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推动贫困地区经济迅猛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样,也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然而,发展旅游业离不开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旅游职业教育的开展,充分发挥了人才培养的优势,明确了人才培养的体系,并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使其成为贫困地区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实现旅游业的精准扶贫。本文为以"扶贫"与"旅游"作为研究的视角,对旅游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的若干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勇  魏卫  邓念梅 《旅游学刊》2006,21(Z1):62-66
旅游管理专业"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顺应我国目前旅游业快速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素质提升的需求提出的.本文建构了"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系,以湖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提出了"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并对该模式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3.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旅游管理专业“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顺应我国目前旅游业快速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素质提升的需求提出的。本文建构了“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系,以湖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提出了“四轮驱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并对该模式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4.
《旅游学刊》2006,21(9):F0004-F0004
浙江林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在旅游业传统的饭店、旅行社、旅游营销、旅游规划人才培养与研究的基础上,着力构建景区管理、健身休闲、休闲体育、茶文化等领域的经营技术与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联合组建了我国首个培养本科以上层次的茶文化学院,同旅游与健康学院实行一套班子管理,探索、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湖北省旅游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但是旅游教育相对滞后 ,且人才缺口仍然很大 ,尤其是缺乏高素质、务实型和创新型人才。本文结合湖北省旅游人才培养的现状 ,分析了旅游教育滞后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的深层次发展,日益显示出旅游服务行业高端管理人才和专业经理人才的紧缺,而很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偏差,又深化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此,改革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周利 《西部旅游》2023,(6):91-93
<正>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加强旅游演艺人才培养对于促进旅游业发展和加强文化交流都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旅游演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解构了旅游演艺人才的能力素养,分析了新时代下应当如何落实旅游演艺人才的培养,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一、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20世纪80年代初,旅游教育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而兴起,在旅游职业教育中,大多数的职业院校都开设了旅游类专业,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以安徽省为例,半数以上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旅游类专业,为旅游行业培养和输送人才,但整体发展不均衡。大多数院校的旅游类专业设置单一,以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两大传统专业设置为主。旅游人才培养的规模较小,大多数院校的旅游专业学生数量都在一百人以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开征旅游税的必要性 80年代,我国旅游业,特别是国际旅游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在旅游接待能力、旅游创汇、回笼资金、旅游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人才培养及旅游宣传招揽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旅游业已成为我国一个新兴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相当突出的问题和矛盾,旅游经济的特殊功能没有  相似文献   

10.
刘永宽 《当代旅游》2013,(10):41-41
随着我国《旅游法》的出台.针对旅游一线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如何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旅游服务技能型人才也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旅游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面对旅游业多元化的发展以及对全能型人才的需求.对于旅游行业人才的培养应更加注重质量,为旅游行业人才需求做好保障工作。本文分析了旅游服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和现存问题。提出了旅游服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1.
旅游人才开发管理中的十大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才竞争是现代旅游竞争制胜的关键。本文简要地分析了我国旅游人才开发管理中“旅游人才开发与旅游业发展”、“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人才数量与人才质量”、“从业人员资格准入与在职培训”、“院校培养与继续教育”、“培养人才与使用人才”、“人才流动与人才稳定”、“宏观管理、行政开发与微观管理、市场开发”、“‘请进来’开发与‘送出去’开发”、“显能开发与潜能开发”等十个方面的关系 ,力求从整体上把握我国旅游人才开发管理的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Consumer satisfaction related to service quality during the vacation experience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to the travel and tourism industry. This study tests empirically the effects the number of nights spent on a vacation have on the levels of satisfaction recent travelers report for three service aspects of the travel destination: perceived satisfaction with tourism service providers; perceived “freedom from defects” of tourism services; and perceived reasonableness of the cost of tourism services. Differentiation in satisfaction scores between “short-term visitors” (i.e., those who stayed from one to six nights) and “long-term visitors” (i.e., those who stayed seven or more nights) were examin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visitors were present for (1) perceived satisfaction with industry professionals delivering the service experience at the travel destination, (2) perceived satisfaction with “freedom from defects” of the actual services at the destination, and (3) perceived reasonableness of the cost of services at the travel destination. Suggestions for how tourism industry professionals can make use of this information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旅游人才。旅游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企事业单位中的(中)高级管理人才、从事旅游教育以及进行理论研究的专门人才。而教学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重要手段,本文拟从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科书等方面对旅游研究方向的硕士生教学内容的改革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旅游产业政策旨在规范行业发展,引导产业上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成为调控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1978年至今,我国旅游产业政策的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探讨旅游产业演变的基础上,利用我国31省区市2001~2018年面板数据测度旅游产业政策的有效性。结果发现:旅游财政投入能极大地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颁布的不同层级旅游产业政策具有时效性差异,中央政府旅游产业政策具有时滞性特征,滞后期为一年,而地方旅游产业政策具有即时有效性;旅游产业政策空间分布及有效性存在东中西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旅游公共服务的理论认知与实践判断——兼与李爽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旅游市场呈现出大众化、散客化、常态化的新趋势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成为影响游客满意度和目的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由于旅游业在中国长期被作为高度市场化的经济产业看待,人们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依据和重要性缺乏认识,因而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均出现不少问题。文章检视了已有研究对于旅游公共服务理论认知的相关论点,着力分析了李爽等的旅游公共服务论所存在的核心概念认知矛盾、理论理解和实践判断偏差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笔者对于旅游公共服务的理论认知,从5个W和1个H的角度阐述了旅游公共服务的内涵、外延、属性、服务的对象与供给主体、供给机制与时空条件。文章认为,旅游公共服务的主体内容体现为旅游基础设施、目的地推广、旅游权益保障三大方面;其本质是公益性服务,服务供给机制和方式的多元化并不等同于责任提供主体的多元化;旅游者的共同需求和目的地公共利益的性质及其客观存在,决定了旅游并非纯粹市场化领域,政府提供旅游公共服务是正当的,也是应该的。当下中国旅游公共服务的主要问题不是过多,而是欠缺与低效并存。旅游行政部门虽然承担着最大、最多的公共服务职能,但对这一职能的性质、内容和功效的认识并不到位,与旅游者的期望和需求还有较大距离。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才资源需求的旅游教育分层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社会调查和实证数据比较的基础上,剖析了近年来旅游业人才资源现状和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现状,指出了总量平衡———宏观协调和单体失衡———微观失调的人才资源矛盾,提出应重新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根据产业发展对人才资源的需要,分层次进行个性化的培养模式设计,提高人才培养效益。  相似文献   

17.
高校旅游课程综合化改革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球化的冲击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对未来旅游管理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过对课程综合化的特征及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 ,提出了中国高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国际接轨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Partnerships between educators and industry professionals can facilitate students' tourism career opportunities. Considering this, a mail-out questionnaire was undertaken to assess the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of tourism educators (n = 56) and tourism professionals (n = 100) on tourism education issu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one-quarter of professionals believe university tourism majors provide graduates with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both groups consider tourism/hospitality,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as important business majors. Competencies in logical thinking, social interaction, tourism knowledge and concepts, and generic skills are also considered important by both groups with specific workplace competencies and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considered relatively less important by educators (p < .05). In conclus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jointly facilitatedby academicsand industry are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及其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马波  寇敏 《旅游学刊》2006,21(7):24-28
出境旅游持续快速增长,国际旅游双流格局渐次形成,是当前中国旅游业国际化的主要表现.出境旅游发展会改变国际旅游收支关系,但是,即使出现旅游赤字,也不一定对宏观经济产生负面作用.出境旅游发展会刺激中国入境旅游增长,促进旅游企业的跨国经营,有利于提升中国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当前,政府无需对出境旅游加以直接规制,但需要采取多种跟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