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商家卯足了劲举着"高科技"的大旗,频频推出"新概念"来吸引眼球,各种材质令人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其中,号称"自发热"的保暖内衣颇受欢迎,在其广告宣传词中赫然写着:发热纤维、保暖率高达60%、保持37℃恒温等。那么,这些说法到底靠不靠谱呢?  相似文献   

2.
《巴蜀质量跟踪》2001,(18):12-19
一、保暖内衣华丽转身 一提起“保暖内衣”这四个字,很多业界人士感慨太多,去年这个行业被大大小小的几百家品牌搅得翻云覆雨,厂商怨声载道。消费者近乎谈虎色变。去年的混战,有没有给消费者留下后遗症?经过半年的痛定思痛,昔日的几大业界巨头现在在干些什么?近日,记者对消费者和保暖内衣商家进行了一次调查。  相似文献   

3.
《巴蜀质量跟踪》2000,(9):37-37
以“南极棉”为首的保暖内衣市场在今年如火如荼,但上海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期对30家企业生产的30种。内衣进行了专项抽查后,发现保暖内衣“说的”比“做的”好。5种没有生产标准企业生产的品牌是上海新长征仿生绒衣被服饰有限公司的王宽飞牌生态绒保暖内衣、  相似文献   

4.
天气骤冷,保暖内衣市场迅速升温。 有句话“保暖内衣不怕冷”。如今,保暖内衣的面料越来越好,制作越来越优,保暖性能越来越强,忽悠也跟着越来越烈。竹炭绒、珍珠绒、珊瑚绒……高深莫测的概念,保健、红外……神奇的高科技功能,商家说得是天花乱坠,百姓听得云里雾里。  相似文献   

5.
北方的冬天向来是商家看好的时节.近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产品"发热内衣".面对一波又一波的新概念、新材料、新产品,不少爱美的青年男女甘愿充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然而,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却让更多的消费者望而怯步,对新产品的质量与性能褒贬不一.也曾有过消费者因穿着"热能衣"反被冻得发烧感冒,以虚假宣传将广告商告上法庭的报道.新品"发热内衣"真能发热吗?本刊试图通过多方求证,揭开保暖新品--"发热内衣"的面纱.  相似文献   

6.
天气逐渐寒冷,保暖内衣的销售战已全面打响。在今年保暖内衣的销售市场上,不仅品牌明显增多,而且价格也大幅下调。各种保暖内衣“买一赠一”、“原价398元,现价98元”、“半价销售”的招牌在各大市场中随处可见。各个保暖内衣的专柜前都挤满了前来选购的消费者,这种又轻又薄又暖的内衣已经走入了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保暖内衣:火爆了媒体广告 还是在色彩斑斓的秋天,中央电视台的广告上就燃起了保暖内衣的篝火。那火烧得猛呀!郑少秋说了:“俞兆林真厉害!”。赵本山喜好“北极绒”,尤勇则喜“天之锦”,韦唯一家偏爱“羊老大”.陈强和陈佩斯父子俩也加入其中。此外,还有凯丽、屠洪刚、葛存壮等对保暖内衣也情有独钟。但极具魅力的还是徐帆和葛优,徐帆对葛优甜甜的一句:“噢!南极人——不怕冷”,使“南极人”保暖内衣风靡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8.
保暖内衣作为能为冬装大大“减压”的内衣,近两年来颇受时尚人群的喜爱。目前市面上的保暖内衣到底有没有厂家宣传的那么神奇?消费者到底应该怎样挑选保暖内衣呢?  相似文献   

9.
农历立秋的节气刚过没几天,热热的天气还不时地“骚扰”着人们,让人感到心烦。偏偏赵本山以及其他一些厂家也在这个时候跟着凑热闹,忙不迭地做起了保暖内衣的广告,给人们的生活又添了“秋天里的一把火”。看着厂家如此急急忙忙做广告,人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保暖内衣的大战即将开始。自1998年以来,我国保暖内衣行业真可谓“年年混  相似文献   

10.
胡jun 《企业研究》2001,(3):40-42
一、尴尬的保暖内衣市场 现下,国内保暖内衣市场大战正酣。一时间,保暖内衣的广告频繁出现在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上,众多影视明星更是身着各种品牌的保暖内衣轮番上阵亮相,直令消费者眼花缭乱,而降价、打折、买内衣送消费金卡等促销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甚而关于保暧内衣中塑料薄膜夹层使用与否的争论的“战火”还烧到了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委员会。但广告和其他营销手段的大量投入并没有与广大内衣厂商们期望的销售业绩成正比。一方面是消费者面对众多品牌的保暖内衣的声嘶力竭地叫卖越来越变得无所适从、犹豫观望甚而怀疑否定,一…  相似文献   

11.
杨超 《上海标准化》2004,(12):26-28
11月1日起《针织保暖内衣》行业标准(FZ/T 73022-2004)正式实施。该标准是在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的组织下。由婷美、纤丝鸟、北极绒、波司登等8家保暧内衣主流企业参与制定。随着这一标准的实施,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变化。据北京娱乐信报消息。《针织保暖内衣》新标准实施的第一天,在京城各大商场保暖内衣专柜,主打化学纤维的“暖力卡”、“赛维卡”、“魔卡”等“卡”噱头招牌已不见踪影。而该报记者在各大商场、超市还发现.几十个品牌的保暧内衣.执行新标准的寥寥无几。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个标准的实施到底有什么意义?它的作用是不是仅仅局限于对“卡”的肃清?疑惑的消费者需要一个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又是一年秋去冬来,随着气温的下降,保暖内衣在兰州也如期进入了一年中的销售旺季。与去年萧条的情景相比较,今年兰州的保暖内衣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火爆景象。原因是今冬的保暖内衣加进了高科技的宣传噱头。 无论是热力卡、暖力卡,还是魔咔。今年的保暖内衣似乎无“卡”无以成天下。所有的这些“卡”又都无一例外地被冠以高科  相似文献   

13.
你二重保暖,我三重御寒;你有“莱卡”,我有“远红外”:你请来葛优,我邀出赵本山……保暖内衣材料、技术年年出新,促销、售价岁岁大变。终于,今年秋风一起,酿成了全国性的保暖内衣大战。究竟谁的许诺真?到底哪家质量好?记者请教专家、采访消费者,陈各方意见于本版,望能予读者一个明明白白。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交,商战异常激烈,促销手段层出不穷,各路明星粉墨登场,到处都是“相信我,没错的”促销声。在各种价格大战中,服装行业拼得最凶的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保暖内衣。保暖内衣究竟“饱暖”了谁?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还真得好好地寻思寻思。  相似文献   

15.
时值冬日,总避免不了寒冷的侵袭,近段时期,冬季保暖服装进入销售旺季。目前,市场上各种打着美白、美体、瘦身、发热升温等功效型概念的保暖内衣粉墨登场。区消委提醒广大消费者,保暖内衣概念炒作已有好几年了,每一年都会有新点子新花样,就往年的情况来看,炒作  相似文献   

16.
消费警示     
警惕彩棉内衣的彩色陷阱天气转冷,保暖内衣销售攻势在各大商场如火如荼,大部分专门生产保暖内衣的厂家也开始不遗余力地大声吆喝着回归自然的彩棉内衣。然而细心的消费者不难发现,彩棉内衣的彩棉含量不尽相同,少的彩棉含量仅20%左右,多的却达98.5%,甚至100%。更有甚者,外包装打着“纯天然彩棉”旗号的内衣,但标签上丝毫未见有彩棉成分含量,是真彩棉还是染了色的“彩色棉”,很难分辨。据介绍,今年的彩棉内衣在款式和花纹上都比去年有所突破,花色越来越多,女士内衣有镶花边的、美体塑身的、超薄美体的等,原本一向宽松直统的男士彩棉内衣也开发…  相似文献   

17.
10月 21日,河南省潢川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队在查处一起销售假冒南极人保暖内衣案件时,遭到售假者的暴力阻挠,抗法者已被移送公安机关。  21日上午,潢川县质监局接投诉,有一门市销售假冒南极人保暖内衣。稽查队当即派 2名执法人员,在县公安人员的配合下,与南极人服装公司打假人员一道,对该县县委大门东侧“豪门”服饰店进行检查。经查证,该店销售的“南极人保暖内衣” 50多件纯属假冒产品,执法人员当即办理查封手续。这时店主王庭明带 3名妇女走进来,大吵大骂,并威胁执法人员“谁动我一件衣服,我砍死谁,县委书记来,公安局…  相似文献   

18.
消费提示     
保暖内衣不宜贴身穿 有的保暖内衣是采用多复合夹层材料制作而成的。这种材料是在两种普通棉织物的中间夹有一层蓬松的化学纤维或超薄薄膜,它能进一步加强阻止人体皮肤与外界进行气体和热量交换,因此,保暖内衣可以起到一定的类似棉衣的御寒作用。然而,穿着含化纤成分的衣物容易产生静电。这些静电在人体周围可以产生大量的阳离子,它们会使皮肤的水分减少,而使皮屑增多。如果贴身穿保暖内衣,容易诱发或加剧皮肤瘙痒。另外,保暖内衣的通透性比普通的衣服差。因而保暖内衣不宜贴身穿。(小琴)研…  相似文献   

19.
一、案情经过  2000年10月25日,我局打假办根据国内一家保暖内衣公司内蒙古地区市场部总监人员的举报:在我市发现假冒该公司的产品保暖内衣。按照举报人所说,执法人员来到一家商店检查,发现有上述保暖内衣产品,其中在包装盒上,有未贴防伪标签的产品18件套,(在包装盒上明示说明“此处未贴兆林地区编码标签为假冒产品”),还有贴有代码标签并有代码21的产品29件套,共计47件套,货值9千多元。执法人员将上述产品异地封存,并展开调查。  1.调查该公司在内蒙地区市场部总监。  总监有该公司总部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书中有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自1998年以来,国内市场连续二年出现保暖内衣市场火爆现象。去年八月底,来自国内两家最大的保暖内衣厂家透露的信息,300万套产品已被订购一空。保暖内衣俗称“南极棉”。上海是该产品发源地。1997年问世以来,由于该产品较好地解决了保暖和穿着不臃肿问题,深受消费者欢迎。1998年形成第一个消费高潮,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共生产300多万套,当年基本销售一空。许多外地代理商携款来沪都不能及时提到货,从而使这个产品成为新的热点。受市场需求驱动,国内近期有一批企业先后开始投资生产这种产品。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有20多家企业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