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孙本芝 《特区经济》2009,(6):202-203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食品国际贸易量不断攀升,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高度关注,我国食品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频频遭遇进口国的食品安全壁垒的重创,本文深入分析国外食品安全壁垒对我国食品出口带来的影响,探讨我国食品出口受阻的原因,在分析探讨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突破国外食品安全壁垒,以提高我国食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几年,发达国家以食品安全为由,运用WTO规则,设置了重重绿色壁垒,以限制进口他国农产品和食品,进而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免受冲击。我国作为WTO的新成员,与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与日俱增,但由于近几年我国出口农产品遭到国外多次“阻截”,绿色壁垒已成为我国入世以来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最大障碍。研究绿色壁垒,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国外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所实施的绿色壁垒的情况,进而分析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最后提出应对绿色壁垒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食品流通安全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尽管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状况总体好转,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食品安全事件在流通环节屡有发生.因此,加强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管理是当前中国食品安全工作的研究重点.本文从中国食品流通安全的现状出发,提出中国流通领域现阶段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通过研究中国食品流通领域安全监管体系和国外食品流通安全监管体系,结合发达国家确保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成功经验与做法,提出提高中国食品流通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真如 《科学决策》2006,(10):35-35
商务部的调查显示,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日益显著,已经涉及我国2/3以上的出口企业和1/3以上的出口商品,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200亿美元。我国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最多的是农产品和食品行业,我国有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造成每年损失约90亿美元。不久前,日本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其暂定标准指标严于我国现行标准的有74种247项。上海蔬菜行业协会会长杨勇萍形象地把日本对中国设限称为“围剿”,并认为,面对“围剿”,标准提升是中国食品安全的救赎之路。(2006年6月24日《中国质量报》)  相似文献   

5.
刘艳荣 《中国经贸》2014,(21):35-36
食品标签技术是一项保护性措施,旨在实现对本国的食品安全的保护,维护本国的市场利益,近些年来中国的食品标签技术措施有所提高。但是受到欧美国家食品标签技术的影响,中国的食品出口面临了一定的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我国的食品出口。本文从食品标签技术的概念入手,从细节上进行解读,分析欧美食品标签技术和我国食品标签技术之间的差异性特点,提出提升我国食品标签技术贸易的应对策略,旨在实现我国食品出口的利润最大化,维护我国出口贸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浙江食品对日本的出口额呈现起伏不定的态势,且占全国食品出口日本的比重越来越低.文章通过扩展重力模型,就质量安全标准对浙江食品出口日本的影响进行实证模拟,结果发现质量安全标准的即期贸易效应为负、远期贸易效应为正;综合来看,质量安全标准对浙江食品出口日本的总体影响是促进作用大于抑制作用.因此,需充分认识国外质量安全标准对出口贸易产生的潜在影响,并构建包括宏观的政府部门、中观的中介组织、微观的出口企业、科研人员在内的“四体联动机制”,协同应对国外的质量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开放的贸易制度和知识产权制度同时影响着企业的创新活动。由于知识产权制度的地域性特征和有条件的国民待遇原则,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可能对中国企业的出口创新活动存在正反两方面影响:一是当出口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时,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可能会激励企业创新,以强化对出口市场的占有;二是当出口企业缺乏持续创新的能力时,由贸易制度获得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因为国外严格的知识产权制度而丢失,从而抑制了出口创新活动。由于中国是一个转型国家,在转型期获得的技术储备大多来自于发达国家的技术扩散,因此在面对国外严格的知识产权制度环境时,必然面临更大的压力。然而这一压力对中国企业的出口创新活动是激励还是抑制却并没有文献进行研究。文章基于《中国工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中的企业数据,使用PSM-DID方法实证分析了美国337调查对中国出口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影响。分析发现:(1)337调查对中国出口企业创新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2)从OECD技术分类标准出发,337调查对高技术企业的激励作用要大于中高和中低技术的企业;(3)337调查对1998年之后开业的新企业存在着明显的激励作用,而对1998年之前开业的老企业而言,激励大小和显著性水平都不如新企业;(4)从控股的资本来源上看,337调查对在华外资控股的企业存在显著的激励作用,而对本地中资企业的激励作用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当今发达国家设置贸易壁垒,实行贸易保护的一种常见的方法和手段,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和实证方面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所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政府行为和行业生产角度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出口所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左媛 《重庆与世界》2011,28(2):21-23
食品召回制度是食品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食品安全法》正式确立了我国食品召回制度,但是实践效果却不甚理想。分析了我国食品召回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在介绍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几项具体措施:完善食品召回立法、加强政府部门监督力度、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和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立食品召回责任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0.
左媛 《重庆与世界》2011,(3):21-23,31
食品召回制度是食品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食品安全法》正式确立了我国食品召回制度,但是实践效果却不甚理想。分析了我国食品召回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在介绍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几项具体措施:完善食品召回立法、加强政府部门监督力度、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和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立食品召回责任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1.
According to China’s recent experiences in agricultural trade disputes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China’s exports might be constrained by nontariff barrier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barriers is assessed in regression analyses by using a gravity mod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to test the effect of the residue standards on China’s export of vegetables (Chlorpyrifos MRL) and aquatic products (Oxytetracycline MRL).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od safety standards imposed by importing countries have a negative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 on China’s expo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trade effect of food safety standards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import tariff. JEL no. F13, F14  相似文献   

12.
There have been growing concerns about the effects of food safety standards on agricultural trade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assess the impacts of food safety standards on tea exports from China, the world′s largest tea producer and exporter. To achieve this objectiv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trends and nature of China′s tea production and export, analyzes changes on tea safety standards indicated by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SPS) measures, Maximum Residual Limit (MRL) of pesticides and the coverage of tea safety standards concerning regulatory pesticides in major importing countries, and quantitatively estimates the impacts of food safety standards on China′s tea export based on a gravity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RL of pesticides (e.g., endosulfan, fenvalerate and flucythrinate) imposed by importing countries hav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China′s tea exports.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China′s tea export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restricted when importing countries increase coverage of tea safety standards concerning regulatory pesticides.  相似文献   

13.
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光亮 《特区经济》2007,(7):236-237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由于食品行业的不断增多,跨越的时空范围不断扩大,各类食品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本文在借鉴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立法的基础上,就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就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提出了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我国各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存在巨大差异,不利于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以机构自主性为理论视角,选取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构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引入符合国情的操作变量,运用OLS回归来验证假设,进而得出结论:监管者应全面且持久地关注食品安全,农村消费者诉求需得到更多回应,正确处理安全监管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中央政府应发挥更积极作用,监管执法效率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食品产业在我国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十五年来发展迅速,但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从环境保护、农业产业化、绿色贸易等方面分析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必要性,并从产品质量、品牌、流通监督体系、技术标准体系、政策扶持等方面详细探讨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食品安全规制中,地方政府为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与当地食品企业合谋,从而导致规制无效。基于此,文章从非对称信息的角度,运用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食品安全规制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与食品企业发生合谋的条件,并通过模型研究得出了中央政府加大查处食品安全事故的概率、加大对食品企业和地方政府合谋行为的惩罚,能够显著提高食品安全规制效果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我国食品安全规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我国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茂云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2):66-68
文章简要阐述了国内外食品安全事件及引发的影响。在食品工业现代化、生态环境演变化、贸易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从法律保证、标准实施、检验护航、防范准备、应对迅速五个方面系统论述了我国在食品安全风险防范工作中应密切关注的要点,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福建茶叶市场持续低迷,对于发达国家提出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虽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应对,然而收效甚微。虽然销售额同比略有增长,但销量基本持平,未能恢复到肯定列表之前,福建茶叶市场基本处于被动状态。本文实证分析发达国家颁布的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对福建茶叶出口的影响,并从政府、企业、协会三个层面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管理的机制设计与相关制度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晟  周洁红 《改革》2012,(5):145-149
在对国内外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借助产权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比较制度分析等理论工具,从安全防范机制、三方管理机制、双重认证机制、市场需求机制、终端监控机制、责任追溯机制、社区连坐机制、重复博弈机制八个维度对食品安全治理机制进行经济分析后认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应构建包括信誉制度、监督制度和激励制度在内的三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20.
周净 《特区经济》2008,(2):182-183
安徽省是传统茶叶生产大省,茶叶出口量居全国第三。但是面对欧盟、日本等国实施新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后,安徽茶叶出口遭遇到严重的绿色壁垒。本文分析了绿色壁垒对安徽省茶叶出口的影响,提出进一步扩大安徽茶叶出口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