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实施以技术领先为导向的战略研发管理,构建技术领先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和战略研发管理框架,实施标准业务流程、队伍建设、创新激励、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和项目过程控制,培育创新文化,形成以技术创新为导向,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机制管理为保证,以文化推动为助力的运行模式,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8,2(12):F0002-F0002,1
岁末寒冬之际,以“新药技术创新战略与企业研发模式抉择”为专题,内容涵盖“国家新药创新与产业化实施的战略转型”、“全球化新药研发战略与全面管理创新——迎接第四代新药研发时代到来”“国内制药企业新药技术创新战略与研发模式抉择”三大模块的“第七期全国医药技术管理高级培训班”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3.
过多年的培育,泰州市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新突破,企业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企业新产品研发获得新发展.2007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新产品就有364个,销售收入132亿元.  相似文献   

4.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建设技术创新型企业为目标,不断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科技兴企”和“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大幅度增加技术研发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铁电气化局的经验告诉我们,科技就是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中美间贸易战的背景,以2016~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分析了该事件产生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并得出以下结论:(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而相应提升,从而促进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并在政治关联、所处成长期、竞争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异质性;(2)基于融资的角度,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会提升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并且会降低企业的融资规模,具体来说,融资约束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研发投入之间的作用机制表现为“遮掩效应”,而不论是债务融资还是股权融资,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之间的作用机制都表现为“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6.
<正>2005年,企业自主创新被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也凸现了两个战略转型:一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二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在这个背景下,我国众多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纷纷宣  相似文献   

7.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求针对纺织等重点行业和技术领域特点,依托骨干转制院所、行业特色高等学校和行业领军企业,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相关科研资源,推动建设一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加强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推广。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研发的最优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校企合作研发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讨论了校企合作研发的基本模式及其制度特征的经济学含义,并重点分析了校企共同研发的最优制度安排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有效的情况下,企业与大学共同研发的最优合约安排是由企业拥有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同时企业向大学提供一个固定支付加上与技术绩效挂钩的可变报酬(类似于版税);在弱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下,一种次优的可能安排是大学和企业模拟企业间合作研发时采用的合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但大学拥有收益权、而不具表决权的干股。本研究的政策含义是,在共同研究过程中,为有效地促进公共研究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争取必须配合其他的支付机制,如与研发产出挂钩的可变支付,以尽可能地激励大学的研发努力。  相似文献   

9.
结合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演变历程,阐明汽车工业从企业自我研发到创新网络的技术创新之路,并结合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应按照以下途径形成有效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创新网络:企业SWOT分析、选择技术创新路线、确立技术发展战略、构建内部和外部创新网络、促进内外网络协作创新、加强创新管理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背景下,研发人员成为企业创新的核心人才之一,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增强方面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针对企业中的研发人员,如何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对其进行激励,尤其是研究不同激励制度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时的影响程度,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文章在对研发人员激励制度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内容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研发人员激励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模型,提出了影响程度假设,并以郑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股权激励制度和薪酬福利激励制度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最明显,培训、发展和环境激励制度的影响次之,成就激励制度的影响最小,最终得出物质激励制度在研发人员心中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正>雪佛龙公司技术研发由专业公司管理,创新机制更加灵活,使雪佛龙拥有持续技术创新能力。雪佛龙的技术研发极具特色:专业技术公司以技术创新为主业,有力支撑雪佛龙的创新战略发展;设立综合的能源技术问题解决平台——能源问题解决中心,集中力量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攻关研究和处理,并负责推动技术商业化应用;注重前瞻技术研究,设立专业的技术风险投资公司,对具有前景的世界前沿技术进行风险投资,进一步扩大技术创新源,推动创新速度,为雪佛龙新技术积累提供可靠的创新平台。这些对目前正处于加快技术创新的公司来说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助推了整体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但也带来了微观层面策略性创新和宏观层面“数量长足、质量跛脚”的创新困境。在迈向创新强国之路上,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内涵和重要工具,以税收优惠、创新补贴为核心的一揽子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是否导致了中国技术创新上述困境?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本文利用中国企业授权发明专利数据,以及机器学习和语义引用方法,测度了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税收调查数据、中国工业企业科技活动调查数据和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名录等,实证检验了中国技术创新主要激励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和数量的影响。研究发现:①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为代表的普适型政策仅促使了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数量,对企业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不显著;②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为代表的选择支持型政策,同时激励了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质量和创新数量;③以“政府科技活动资金投入”为代表的自由裁量型政策,则对企业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都无影响。本文为企业技术创新质量提供了新的测度方法,更为合理评估中国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健康环保生活新概念的普及,人们更加崇尚自然、健康、舒适的纺织品,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瞄准市场需求,加快构建以产品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实施产品差别化战略。近日,成功研发出抗菌、防螨的莱麻纤维和具有保暖、保健功能的蓄热纤维。近年来,吉林化纤集团把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确定为发展主攻方向,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加速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重要部署。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七次工作会强调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并要求以技术创新谋长远发展。为此,新时代的航天企业必须以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为己任,切实提升技术创新硬实力,牢牢掌握科技发展主动权,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创新动力。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作为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效果与潜力的一种手段,可为加强航天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释放企业的创新活力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作为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和门槛特征的框架, 本文研究了中国 2001~2016 年地区层面 FDI 的技术创新溢出效应及其影响机制。 实证研究表明,FDI 的流入促进了全国、 东部、 中部地区技术创新产出, 但西部地区呈现出负向的FDI 技术创新溢出效应; 东部和全国地区FDI 的技术创新溢出效应呈现出“U” 型特征, 而中部、 西部地区FDI 的技术创新溢出效应表现为倒“U” 型特征。 基于研发投入调节效应模型的研究表明, 我国各地区FDI 的技术创新溢出效应随着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扩大和研发人员投入增加而提高。 此外, 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证实,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开放度、 基础设施建设均有助于提高各地区技术创新产出。 为此, 各地区不应单纯加大FDI 的引入, 而应更加注重强化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17.
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技术创新再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因素。它要求企业必须具有吸收、消化、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和研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人员、设施和机制做保障。以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正是为此应运而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硬件建设主要指组织体系建设,包括是否建有技术中心、机构和职能设置情况、人员配备情况、设施装备情况等。软件建设主要指技术创新机制,包括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投入机制、运行机制、考评机制等建设和技术创新各项制度建设。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四、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几年来,上海石化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紧紧围绕“增加品种、改进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扩大出口”的原则,不断完善技术创新的体制和机制,通过产、学、研一条龙联合攻关,与下游厂商建立战略联盟,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1999年12月,在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全国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后,上海石化围绕“培育企业核心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这一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技术创新委员会、技术中…  相似文献   

19.
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话题。本文以2014~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影响机制,并分析了环境信息披露对数字化转型与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并对制造业企业、地区数字化水平更高的企业效用更加明显;(2)环境信息披露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正向关系存在促进作用;(3)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研发投入实现。本文从环境信息披露与数字化转型的角度提出了新思路,以帮助企业拓展绿色技术创新。这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激发其可持续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制造型企业的技术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现代化技术开发体系初步形成,高新技术装备与研发能力显著提升,技术创新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基点,加快技术转型升级,加速产品结构调整,实现技术新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