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截至2007年12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升至1美元兑换7.3046元人民币,比年初升值超过6%,2005年7月汇改以来已累计升值约10%.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通过人民币汇率改革对经济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应对策略,并认为人民币大幅升值将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2.
《企业导报》2004,(3):21-23
<正> “2003年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一年。”在2003年12月26日举办的一次座谈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丘晓华如是评价。国家统计局没有按照惯例在岁末公布当年GDP的预计数,不过,按照邱晓华早些时候的预计,2003年中国GDP增长率将达到8.5%。2003年关于中国经济的争论之多是多年以来未曾遇到的,不止一位经济官员和学者这样感慨。尽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争论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能否从“大稳定”平稳走向持续复苏,取决于各国政府如何应对种种差异化的挑战。值得期待的是,更强势的人民币将加快中国经济重归平衡,同时减少对其它新兴市场的压力。中国实体经济的复苏在全球概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出口贸易的增长更是令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羡慕。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较为乐观,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经济发展实力的提升客观上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升值。文章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讨论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形成原因,旨在探索人民币升值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热望与唱衰共生 这是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现象:在整个2002年,众多国际经济组织、最权威的研究机构、顶级投资银行都对中国做出了最乐观的预言,而于此同时,西方众多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的报道却始终充斥着悲观、质疑乃至诅咒。 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在这两个领域被以两种极端的声音记录,一个是连中国人自己都感到过誉的赞美:“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排名第  相似文献   

6.
《上海企业》2012,(2):53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近日的表态,反映出在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且美欧经济停滞威胁到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的情况下,中国的焦虑越来越大。外交部做出此番表态之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称中国应适时地"微调"宏观调控政策,以支撑经济增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自2005年7月21日实行新一轮的人民币汇制改革以来,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的状态,对中国的外贸经济存在着多方面的影响,本主要概述了人民币升值以后对我国外贸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以及升值以来中国外贸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辽宁经济统计》2009,(2):36-37
中国经济信息网2009年1月20日载田立的文章指出,人民币国际化的三个条件我们当下不具备,理由有二:  相似文献   

9.
在21日召开的博鳌论坛“世界经济发展前景预测”专题论坛上,摩根大通中国研究部主管兼首席中国经济师龚方雄说,全球经济的风险、人民币改革和银行体系将成为影响明年中国经济表现的三大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资源在线     
《中外企业文化》2007,(8):89-89
上半年全国税收超2003年全年总额;环境污染威胁中国经济;易纲:人民币汇率弹性将有序增加;奥运将使北京经济年均多增0.8%[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汇率制度问题,实际上是中国经济现阶段面对深层次的体制改革中的一环。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格局下,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后,中国经济需要应对许多新的矛盾和不同层次的问题。目前,汇率问题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很大影响,本就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运行方式,特点以及存在的弊端进行论述,提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2.
李进 《陕西审计》2005,(4):23-23
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对于中国来说,最好的策略是推迟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汁划实施,中困采用拖延策略是最符合中国经济利益的做法。美国并没有中国经济可能信赖的支撑。对中国贸易的严重打断将会导致美国经济硬着陆,而且其时间会在中国经济硬着陆之前?来自华盛顿的声音倾向于将更多的热钱引向中国经济体内,这些资金有可能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因为在目前中国的汇率机制下,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创造了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但同时也积累了日益突出的结构性矛盾。2008年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再平衡"和结构调整,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得日益不可持续。  相似文献   

14.
易宪容 《英才》2008,(5):32-32
从2002年开始,各国政府及不少研究者都认为,世界经济的失衡,特别是美国与中国经济的失衡,根本上的原因就在于对人民币汇率低估,在于对人民币汇率的低估而造成的中美贸易顺差过大,造成了中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因此,只要人民币升值,就能够改变这种经济格局,就能够让世界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传真     
《审计与理财》2005,(8):61-61
香港22年来首调联汇率,否认为人民币升值作准备;60位学者坚信:下半年中国经济不会出现通货紧缩;中国纺织品商会预警:对六种输美纺织品再亮红灯;  相似文献   

16.
巴曙松 《中外管理》2005,(12):81-83
“中国经济将从过分依赖外需转向内需,企业在2006年应该有这方面超前性的考虑。”  相似文献   

17.
易宪容 《英才》2006,(11):22-22
对于国内目前的宏观经济调控,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甚高。但是,人民币升值真的能够缓解中国经济过热吗?经济过热真的仅是外部冲击(如大量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结果吗?如果人民币大幅或加速升值,真的会达到中国经济紧缩结果而让国内经济平稳过渡吗?如果不能,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国际贸易摩擦和冲突日益增多,中国商品被扣,被反倾销的事例多不胜数,人民币对其他国家货币的比价也日益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人们不禁想问,这到底是怎么了?是他国在嫉妒中国的成功,还是有一小撮极端仇视中国的势力在制造阴谋,给中国处处下绊?出于政治目的挑起经济冲突的事例是有的,最典型的就是最近日本政府有意在我国东海石油、天然气开采上不断挑起事端,侵犯我国应有权益,对此我们当然要态度鲜明地坚决反击。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对于大多数国际贸易摩擦和冲突,包括对人民币价值的重估,一律将其视为在政治上敌对中国…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国际上以日美为首的一些国家频频对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国内,上半年非典疫情给经济造成一定创伤,下半年汽车、钢铁等行业的过热现象使经济遭受通胀通缩双重压力。然而,中国经济的航船却绕过了一个个暗礁险滩,全年经济增长率达到8%。十六届三中全会后。紧接着又召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研究今年的经济工作,并确定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4年,无论是从国际看还是从国内看,国民经济仍然具备较快发展的条件,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健运行的态势,有望以7%左右的速度前行。  相似文献   

20.
外刊精揽     
有关中国经济的五大谬误 1.中国很快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中国经济规模虽然巨大,但生活水平差距更大。2.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因而可以在经济谈判中要挟华盛顿。中国不能简单地把所有美元投入国内,这样会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华盛顿和北京彼此拴在一起,任何一方都无力要挟对方。3.允许人民币升值是中国削减贸易顺差可做的最重要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