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已受到了众多的诟病。最主要的缺陷有三个方面:一是劳动仲裁前置制度;二是劳动仲裁时效制度;三是劳动仲裁的行政性。针对这三个方面的缺陷,我们可以从建立“或裁或审,各自终局”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建立独立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对劳动争议仲裁的管辖权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劳动争议仲裁实践中,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分析了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权的特征,提示了劳动争议管辖权面临的问题,对如何妥善处理管辖权争议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劳动争议案件在我国现阶段有日益增加之趋势,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劳动争议仲裁机制解决劳动争议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程序保障理念的指导下,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保障、组织保障、举证责任制度、仲裁时效、仲裁监督等方面对完善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仲裁机制进行了构想。  相似文献   

4.
《河北企业》2006,(1):35-35
<正>劳动仲裁的7种仲裁风险,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应注意避免。这7种劳动争议风险分别是: 1.仲裁请求不当的风险。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应根据客观事实和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受理范围的  相似文献   

5.
范斌 《人力资源》2006,(5X):62-67
一年前被拖欠工资,如今还能否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可否不经过劳动争议仲裁而直接将公司告上法院?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员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时,该到哪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结果的强制执行?本期我们请到长期处理这类劳动争议案件的专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正确处理劳动争议仲裁中的程序问题,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仲裁民间性与司法性的结合,保证了其灵活性、专业性、快捷性与独立性.劳动争议的特殊性与对其的处理体制需要迥异于一般性民商事仲裁与诉讼程序并不具有理论与逻辑上的必然联系.在其他国家(地区),仲裁基本上被适用于利益(集体)争议的解决而不适用于权利(个人)争议,并遵循一般仲裁的基本原理.而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仅仅只是权利争议的处理程序,并背离了仲裁程序的基本属性而具有突出的强制性特点.对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劳动争议多发城市的调研也能印证上述理论与制度实施的困境.未来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的改革,要么“回归”仲裁本性,建立“或裁或审”的裁审体制;要么变革其为准司法程序,建立“一裁一审”的裁审体制.  相似文献   

7.
劳动争议仲裁文书,主要是指劳动部门在解决劳动争议中,处理当事人之间的劳动权益争议而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表现为仲裁裁决书、仲裁调解书。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劳动争议仲裁逐渐落后,存在着立法规格不高,内容不健全,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不完善,仲裁机构不健全等缺陷,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劳动现状,亟需改革完善,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本文详细的介绍了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存在的缺陷,并为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劳动争议仲裁是具有准司法性质的非诉讼程序,它是国家依法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法律程序,具有与司法审判机关相类似的机构设立、职责、权限、组织活动原则和方式,其形成的法律文书——仲裁调解书和仲裁判决书依法生效后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劳动争议仲裁作为诉讼的前置程序,可以使大部分劳动争议得以解决,不必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预防和减少了劳动争议双方矛盾的激化,保证了生产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但是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还是不属于司法机关,在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无权采取强制措施。仲裁程序也不似诉讼程序那般有法律的明确规定。要提高劳动争议仲裁的办案效率,必须有完备的仲裁规程为基础。但是我国目前的劳动争议仲裁法规还不完善,本文仅以劳动争议仲裁中的举证责任问题为例,谈谈对劳动争议仲裁法律应用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但是近年来,各种类型的劳动争议事件不断发生,一些劳动仲裁案件在审理时无法可依,非常棘手,致使许多劳动者的合法权利不能得到很好的维护,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本文结合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现状,分成几个部分进行研究。笔者希望通过此文使读者能够了解我国的劳动仲裁制度,并且为劳动仲裁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近日,甘肃省山丹县仲裁办公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总结历年办案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借鉴其他地区仲裁文书样式,集体讨论数易其稿,规范了36种仲裁常用文书样本和办案程序。  相似文献   

12.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解决当事人之间劳动争议的最重要的途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现阶段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并不成熟,还存在着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繁琐复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适用的法律不同、仲裁机构缺乏中立性等问题。所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不仅可以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及时公正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而且还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劳动法关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解决当事人之间劳动争议的最重要的途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现阶段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并不成熟,还存在着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繁琐复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适用的法律不同、仲裁机构缺乏中立性等问题。所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不仅可以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及时公正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而且还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劳动法关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施行之年。可以预见,随着三部法律的颁布实施,劳动争议将大幅度增加,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继续加强劳动争议仲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劳动仲裁工作新机制,不断提高劳动争议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东阳市劳动仲裁院在劳动仲裁工作中坚持调解为先的理念,规范劳动仲裁调解行为,提升劳动仲裁调解能力,扎扎实实地推行劳动争议全程调解机制,积极化解矛盾,有效促进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世界各国(或地区)根据自身的社会发展情况逐步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并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步趋于完善。仲裁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一种方式,在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及时化解和缓和劳资双方的矛盾和冲突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摘编的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降低了维权的门槛,减轻了当事人尤其是劳动者的经济负担,较好地维护了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但是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也使劳动争议仲裁工作面临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劳动争议而引发的劳动争议仲裁逐年增多,同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也于2008年开始实施,但是在实际办案过程中,关于仲裁时效仍有理解和适用的问题。本文在介绍仲裁时效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具体案例对易错的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重庆劳动保障》2006,(2):F0003-F0004
重庆市九龙坡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是综合管理全区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事务的政府职能部门。局机关内设:办公室、劳动争议仲裁科、劳动保障监察科.社会保险科(公费医疗管理办公室、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和职业技能开发科(职业技能鉴定所)。直属事业单位有:社会保险局、就业服务管理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相似文献   

20.
一般的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直接诉之法院,请求法院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对于发生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必须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本文通过对仲裁前置弊端的分析,为完善制度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