economic crisis of 1997–98. It shows how labour processes help explain better outcomes for the poor than were initially predicted. The Indonesian experience is viewed in a framework that contrasts two extreme models: a Keynesian world of rigid real wages, and a neoclassical situation of flexible adjustment to economic shocks. It was found that the Indonesian case is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neoclassical than the Keynesian model, despite the tendency for greater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labour markets before the crisis. The paper also finds that the large change in relative prices from the exchange rate depreciation had a smaller effect than expected on employment structure. These conclusion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major changes in labour markets prior to the economic crisis.  相似文献   

13.
李哲敏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4):75-79
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救市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的搭配使用使得以IS—LM—BP模型为核心的凯恩斯主义大显神威。尽管中美两国的救市政策无一例外地反映了凯恩斯主义的经济路径和政府干预的反自由主义理念,但依然存在不同之处。IS—LM—BP模型并没有过时,运用该模型分析两国救市政策的异同对于我国早日走出经济危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抵御世界金融危机的条件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春嘉  王千 《开放导报》2008,(5):30-32,51
如何看待目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本文基于虚拟经济的理论给出了解释。文章在对中国和美国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具备抵御世界金融危机的条件,并提出了抵御世界金融危机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5.
Using monthly data for Korea, this study examines nonlinear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in association with financial market distress. The study uses a nonlinear 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 and finds that monetary policy becomes ineffective for addressing huge demand contractions in times of financial market turmoil or severe economic downturn, implying a structural change from a non‐Keynesian to a Keynesian regime, such as a liquidity trap. Monetary contractions have stronger output effects than monetary expansions, particularly in times of financial distress. We found no evidence in favor of asymmetric effects of monetary shocks of different sizes. Finally, we also found financial shocks to have stronger effects on the real economy in times of financial distress than in normal times. Th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periods of financial turmoil or economic crisis.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由于全球性的政府财政萎缩,使行政机关的可用资源日趋拮据,公共部门进行了不同的改革,核心理念是试图建立一个企业型政府。现在又适逢全球经济危机,对企业型政府的重视将会进一步提出。本文通过介绍企业型政府,为什么要打造企业型政府,如何建设企业型政府,对企业型政府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危机后日本实施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日本国内实体经济、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都受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日本政府以及金融当局一方面通过政策性金融手段和信用担保体系的运作来强化政府金融的作用,另一方面,启动多种危机应对政策,有效化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缓解了中小企业生存压力,维护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日本政府实施的金融政策取得一定效果,但伴随着金融政策的实施,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汪锐 《特区经济》2010,(3):60-61
在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到来之际,作为典型资源型工业城市,邯郸市也面临严重冲击。本文分析了邯郸市在全省经济布局中的地位和区域经济的特点,提出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为指引,以自主创新为核心,转换经济增长模式,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服务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行业,方可在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下半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随后演变成了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我国经济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国政府及时调整政策,沉着应对,目前,我国经济出现了好转.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我国经济的好转是否能够持续?经济是否能一路坦途,自此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上一轮经济周期的上行期和下行期;第二部分,论证了中国经济明显好转;第三部分,从多个角度分析论证我国经济好转的持续性问题;第四部分,简要地阐述了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