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KLEMS项目的目的是在北美,欧洲和亚洲进行生产率的多国比较。本文讨论了KLEMS研究中估计资本存量的基本方法-永续盘存法及其经济含义。在这个研究中,根据中国的现有数据,应用永续盘存法估计了1985-1995年间,中国制造业分部门的资本存量。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估计中所使用的数据,并讨论了所使用的假设与必要的数据调整,以及这些假设与数据调整所可能带来的估计中的误差。 相似文献
2.
估算资本存量是对我国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永续盘存法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已有的研究成果,文章对基期资本存量的计算方法提出改进意见,并以1978年为基年对中国资本存量进行了重新估算。 相似文献
3.
永续盘存法是测度资本存量的常用方法,但其在军事资本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利用永续盘存法对我国的军事资本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军事资本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军事资本的增长速度要落后于总资本的增长速度。因此,要在考虑经济承受力的情况下,逐步增加我国的军事资本,保证我国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国家主权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4.
基于永续盘存法对中国工业分行业的资本存量做详细的测算。对永续盘存法下的各项估算指标做详细的数据说明,通过对资本流量数据的构建.对不同年份不同行业的折旧率的构建以及基期资本存量的确定最终得出迄今为止较为全面细致的资本存量值,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较为科学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系统地估计了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1990—2014年各年末的R&D资本存量。在估计过程中,对部分R&D内部支出和科技人员劳务费部分缺失数据进行了处理,并对基期R&D资本存量、折旧率和R&D投入价格指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本文与现有文献估计的R&D资本存量增长趋势基本一致,但略微低于现有文献的估计结果。笔者发现,中国R&D资本存量在1990—2014年间经历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3.66%。但R&D资本存量的省际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的R&D资本存量占GDP比重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且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因此,中西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之一在于加大R&D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6.
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投资带来的资本存量快速增加是中国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资本存量并没有传统研究估算的那么高,另外资本效能下降也是中国一个需要关注的现象。与传统研究不同,本文发现中国折旧变化并不是一个直线,而是分阶段逐步上升的,研究结果比较符合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实际。 相似文献
7.
我国资本存量测算及投资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准确地测算资本存量,是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投资效率、生产函数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等问题的基础。本文在比较分析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统计数据,对我国1952—2007年的资本存量进行了重新估算,并借此进一步计算分析了我国改革以来的投资效率,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的宏观投资效率在持续降低。 相似文献
8.
9.
资本存量估算是经济发展分析中的重要参数,而资本存量估算常用的方法中,折旧率是一个重要的参数.通过对北京折旧率的分析,特别是利用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逆推出并验证了北京的经济折旧率估算,结果发现北京的资本经济年折旧率为5%. 相似文献
10.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基础产业,在社会产业链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它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至关重要。钢铁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资本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新中国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对其优先投资,经过长期投资而积聚的钢铁工业资本极大影响了钢铁产品数量和结构,进而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产生效应。依据相关历史数据,运用永续盘存法(PIM)核算1952—2017年中国钢铁工业资本存量,在此基础上建立它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VAR模型(EVIEWS10),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三者之间动态作用机制,并通过方差分解分析三者之间冲击作用的贡献度,探析中国钢铁工业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