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用地转用价格构成及评估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以当前我国农用地转用价格评估存在的弊端为切入点,分析了农用地转用价格的构成,提出了农用地转用各类价值形态评估新思路,给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农用地转用价格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体的农用地分散经营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要求,取而代之的是以市场规模化、经济高效化为主要特征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农用地流转市场仍不完善,尤其是在流转价格问题上仍没有系统的理论共识和实践应用的估价体系.以河北省故城县青罕镇为例,在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值和流转方式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收益还原法计算出青罕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并将其与研究区域24个村的村民问卷调查和村干部访谈得出的调查价格进行对比,分析了理论预期与实际流转价格出现偏差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阐述了普洱茶功能论、普洱茶价值论、功能价值实现论,简称"三论".功能论认为,中国普洱茶主要有保健养生功能、价值投资功能、生态环保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等四大功能.价值论认为,普洱茶的价值应包括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等三个完整的部分;经济价值是开发茶资源和发展茶产业的初始促动力,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则为其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力.实现论认为,市场是实现普洱茶价值和功能的主要场所,市场价格是主要实现形式;但普洱茶的生态、文化价值与功能并不能完全在市场通过价格形式得到实现,还需要辅以其他非市场的实现形式和载体.  相似文献   

4.
无形资产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在自然、社会、经济属性方面都不同于一般商品。弄清无形资产所具有的价格特征及其价格形成影响因素,无疑对无形资产价格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无形资产价格的特征一、无形资产价格往往以交换价格或收益或租金来表示。无形资产价格是无形资产价值...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下,无形资产占整个社会资产的比重显著增强。对无形资产价值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是促进无形资产合理流动,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的内在要求。由于无形资产一般不会单独产生收益,它要与企业中其他资产共同作用才能产生收益。因此,分离无形资产的经济收益问题是无形资产评估的难题之一。从评估角度论述无形资产评估的必要性,以及收益现值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何珊 《商业研究》2000,(3):10-11
由于理论界对收益概念有会计收益概念和经济收益概念两种认识,而对收益的确定方法通常用收入──费用法和资产──负债法,因此产生了会计收益概念/收入──费用法、会计收益概念/资产──负债法、经济收益概念/收入──费用法、经济收益概念/资产──负债法四种收益确定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人们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损益表由于无法提供企业综合收益信息而逐渐受到报表使用者的指责。因此,报告综合收益成为收益报告的发展趋势。研究从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关系、收益包括的内容、收益的确定、收益的会计计量理论等四个方面对综合收益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会计收益在经济收益影响下的演进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收益是从经济收益概念分离出来,并在不断的环境变化中,为适应会计学科的需要逐渐发展而成。传统会计收益确定模式在不断发展的经济环境中越来越暴露其局限性。本文分析了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概念与区别,经济环境因素对会计收益观演进的影响,认为会计收益概念的发展既要体现收益的经济实质,又要保留会计学科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会计信息中,收益信息极为重要。全面收益理论是经济收益与会计收益相互协调和相互转化的结果,它既吸收了经济收益的合理内涵,又考虑了会计确认、计量的要求,使得计算出来的收益能够更好地体现其经济实质,并保留能可靠计量的会计学特点。利用全面收益表有效抑制收益操纵的泛滥,有利于我国会计的国际惯例趋同,并且更好地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需求。  相似文献   

10.
胡婷  张云怡 《商展经济》2023,(23):105-113
本文提出投资者将在前景理论框架下进行决策,先通过股票的历史收益分布形成对股票的心理描述,再基于价值函数和概率加权函数进行评估得到股票的前景理论价值。投资者将倾向配置具有较高前景理论价值的股票,从而导致其更高的均衡价格和更低的期望收益,即有前景理论价值与股票期望收益负相关。本文基于A股市场的投资组合分析和FamaMacBeth横截面回归分析支持了该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前景理论价值对股票期望收益的预测能力主要由股票历史收益分布的偏度特征所驱动,并从行为金融视角揭示了资产价格的形成规律,本研究对证券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Certain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in Australia seem to operate to the disadvantage of small business particularly in the fields of finance, taxation and access to specialized services. But the Australian Trade Practices Act is based upon two value judgements–the acceptance of competitive capitalism as a socio-economic system and the need to curb the misuse of economic power. This second aim, in particular has benefitted small businesses through the restriction of arrangements in restraint of trade (Section 45), through regulating monopolization (Sec. 46), through forbidding exclusive dealing (Sec. 47), through banning resale price maintenance (Sec. 48), through regulating price discrimination (Sec. 49) and through regulating mergers (Sec. 50). The misuse of economic power may be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public benefit’ or ‘social efficiency’ as contrasted to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it is on these grounds that arguments for assistance to small business can be most convincingly made.  相似文献   

12.
上海和重庆试行的房产税政策体现了公平正义、社会责任、义利关系的经济伦理意蕴。首先,房产税有利于降低房价,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公平正义;其次,房产税可以稳定我国各级政府的税收来源,使其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最后,通过房产税政策,有利于购房者形成理性的住房消费观,规范开发商的投机行为,杜绝各级政府权力寻租的发生。此外,社会法治环境的完善也是包括房地产市场在内诸多市场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的加速,东莞所面临的土地瓶颈效应日渐凸显,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实现土地科学化利用,是实现东莞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采用典型抽样调查法和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法,研究当前东莞市土地利用的结构与布局、土地开发使用强度以及其产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特点,可为进一步揭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土地利用思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岳龙  张瑜 《财贸研究》2010,21(2):27-33
针对目前社会上关于房价与地价之间沸沸扬扬的纷争,在对各方观点进行系统梳理后直接研究房价对地价的弹性。研究认为:地价是一种需求价格,如今的高地价是由于高房价而产生了对土地强烈引致需求的结果。而房价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由于容积率的调节作用,使得短期内地价对房价不产生明显影响,房价更多地与楼盘所处的区位、面临的经济形势等经济基本面因素有关,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国土资源部最新公布的一组关于2006年至2008年间,全国105个城市536个楼盘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支持。住房供给的空间垄断、异常旺盛的住房需求和地方政府的不作为是导致房价飚升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地区竞争、土地供给结构与中国城市住房价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亚彬  李超 《财贸经济》2020,(5):116-130
为了分析地区竞争下地方政府间土地供给结构的策略互动及其对住房价格的影响,本文在归纳梳理中国土地供应法规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同时考虑居住用地需求和工业用地需求的两城市模型,探讨地方政府干预土地供给结构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并基于2006—2015年城市面板数据对提出的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在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受约束的条件下,地方政府有激励以减少居住用地为代价提高工业用地供给,进行招商引资竞争;与市场起主导作用的情形相比,地方政府干预土地供给结构时,工业用地的供应量更高,居住用地的供应量则偏低,工业地价与居住用地的价格差异增大;地方政府对土地供给结构的干预,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共同推高了房价。此外,地方政府干预土地供给结构会影响到相邻地区的供地策略。研究对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改革、从供给侧解决高房价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房价与地价关系研究:模型及中国数据检验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3  
况伟大 《财贸经济》2005,(11):56-63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线形城市的住房市场和土地市场模型,分别就Cournot空间竞争和规制情形,探讨了房价和地价关系.本文的基本结论是:规制情形下的房价和地价高于无规制情形下的房价和地价;在供大于求时,房价与地价成线性负相关关系;在供小于求时,房价与地价成线性正相关关系;房价与地价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短期内房价和地价相互影响,长期内地价是房价的Granger因.因此,要将房价降下来,短期内,一方面应增加土地供给,另一方面应控制房价和地价过快上涨;在长期,主要应抑制地价的过快上涨.  相似文献   

17.
国家公益建设征地属于土地产权变动。从产权变动角度分析,公益建设征地是国家土地市场控制权而不是政府的超经济特权,承担土地公益职能的义务主体是国家而不是被征地的农民,公益征地补偿价格应当高于而不是低于市场价格;从效率视角分析,现行征地补偿价格低于基于市场机制形成的公平价格,既是造成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的原因,又是公益建设征地浪费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我国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对宅基地使用权的身份、用途和流转作了严格限定。在正当性考量方面,基于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为内容的生存利益而限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具有合理性;基于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而限制流转就不具有正当性。因此,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放松管制是必要的,政府的职能也应从严格限制中的刚性管控,向以自愿、有偿条件下的推进实现农村"公共利益"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9.
志愿者不等于免费劳动力,从经济学角度看,志愿者行动不等于免费服务,志愿者开展的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有必要从经济学角度对志愿者行动进行分析.文章从成本、收益角度出发对志愿者行动进行经济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志愿者行动的成本包括社会成本、个人成本和机构成本三个部分;志愿者行动的收益包括社会收益、个人收益和机构收益三个部分.此外,志愿者行动经济价值的计算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如避免重复计算,志愿者行动的社会成本与机构成本为平均成本,志愿者行动的边际成本等于付薪人员成本,是使用和计算志愿者数量的界限,应考虑志愿者行动外部经济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0.
张鹏  李海军 《商业研究》2011,(10):185-190
城市房屋拆迁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容积率问题是其中的焦点和难点。本文在分析容积率对地价、利润率影响规律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背后真正的利益关系,并在如何平衡利益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对于容积率的确定、控制应统筹考虑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实现刚性与弹性相结合;改变土地财政的形成机制,不仅要从下游着手完善容积率管理机制,更应从上游出发保证规划的科学合理、阳光性及均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