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针对外币交易会计处理存在的疑难点与困惑,着重分析了外币交易账务处理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框架下的几个问题。比如建账和期末调账时如何区分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编制会计分录时如何区分外币非外币账户及买入卖出价,登记外币账户时如何同时登记外币金额和折算的人民币金额,什么情况下外币财务报表需要折算为人民币,外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折算方法,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计算方法和步骤,折算的外币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等,以期为完善和准确实施外币折算准则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以下简称“新准则”)主要是规范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现行有关外币交易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是在2000年12月29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第9章的“外币业务”中;有关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相关规定主要是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因现行制度对外币业务的规范较为简单,“新准则”制定时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对外币折算业务的会计处理及披露更趋完善和科学。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以下简称"新准则")主要是规范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现行有关外币交易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是在2000年12月29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第9章的"外币业务"中;有关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相关规定主要是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因现行制度对外币业务的规范较为简单,"新准则"制定时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对外币折算业务的会计处理及披露更趋完善和科学.  相似文献   

4.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跨国公司会计的难题之一.在国际化日益加速的今天,外币报表的折算已经刻不容缓,目前已经有四种比较流行的方法较多的应用于实际.但由于每种方法都各有优劣,至今仍争论不休.与此同时,外币报表差额的相应的会计处理及上市公司对该信息的披露也不完善,本文从外币折算差额的含义和产生原因入手,简单谈了一下对外币折算差额的处理及披露,主要就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最后总结出对于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冯建军 《计划与市场》1997,(11):48-48,47
外币报表的折算,是国际会计中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领域.为了满足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需要,人们对如何折算国外子公司的外币财务报表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折算模式,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已发展成为系统的程序.众多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中,有四种折算模式是基本的,其他方法都不外乎这四种模式的变形.这四种基本的模式是:区分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current—noncurrent me thod)、区分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monetary—nonmonetary method)、时态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通过对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目的和方法的分析,提出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方法的现实选择,并呼吁我国尽快完善外币折算理论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7.
会计基本假设之一是货币计量,即通过选择货币尺度进行计量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境外公司进行外币交易在今天这个开放的国际市场上司空见惯,那么,外币报表折算对于拥有境外公司的企业在会计实务操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如何进行外币报表折算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可以为涉及外币报表折算的企业在会计处理上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亚凤 《北方经贸》2000,(4):108-109
外币报表折算的最重要目的是跨国公司合并其遍布世界各地的子公司的报表.按照对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的一般要求,合并后的报表要求能真实、公允、准确地反映跨国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因此,如何把以外币为报告货币的财务报表折算为母公司报告货币表述的财务报表,就是合并报表最关键的一步.由于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世界各国对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国际惯例.本文首先阐述包括当前两大主流折算方法的基本折算方法,然后分析外币报表折算目前面临的困难选择.  相似文献   

9.
我公司在承接国内外电力、煤炭、粮油、化工等行业综合工业设备制造和成套业务活动中,经常涉及到外币交易的结算业务,而外币报表折算对跨国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十分重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的形成与处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下,资本的跨国流动和国际贸易不断扩大,我国企业经常会涉及外币折算业务.如果企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在将企业的境外经营通过合并报表、权益法核算等纳入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时,需要将企业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袁折算为以企业记账本位币反映.企业设在境内,但其根据业务需要采用的记账本位币不是人民币,也需将其财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相似文献   

11.
汇率波动的不断加剧,外贸企业在合并财务报表时,面临因汇率波动而产生的折算风险。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折算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阐述企业不同折算方法下折算风险的衡量与估算方法,提出企业管理外币折算风险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孙晓辉  陆迁 《商业科技》2009,(3):108-108
汇率波动的不断加剧,外贸企业在合并财务报表时,面临因汇率波动而产生的折算风险。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折算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阐述企业不同折算方法下折算风险的衡量与估算方法,提出企业管理外币折算风险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汇兑损益.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汇率变动而发生的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的差额以及不同外币折算发生的价差。外币交易折算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两个环节.一是在交易日对外币交易进行初始确认.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二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对相关项目进行折算.因汇率变动产生的差额记入当期汇兑损益.汇率变动直接形成汇兑损益。由于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性和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给外贸企业的汇兑损益核算带来很大影响。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有关汇兑损益的会计处理.谈谈外贸企业如何规避汇兑风险。  相似文献   

14.
外币报表折算中的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杰  郭新 《商业研究》2002,(2):66-67
为了全面综合反映跨国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每届会计期末,公司都要编制整个跨国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而在报表合并中应如何进行外币报表折算仍是国际会计争论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利用企业记账本位币之外的货币进行款项的收付、结算以及计价等的一种经济形式的业务就是外币业务。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一般是外币统账制。所谓外币统账制,就是指在产生外币业务的时候,要及时地将其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并入账。由于外币汇率的变动,外币货币性资产的价值也相应的发生变动,这样就产生了汇兑损益。现行的会计制度对于外币业务的处理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对外币业务汇兑损益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并针对会计处理中出现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利用企业记账本位币之外的货币进行款项的收付、结算以及计价等的一种经济形式的业务就是外币业务.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一般是外币统账制.所谓外币统账制,就是指在产生外币业务的时候,要及时地将其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并入账.由于外币汇率的变动,外币货币性资产的价值也相应的发生变动,这样就产生了汇兑损益.现行的会计制度对于外币业务的处理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对外币业务汇兑损益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并针对会计处理中出现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与所选择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密切相关。如果国外子公司是“国外实体”,则对其报表进行折算时,应选择现行汇率法,并将折算差额计入资产负债表;如果国外子公司是“母公司营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则对其报表进行折算时,就应选择时态法,并将折算差额计入损益表。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对跨国企业海外机构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尚未有具体规定,为此本文从记账本位币的确定、外币交易会计处理和外币报表折算3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对跨国企业海外机构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尚未有具体规定,为此本从记账本位币的确定、外币交易会计处理和外币报表折算3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对外币折算准则的4点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研究发现,准则中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的提法不妥,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后续处理没有明确规范,外币交易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没有区别外币当即兑换和未来兑换之间的不同,没有明确即期汇率不是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部门公布的主要币种的汇率如何获取等问题,本文对其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